“鸡与蛋孰先”果无解乎?有解!先有蛋!
读玩笑版的“先有蛋”:
“先有蛋,实锤了!”2500多年墓葬里挖出春秋鸡蛋,大部分完好无损
有感。贴上一小文作为严肃版。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一谜题成为千古之难题。
然其果无解乎?非也,有解!
此解原创于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我有会于心,结合荀子《正名》篇的思想将王老师的妙解——也是科学正解——整理如下。
鸡者,物之名也。名者,人对物之称(谓)也。康德有云:人以知性为自然界立法。物之名,在此“法”中矣。阳明有云:汝未去见那花时,汝心与花,一时俱灭,汝一去见那花时,汝心与花,一时都明了起来。此谓“心外无物”,康德之语其意与之庶几近矣。
鸡者,人对某禽之命名也。此禽也,前所未见与之形实相符者,故以荀子《正名》之意,另定新名以界定之。前所未见者何也?达尔文《演化论》有云:此物乃彼物演化而来,人亦是猴子演化而来。人称人为人,称猴为猴,盖猴与人其形与实皆迥异也。
以现代基因之学论之,某禽,姑且名之为甲,甲禽发生基因突变而成为形实迥异之别种禽——姑且名之为乙禽,诸位当知,基因突变发生于甲禽繁殖后代时的受精卵中,受精卵发育而成乙禽,乙禽后被命名为鸡,而甲禽还是甲禽。鸡虽后名,然鸡之实已在受精卵中矣。
故曰:先有蛋,后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