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气球”事件美国应对有失水准
近日来,所谓“中国间谍气球”俨然已经成为了美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1月28日,中国飞艇最先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被发现,直到漂流整整一周后,2月4日,在大西洋海岸上空被击落。
中方明确解释,气球属于民用性质,主要用于气象观测等科研活动,并且误入美国是由于西风带的影响,完全是“不可抗拒力”造成的。
然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对于完全民用的气象观测气球,美国军方却一度束手无策。
美官员最初透露,气球的高度在大约4.8万米高空,比美国现役任何战斗机的升限都要高得多,此外,由于气球的材质并非是金属,因此常规雷达很难锁定其精确位置,更不用说引导防空导弹进行“狙击”了。因此,虽然“流浪气球”在美国腹地上空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天,美军也出动了包括F-22隐形战机在内的多款军机,采用各种战术手段试图将其击落,但是却始终没有如愿。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宣布,美国空军出动战斗机,在北美东海岸的大西洋上空发射导弹,击落了近期飞越美国的“中国间谍气球”。
在美国当局自吹自擂的同时,实际上明眼人都清楚,气球近期的飞行高度一路下降,在飞行至美国东海岸的时候已经降至了20000米以下,处于战斗机的升限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击落的难度实际大大降低。
美国在“流浪气球”事件的应对,有失水准,暴露了美军暂时尚无法击落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信息。
其实,如果美国军方有能力击落临近空间飞行器,就应该在发现流浪气球的第一时间将其击落,并大肆宣传,打脸中国。
如果美国军方暂时没有能力击落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按照中国解释,对流浪气球暂不予理睬,任其自我流浪。
就是不出手,让别人去猜,别人也不好猜测其到底有没有用实力击落临近空间飞行器。
而本次事件处理中,美国军方在气球降低至F22够得着的高度,才将其击落,就坐实了美国军方暂时还没有实力击落临近空间飞行器。
当然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美国军方已经有能力,却假装没有能力击落临近空间飞行器,进而麻痹对方。但是结合近期美国及国际局势,美国如能在此事件中打脸中国,绝不会弃而不用。
近年来中国航展上,中国已展出航空工业的无侦8、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的MD-22等型号临近空间飞行器。美国人有思想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