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网红大V牟利造势绑架舆论,逐渐影响国家内政外交,值得特别警惕
从疫情防控、中医药治疗、胡鑫宇事件、春节档电影到张艺谋、马云、战狼、流浪气球,中国舆论场正逐渐被部分寡廉鲜耻的无良商业网红、流氓文化大V占据,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大肆塑造网络舆论,并已逐渐对内政外交产生负面影响。
这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值得特别警惕和深思。
如何治理这种乱像?
在三年疫情蛰伏中,通过大至中美贸易纠纷、俄乌冲突、香港黑乱、疫情防控,小至张艺谋电影、鲍毓明郭婷婷、江歌刘鑫案、成都49中学生坠楼、刘学州、唐山烧烤店打人案、“错换人生28年”闹剧等各类事案社会舆情的观察、分析、总结。我认为:除了压实平台企业的主体责任外,以下情况值得关注。
首先,从统计学和逻辑常识来看,虽然截止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总数达到10亿人次。
但是,经常活跃在网络、依靠在网络兴风作浪发家致富的涉时事、社会、军事、文化、艺术、影视、综艺、科普类网红大V也不过就是那么常见的百多个账号。
这些账号的主人恰恰是在本世纪前后,互联网络兴起之前,在他们各自原领域和单位学业不精、不学无术、无所作为、一事无成、夸夸其谈自认为不得志的三四流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在40~60岁左右。
这些人普遍有半瓶子墨水,有学历有文凭。但,因为不学无术、一事无成,羡慕妒忌恨,却一肚子坏水。
这样的账号通常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名头很吓人,挂满了各种荣誉社会职务,但鲜少线下学术或专业成就。
这样的网红大与网友交流常态话术普遍尖酸刻薄、出口成脏。喜欢装神弄鬼,拉大旗做虎皮;他们习惯偷换概念,肆意解构,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无所不用其极;动辄侮辱谩骂、暗藏江湖套路,构陷唬弄。
比如,今年春节档期间,各种网红大V党同伐异,煽风点火,引战撕扯,影响极坏。对此,半月谈与人民文娱都有过深刻报道和严厉痛斥。
双奥功勋导演张艺谋本人,及其电影就经常深受这样的网络软暴力伤害。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先生也很奇怪他们那种如有杀夫之仇的戾气究竟从何而来。
借助把猪都吹了起来的互联网风口,他们因祸得福,得以顺风顺水,突然赚了几票、发达了起来。
但根子里浅薄、歪门邪道的坏,和半瓶醋上不得台面的焦虑恐惧,让他们始终战战兢兢、时刻恐惧、如履薄冰。
他们总担心这样做梦一般的好日子不现实,不长久。总有一天人民群众会觉悟过来,管理部门会醒悟过来,那时,他们就会立刻被人取代,一切荣华富贵就会烟消云散。
这种同病相怜的共同潜意识,经过多年积累发展,让那些半瓶子网红大V早已结成你唱我和、首尾呼应、或紧密合作、或松散联盟的既得利益团伙。一呼百应、相互造势,彼此相互绑架舆论,勒索企业和社会。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一件件很容易识破、违背常识常理的荒唐闹剧却反而常常能得以流行、呼风唤雨、还能形成压迫式网络舆论趋势的根本原因。
因为那些网络文化流氓时刻恐惧这些像张艺谋、马云、钟南山、袁隆平、张文宏等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在互联网取得话语权,科普正确知识,传播真善美,从而夺走他们偶然得来的社会财富。
所以,这些无良博主混世魔王在政府和民间还未完全清醒之前,竭尽所能造势、煽风点火。哪怕危害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综上,
当前网络舆论乱像的治理,就是加速发展、扩大支持社交平台企业国际化,逐步摆脱平台内卷和低端脏乱差。
第一,大力优化网络大V、活跃用户供给侧结构
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从来不缺卧虎藏龙。
我们应该大力将那些还处在沉默中的、天赋异禀、德高望重又有真才实学的国家级、顶级专家学者、国际性人才拉进互联网。充分发挥他们在舆论导向方面的宇宙能量和真善美原力。
以科学对抗伪科学,以高尚对抗低劣,以良善对抗丑恶,以公义对抗私利,以光明对抗龌龊。
比如:2022年,某公司就尝试邀请我国著名刑法证据学专家何家弘教授开设账号,上网普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只是可惜机制不健全,竟然把刑法教授给骂走了。大家还需共同总结经验教训。
这也正好从正反两面反映出互联网社交文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在法律伦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影视艺术、医疗教育、心理健康、经营管理、城乡建设等各领域战线,每个行业有5~10个真才实学、德高望重的人才开设账号上线释疑解惑、做定海神针,引导舆论,这对于提高中国整体声誉和公信力无疑是重大贡献和突破。
第二,理顺法治思路,加快法律空白立法。
中国人多,由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法不责众,我国法律普遍对造谣惑众、侮辱谩骂、歪曲捏造等社会劣质言行惩罚过低,大部分甚至不敢惩罚。生怕影响社会稳定。
其实,这又是一个治理认识思路的误会。
70年共和国历程,进入21世纪新时代,我们的社会安定繁荣,早已摆脱过去历史的贫穷和躁动。人民普遍基本富裕,对国家的认同和向心力早已达到5000年来高峰。
换句话说,国家内部的动乱早已基本无可能。如果有人兴风作浪、想搞破坏、打乱美好生活,老百姓是不会答应的,更不会跟从。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
但,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叠加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普通老百姓对一些似是而非、很容易迷惑的网络套路还是缺乏辨别能力。容易上当受骗、被带节奏。
所以,从律法原理上,这个时候恰恰是可以重典惩治那些不学无术、寡廉鲜耻、为非作歹之徒的。
只有剜去社会母体上的毒瘤脓疮,整个国家才会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风拂面,眼睛清澈。
国家美誉度和公信力也自然水涨船高。
第三,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相关机构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说到底社交平台终究是商业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所以,除政府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外,媒体、公共知识分子、大众监督就很重要。
这更是那些哗众取宠、唯利是图的网络暴发户们所无法想象的。也是中国互联网社交平台文化所迫切需要面对的。
投票主题:您如何看待部分网红大V在国内外舆论场中的作用
- 深恶痛绝。他们造谣惑众、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是害群之马 迫切需要严惩
- 言论自由。多元化社会就应该要有多元价值观点
- 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法无禁止皆可为。不能因为你不喜欢就排斥
- 唯利是图。主要还是流量为王、商业变现疯狂引发各种问题
- 虽然确实不好,也影响国家公信力。但凡事有个过程,还是要慢慢来治理、过度
热门评论 3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9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平台就像足球场,无论是从市场原则,还是逻辑常识上,它最擅长的还是保证网络速度、交互体验、服务器不宕机等等技术层面的东西。
至于上足球场比赛的队伍和人员是什么样的,是否德才兼备,比赛是否赏心悦目、喜闻乐见?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简单地把板子打在平台身上,认为社交平台们没有履行好主体责任。这种简单的治理思想和作为,恰恰正是近年来网络乱像治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重要原因。
究其原因,还是钱惹的祸。如果专家只为流量、只为利,就很难成为专业之大家了。
我举这个极端的例子,不是说张导如何,只是就事论事,想说明你的这种“一朝有功=终身资本”的辩护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这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值得特别警惕和深思。
但究竟是哪些人在有意(无意?那是不存在的)大肆塑造网络舆论,其实对民众来说,都是看在眼中的。
此时有人跳出来,说网络舆论不是这些人塑造的,而是另一些人塑造的,就很让人有违和感了。
你的表态,就等于是:
街上有人寻衅滋事,其他人看不过去出手试图阻止,然后你出来当裁判,指责那些试图阻止的人在扩大事态,却对挑起事端的人一字不提。
当寻衅滋事者因恶行被阻遏,而对仗义出手者下重手时,你却压着仗义出手者试图自卫的手,说用武力是不对的。
——学习南朝鲜人吗?世界三大将军:
拿破仑,凯撒,李舜臣…
这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值得特别警惕和深思。
作者私货价了不少啊,各种撇开事实不谈,这是准备防民之口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