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出现坏的警察,除了可能损害公检法形象外,会有不好的导向吗?

【本文来自《《狂飙》证明:影视剧里的坏人,其实教不坏观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过去我们的审查制度中有一条,影视剧中出现警察必须得是好人、正面形象,只有在最高检指导下的《人民的名义》还有政法委指导下《狂飙》这种特殊的剧中才可能出现坏警察,究其原因,可能是担心造成一些不良导向,抹黑一些部门的形象,但事实证明这或许是多虑了。”

我觉得这并不是多虑,而是大多数的水平一般的编剧确实无法做到更好的呈现和解读,会真的导致负面影响。在这两部剧里,编剧的解读和呈现都是让人信服的,让人对坏人既恨同时又对其背后的原因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让人相信这是真实的,同时并没有让人丧失希望,最终匡扶了正义。

其实,说到底,最大的正义是什么?就是不管在多困难的条件下,仍然能让人相信,天终归是会亮的,黑暗终归是会过去的。什么是天?说穿了,社会大形势就是天;社会大形势,具体的就是中央对扫黑常态化的定调,其实就是最大的天。有这个定调在,全国,不管在哪个地区哪个城市出现了所谓的黑社会,早晚都会被扫清,老百姓会越来越坚信这一点。

就说去年9月成都疫情的一个故事吧,志愿者在服务点协助采样,当时有两个阔太下来遛狗想插队,志愿者没有同意,结果她们两位霸气地把摊位给掀了,一股黑社会似的作派。志愿者和业主都相当气愤,马上报了警,那两个人灰溜溜地走了。后来有人说:别说他们不是黑社会,就是真的黑社会也不会怕他们,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敢在这里耍横。所以,我们的现实生活,永远比剧集精彩,也永远比剧集更有正能量。这个正能量,来自于社会正气的能量场是否够强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