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长三角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样板意义与全球认知价值

提要: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素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长三角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高,人口集聚规模大,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好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发展中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不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在这片大地上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图景、新实践、新篇章,在海内外无疑具有标识性的实践样板意义与全球认知价值。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党的二十大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在华夏大地描绘人类文明进步史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美好前景。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进程观察,大致可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农耕文明,即以土地等为生产资料,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及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构成的社会文明形态;工业文明,即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城市化为基本支撑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现代文明,即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实现转型的社会文明形态。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迅速从农耕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从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我国用30多年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走过西方国家用了200多年的历程。我们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物质生产、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并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现在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就是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上,再用未来30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文明是互鉴、共存、共荣的,如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获得成功,也就为世界上不同国家树立了根据各自历史、文化、传统、国情等特点,打造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样板。

从国家顶层设计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观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概括起来就是“一极三区一高地”:“一极”是要把长三角通过一体化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三区”是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高地”是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扎实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将这一区域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从而更好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一、国家战略赋予长三角现代化建设新使命担当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所罕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举措,应当结合当地实际,以现代化建设多维视角谋划定位现代化建设布局与实现路径,写准写实写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这一基础国情,高瞻远瞩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从京津冀到粤港澳,从长江之滨到黄河之畔,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资源富集、基础良好、潜力巨大的长三角现代化建设,毋庸置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独特地位和功能作用——

其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定位中,赋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的使命担当。按照人类文明现代化演进一般规律,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当今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由于高速公路、高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无线互联互通信息化、数字化新基建的日益进步,使城市化发展进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阶段。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单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三个特大城市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紧急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发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当今世界有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即英国伦敦大都市圈、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圈、北美五湖大都市圈、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中国目前有三个朝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客观公正讲,长三角是在国内坐标轴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如果置于全球坐标轴上,长三角城市群与世界五大城市群作比较则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生产率,根据世界劳工组织(ILO)2016年数据,2016年美国平均劳动生产率为5.3万美元/劳动力(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是长三角城市群的2.5倍,其中最高的是荷兰,劳动生产率为10.5万美元/劳动力,是长三角的4.7倍;二是人均GDP,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数据,2016年美国人均GDP为5.7万美元(现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3.9倍,其中最低的是法国,其人均GDP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2.5倍。与世界级城市群作比较,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倍增的巨大发展空间,这应该是五年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决策依据之一。五年来,长三角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的比较差距有所缩小,但要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群的水平能级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起直追。顺着这样的思考认知逻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义不容辞成为长三角区域的使命担当。

其二,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市,于2013年春就启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苏南率先实现现代化,发挥对全国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

据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宋林飞的多年跟踪研究,苏南在率先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等方面,取得了全面、重要的进展。从联合国评价一个国家与地区发达程度的“人类发展指数”三个维度,即健康长寿、知识获得、生活水平三方面来看,2020年苏南五市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3岁、15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11年左右、人均GDP为2.5万美元左右,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水平。在比较扎实的发展基础上,苏南率先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开创苏南现代化先行示范新格局,应当推动“创新优势、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共同富裕、文明宜居”五大特征融合发展,形成新时代“苏南现代化模式”。比如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苏南应当犹如当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样走在全国前列,使之成为畅通双循环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制造业是国家与区域强盛的重要支柱,苏南必须坚定不移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使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先进制造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应当加速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提高“苏南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在率先推进人的现代化方面,苏南具有重教厚文优良传统,在传承“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文化观念的同时,苏南要进一步普及公共图书馆等文化公共服务,建立“书香苏南”,培养大批愿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时代各领域专业人才。

其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浦东这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再次高高扬起,在迎接新机遇同时承担起新使命。在改变中国命运的40年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进程中,有两面鲜艳的旗帜:一面旗帜是深圳经济特区,一面旗帜是浦东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从过去农业为主要经济社会形态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两个放在”深刻阐明了浦东发展的新方位;用“一个引领区、三个成为、三个展示”鲜明确定了浦东发展的新定位;用“五个新”精准指明了浦东发展的新路径。这次发布的“意见”,站高望远、系统全面、精准具体地阐述了浦东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路径、政策支持、组织实施等内容,是指导浦东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启航新征程的奋斗中,浦东在开发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被赋予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责任担当,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核心使命,如何交出令世界瞩目的满意答卷,无疑是重大机遇也是严峻考验。一是战略定位高。明确浦东应当成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窗口。二是发展目标明。按照国家第二个百年的发展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是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第二阶段是到2050年,浦东实现远大目标,即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三是引领空间广。面向未来发展,明确要求浦东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由此可鉴,无论是长三角全域,还是苏南的市域,乃至于上海浦东的城域,都承担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具有率先、示范、引领的实践榜样意义,成为向世界展示现代化美好图景的观察认知窗口。

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征看,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常住人口总量达2.36亿人,比2020年居世界第5位的巴基斯坦2.28亿人口还要多,占全国大陆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16.1%升至16.7%,这意味着每6个中国人就有1个住在长三角。到2025年,长三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特征看,长三角区域内同样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制约,比如江苏的苏南与苏北、浙江的浙东与浙西、安徽的皖南与皖北的发展差距,应当在现代化建设中加以疏解。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设定,到2025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特征看,长三角区域历史上属于农耕文明的富庶之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这片土地历史深厚、人文荟萃,教育发达、科技创新,具有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与促进人的现代化的精神丰盈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征看,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长三角一些城乡付出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污染代价,绿色低碳发展如今成为共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地落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网络基本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守住蓝天碧水净土,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特征看,在我国对外开放经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由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到中西部全域开放的进程中,长三角一直走在开放尤其是对欧美日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的前列。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新一轮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制度型对外开放中,长三角应更主动地发挥自身与世界联通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与通道。

500

二、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描绘长三角美好蓝图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为长三角国家战略展示了光明前景,也描绘了美好蓝图。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其实质与核心,就是人们从传统农业社会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转化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未来智能社会人类所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来。事实上,我国是用一代人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改造了我们,未来要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创造富足的物质,同时大力提高人的文明素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无论是不断发展经济促进物质丰富,还是推进人的现代化的精神丰盈,长三角一市三省自觉主动承担起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探索与实践、率先与带动、示范与引领的使命必达——

上海:以排头兵姿态更好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承担特殊期许的人民城市。这座城市必须以排头兵姿态,着眼全局、敢为先锋、勇于探索,更加主动探索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贯穿上海工作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在新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上海现代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新征程上的黄浦江两岸,呈现出多点全面爆发的新布局:全面深化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大都市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聚焦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五型经济”,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将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塑造成为响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驰名中外的城市名片;虹桥: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进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五大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浦东到2035年,要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尤其是浦东,加快推进中央赋予的各项重大战略任务,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当好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努力当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从特定意义上观察,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标志着改革开放3.0翻开新篇章。与深圳一样,浦东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1843年开埠的上海,曾经是一座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回到人民的怀抱。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经过30多年发展,浦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开发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有力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的经济实力不断跨上新台阶,核心功能不断迈出新步伐,改革开放不断实现新突破,社会民生不断取得新进展,城市和生态建设不断呈现新面貌,以全市1/5的土地、近1/4的人口,创造了1/3的经济总量,诞生的众多“率先”“第一”让全国振奋,让世界惊叹,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浦东落子有声、全国满盘皆活的开发意图。在上海城市成长演进发展中,浦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城区,如今承担起新的核心使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某种意义上说,浦东未来30年的使命担当比前30年开发开放的使命担当更为重大、更为神圣,可谓是任重道远。浦东在螺旋形上升的更高起点上再出发,在深化改革上,应成为集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结构改革先行者;在创新发展上,应成为突破关键技术和产业转化的新经济革命引领者;在扩大开放上,应成为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度型开放开拓者;在文化建设上,应成为满足人的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城市软实力彰显者;在城市治理上,应成为体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集大成者,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江苏:高水平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图景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开放大省,江苏在现代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早在2009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就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4年在江苏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自擘画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要求江苏“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迈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更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从“可以勾画”到“积极探索”再到“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更激发了全省上下逐浪涛头再出发的自觉和勇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我国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江苏省委提出,要自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自觉把江苏现代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来审视和谋划,在提升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富裕水平、社会治理效能上不断赋予新的发展内涵,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奋力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具体实践路径上,江苏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守实体经济,坚持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着力促进增收富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用心用情解决好“一老一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健康江苏行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等,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安定有序,确保江苏这艘大船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浙江:“两个先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敢为人先”的温州现象、“无中生有”的义乌经验等,让百姓创富热情奔涌,开启了大规模人口迅速解决温饱、走向富裕的现代化之路。进入新世纪,“八八战略”擘画实施。诸如“大力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创建生态省”“山海协作”“建设文化大省”等实践,较早破解“成长的烦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如今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浙江突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高质量发展高地、数字变革高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社会全面进步高地、生态文明高地、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8个高地”,为“两个先行”绘制清晰“规划图”“施工图”。这“8个高地”是支撑“两个先行”的具体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是体现党建统领,把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作为首要目标,强调高水平推进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省域实践;二是体现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提出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这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三是体现引领数字文明时代,提出打造数字变革高地,这是通向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桥”和“船”;四是体现“五位一体”整体跃升,提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社会全面进步高地、生态文明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

未来5年发展,浙江锚定“10个着力”主要任务,包括着力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着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着力开创民生优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这“10个着力”构成推进“两个先行”主要任务安排,有三方面考虑:第一,突出高质量发展,第1到第5个“着力”对应经济发展领域,体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突出系统性跃升,第6到第10个“着力”分别对应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平安法治建设领域。第三,突出牵动性创新性举措,重点阐述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举措,比如提出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全面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努力建设国家经略海洋实践先行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等。

安徽:总施工图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近期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的决定》,形成了安徽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总施工图。《决定》稿分为六大板块、26个部分,共24000余字,提出了“三个进一步”:其一,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思路目标,即到2027年,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创新安徽、共进安徽、美丽安徽、开放安徽、幸福安徽;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到本世纪中叶,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其二,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使命任务即“八个奋力”:奋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奋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强化安徽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奋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奋力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徽;奋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强安徽文化归属感和软实力;奋力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奋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其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主要包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

综合考虑国家所需、安徽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对未来五年,安徽明确了“十个新的更大”目标要求;对未来十五年,安徽展望了“九个新”的远景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总目标,这是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核心内涵。安徽对现代化建设未来五年谋划细致,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创新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2027年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二是共进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202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基本形成,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三是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2027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四是开放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27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力争达到1.2万亿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倍增;五是幸福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202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三、长三角现代化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尺,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站高望远、深谋远虑,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就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谋划布局、推动促进现代化建设中,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成为全民共识与行动指南,切实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是依据时代特征与历史方位作出的战略选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现代化新征程面临“三期叠加”状况。面对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不确定性局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况,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奇迹。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此外,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低成本劳动力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亟待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这些短板和不足,既有长期想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也有工作中重视不够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既有许多中长期的困难和问题,也有不少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发展起来以后,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我们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特别是要看到,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可能迟滞或被迫中断。

现代化新征程面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应该肯定,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普遍从发展中获益很多,不容忽视的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发展成果的分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1992年视察南方时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毋庸讳言,两极分化的风险依然存在,共同富裕成为本来就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的人民群众的期盼,应当通过高质量发展增强他们对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质量发展应当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使这一鲜明主题成为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以江苏为例,到2035年,江苏要努力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域范例;到2050年,江苏要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标识性窗口。江苏被舆论称为“十三太保”,也就是说各地市发展实力均较强。但受制于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苏南、苏中、苏北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形成明显落差,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历来是江苏经济发展版图上的一块必须正视的“短板”。以高度的战略定力实现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不断激发江苏发展的巨大动能潜力,实现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无疑可以在全国打造树立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省域新样板。江苏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支持苏南地区发挥优势,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支持苏北地区发挥优势,努力实现跨越赶超。对苏北地区来说,要认识到苏南、苏中、苏北是一个地理概念、不能成为一种固化的意识,地级市是一个行政等级、不能成为发展的能级限制,要继续解放思想,把握规律,切实打破制约自身发展的“苏北落后”宿命论,进一步摆脱“地级市思维”和传统的“苏北意识”,实现苏北跨越式赶超,与苏南、苏中紧密携手,共同描绘“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的美好前景。

学界研究认为,苏南现代化起步早于全国、起点高于欧美,围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现代技术等方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以苏州为例,这座江南名城是小平同志印证“小康”构想的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勾画现代化目标”的地方,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市建设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苏全省上下,以领袖赋予的光荣使命作为根本遵循,以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追求,以产业创新作为根本支撑,以城乡融合作为根本途径,以数字赋能作为根本抓手,以生态文明作为根本标杆,以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以现代治理作为根本保障,就是切实以新发展理念统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应当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经济大循环动态平衡,使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安徽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主动融入大循环,用好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动全省各区域各领域与沪苏浙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积极链接双循环,抓好自贸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区建设,主动承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溢出效应,增强世界制造业大会影响力,推动外贸总量在突破1000亿美元基础上继续提升。安徽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制造业基础良好、科教人才丰富、历史人文深厚、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交通优越等优势,紧抓时间窗口、做到政策吃干榨尽,真正把难得机遇转变成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

“经济总量居中,人均GDP靠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这样概括安徽在全国的位置。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生产总值位列各省份第十三位,人均生产总值则比较落后,居第二十一位。2021年,安徽生产总值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省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从第二十一位上升到第十三位,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2021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167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22.6%。安徽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加快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等。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成32家,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崛起,一批传统钢铁企业升级换代,农业在科技赋能中提速增效,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万亿元,以“芯屏器合”即推进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10年间,安徽“制造”正向“智造”升级,并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建设工业互联网高地。默默发力、释放潜力的安徽,正是这样以“有为”争取“有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不断壮大自身同时贡献协同共赢力量。

高质量发展应当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点破解“卡脖子”难题与“天花板”制约,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世纪30年代,上海工业产值和产业工人数量大约占全国半壁江山。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工业总产值依然占全国1/8,近200项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上海牌”“上海货”的美誉度、显示度、标识度非常高。制造业是上海实体经济的坚强支持,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支撑。上海的产业基础、技术能力、人才优势等,都决定了众多战略性、“卡脖子”产业如果想实现重大突破,在上海发展才是最合理选择。对上海自身而言,只有坚定发展先进制造业,才能为更多新兴成果和业态的不断涌现,为服务经济健康发展铸就基石,避免城市发展“脱实向虚”和产业空心化,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后劲和韧性。当前,长三角进入了以上海为龙头的一体化创新突破全面深化新阶段,题中应有之义首要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先进制造业发力发展,重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应当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个方面,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制造业不断跃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基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考量,上海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作为,更好发挥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联动优势,持续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服务效能,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重点产业结构布局上,围绕“今天”“明天”“后天”,上海促进形成“3+6+4+5”格局,即“今天”的新型产业体系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加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明天”的上海产业新赛道领域为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后天”的上海未来产业集群为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上海励志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高质量发展应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同步增进,在做大蛋糕同时注重分好蛋糕,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被赋予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重任,真正做到“先行示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改革提升省域治理效能,共同富裕探路扎实开局。据权威信息,10年来,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万亿台阶,突破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263亿元、从全国第五提升到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浙江在中国率先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有较高的均衡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半,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数十载大踏步向前发展,同时持续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在城乡差距指标、区域发展指标以及富裕程度等各项指标上都走在全国前列,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具有广阔的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

浙江承担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明确要求浙江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变革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根据计划,到2025年,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将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进度要求总体比全国提前15年。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念真经、出实招,促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体现社会公平“分好蛋糕”,着力持续缩小“三大差距”,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造“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围绕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建设,浙江出台“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与“提低”即提高低收入人群行动方案,核心指标是到2025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80%,20~6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45%,目标是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促进均衡发展方面,浙江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提出到2025年地区人均GDP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2.1以内,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这三项目标,分别与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三大主攻方向一一对应,重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浙江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上,肩负起高水平推进人的现代化,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的新使命,每个人都是美好生活的奋斗者,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在历经百年风雨如磐、接受各类艰巨考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将高质量发展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一定能经受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不断增强自我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何建华,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本文发表于《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3》(即出),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主编徐锦江,执行主编郑崇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