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以外的球2
最近又是过年又是救治家里老人又是中美会晤,千头万绪,唯独有点好消息是家里老人已经过了病程的最高点,客观上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但好运不是次次有,毕竟没有人给我发信号告诉我下一个关卡在哪天。
好几次想写点东西,但都觉得也没啥好说的也就放弃了,倒是最近看了些觉得还值得一聊的影视作品。觉得值得和大家安利下。
今天先说说流浪地球。首先我是一个对魔幻,科幻题材有抵触的人,不管是星球大战还是阿凡达,我都不爱看。我更多的还是爱看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剧情会和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交集共鸣的。
由于家里领导是科幻迷,我被生拉硬拽没花钱去陪坐了仨小时,全程看下来情绪平静,但确实是一部看不出什么败笔的电影,值得花钱看一次,尤其是值得有一定年纪对科幻不感冒的观众去尝试一次,这部电影很大程度能颠覆这个群体对科幻的刻板印象,当然也包括我。
你如果问我怎么拍的好,我也答不上来,情节也不太能收割我这种从不带纸巾出门的人,但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哪怕斜向对比,我都认为这部电影追平了之前看过好莱坞大片,尤其是比阿凡达系列强。
而且这部电影很好的展现出了他扩展的潜力。轻轻松松就可以从中拿一条脉络单独成片。这点确实很厉害,似乎我也只看过星球大战有如此的构想。这可能也是科幻题材最大的优势,现实主义题材想要扩展宇宙很困难,可能顶破天也就是疾速追杀,007这种,但和科幻比起来,那点延展性不值一提。
我能看完觉得不错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部电影套了科幻的壳但涉及的冲突与人性其实是现实主义题材,尤其是我喜欢的那种人性复杂的展现。
虽然故事情节我感觉还是有点简单,但在近年的科幻大片里算很好的了。阿凡达的故事是一个又low又简单的拆迁征地拆迁安置的故事。如果阿凡达的故事复杂度能有狂飙里莽村一半复杂都会不错。而球2我看下来会觉得他是一个西游记故事,一伙各怀心思的人要去西天取经,如来佛祖派出了一个小神来具体关照这件事。一方面小团伙内部不团结,各种闹矛盾动不动就有人摆烂甚至故意拖后腿。另一方面小神和取经团伙的关系又很复杂,既要帮你但9981难还要安排上,没了这个神你取不到经,团伙被玩死的话神也不能回如来身边。
我看完当时就脑子里闪现了无间道里曾志伟那句“你有没有遇到一种人,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想对你好,什么时候想杀你。”这个设定对于我这种观众很友好。
这种设定其实反映的是人类与ai的关系构想。这条分支如果未来拍好了,从故事内核来说是可以和盗梦空间比高低的。一方面是宏观上人与ai的斗而不破,另一方面是微观上创造者团队与550w的博弈,且都是不能实现赢者通吃的局。(感觉moss更认马兆是他爹,还有点怕爹,所以想办法把爹搞死了)
来自未知单一渠道的数字信息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设定。到底谁发的?从哪里发的?在什么时间发的?会不会是moss?发的人他们到哪了?难道西天取经还有不止一波团队?这么一个讲不清来源的硬核孤报很有趣 。常规来看,如果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那应该是一次性把几个时间点都发过来,循环发,但剧情没有交代的特别详细。
这很类似于现实工作中的“一句话信息”,消息内容硬到不敢相信又毫无印证可言,敢不敢顶着假报的压力报?是否敢基于这样的信息做重大决策?毕竟对了也许什么用都没有,错了就压上了政治生命。现实中的困扰在电影里并没有过多的表现,但可以解释一些电影里没交代的问题,摁下按钮的勇气肯定不是梁静茹给的。
最后剧里的几个幽默我觉得也挺好玩的,其实展现的更像是一种对当下社会焦虑的回答。不管是“看你第一眼我连孩子名字都取好了”,还是“敢动我老公送我的花,我亲自打死你”,都算是一种幽默的涉及当下互联网话题的方式。
现实中很难要求人人都有50岁出列的信念,但从图恒宇这个角色其实展现了另一个思路,其实从头到尾也没有多少理想信念家国大义,主要就是职业操守+专业素养+亿点点对女儿的私心。或许绝大部分人还做不到他的水平,鱼摸不明白,家庭生活也就那个样。
那个用ai打败ai也是很值得玩味,秩序与出格都需要存在。(似乎这个内核刺客信条就玩的比较转)
总的来说,值得一看,尤其是不爱看科幻的值得看。这是来自一个“狂飙”爱好者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