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流系」正在抛弃「老二哲学」
民进党昨日举行第十七届党主席补选投开票作业。补选投票率百分之十七点五九,同额竞选的赖清德得票数四万一千八百四十票,得票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六五。赖清德将在于本周三召开的中常会或中执会接任党主席,任期至二零二四年五月二十日。
昨日民进党主席补选的一大特点,是投票率很低,远低于苏贞昌二零零五年也是同额竞选党主席时的投票率十九点七三;赖清德这次拿到的四万一千八百四十票,也是远低于苏贞昌的六万八千四百零六票。
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民进党「本命区」的县市,投票率不但是低于总投票率,而且还竟然低于国民党执政的县市。实际上,在赖清德曾经担任市长和「立委」多年的台南市,投票率竟然只有一成五,低得让人不敢置信;甚至高雄市的投票率,更是低到只有百分之十点二一,很难想象这些都是民进党的「铁票区」。反而是在国民党执政、也是蓝营大本营的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投票率都高出一截;国民党支持度最高的侯友宜,民进党在新北市都有两成的投票率,足足是高雄市的两倍,这让陈其迈和赖清德脸上无光。
为何投票率会是如此之低?在客观原因方面,很多评论都已指出,一来这是同额选举,没有竞争,反正赖清德「躺着选也可笃定当选」,「不差在我这一票」;二来是昨日天气突然转冷,不少党员呆在家中,或是寻找各种乐子,不愿出门投票。
其实,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可能是各家评论都已忽视了的,那就是一些属于非「新潮流系」和非「正国会」派系的党员,不愿见到「新潮流系」和「正国会」两个民进党内最大派系,联手垄断党内资源,尤其是不满向来标榜奉行「老二哲学」,只当「造王者」不当「称王者」的「新潮流系」,已经抛弃「老二哲学」,要从「抬轿者」转变为「坐轿者」的角色。
实际上,尽管赖清德声称在其出任民进党主席后,将会延揽跨派系组成党中央团队,但有消息说,中央党部的重要职务,将会是在以赖清德所在的民进党内最大「新潮流系」为主的基础上,与民进党内另一个最大的派系「正国会」合作包揽。包括秘书长拟由「新潮流系」中的「菊系」人马、曾代理高雄市市长的许立明接任;党主席办公室主任由「新潮流系」曾担任台北市五届资深议员的周威佑担任。从党主席、秘书长到党主席办公室主任,「新潮流系」「一条鞭」式地紧抓党权,显示「新潮流系」新系已经彻底放弃「老二哲学」,几乎重演当年「新潮流系」丘义仁或吴乃仁担任秘书长时,党部主管几乎清一色是「新潮流系」的老戏码。
但赖清德在党主席补选过程中,曾与「正国会」会长林佳龙密商,决定进行派系分赃,因而除了一名副秘书长也是将由「新潮流系」人马、赖清德的核心幕僚出任之外,另一名副秘书长就由「正国会」的杨懿珊出任。她「正国会」系统的资深幕僚,曾经在陈水扁担任「总统」时,在民进党中央实习,二零零七年曾任时任「总统府」副秘书长的林佳龙的办公室谘议,在林佳龙当选台中市长后,曾任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主秘,也是林佳龙成立的光合基金会首任执行长,后来在民进党前主席卓荣泰、前秘书长罗文嘉主政的二零一九年时,接受邀请担任民进党新闻部主任,去年也帮林佳龙打新北市长选战。
不过,赖清德为了落实「跨派系」的诺言,也将延揽属于「涌言会」的前新北市议员张志豪接掌新闻部,其他各派系者也只是担任并非是权力核心的部门的主管,而且蔡英文担任党主席时进驻中央党部的「英系」全面退出——不管是主动「避让」还是被动「被排挤出走」。
民进党内外本来已经习惯了「新潮流系」的「老二哲学」。现在「新潮流系」突然不做「老二」,要做「老大」,不但极有可能代表民进党出战「二零二四」的赖清德是「新潮流系」,而且「储君」郑文灿也是「新潮流系」,两人还分别是「南流」和「北流」的领袖,显然是「吃人够够」、「吃相难看」。尽管这是形势使然,但民进党内其他派系人员的心里仍是并不舒畅。
「新潮流系」作为民进党内一个真正刚性的派系,不但具有鲜明的理念,而且其组织完整,纪律严密,成员同质化高,凝聚力大,排他性强,被形容为「党中之党」。一旦「流」内的领导机构「政协」作出决策,每位「流员」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体现了执行决议的「集中性」。而且,「新潮流系」强调派系内的「集体生产、资源共享」的集体意识,并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使「新潮流系」在对外的斗争中保持整个派系的一致性,被称为「是一群踢着正步进去开会的人」。因此,在对外的斗争中,「新潮流系」展现了团结一致的面貌,能够对自己掌握的票源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评估,做到滴水不漏,在党内公职的提名选举中无往不利。只要是经由「新潮流系」提名担保的,一般都不会出现意外,稳定当选。
但「新潮流系」的「流员」不多,到目前为止也仅有不到三百人,还有一些没有曝光的「地下流员」。这是因为「新潮流系」采取了严格的加入派系的标准,宁愿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任何人要加入派系,需要经过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先要进行观察,了解此人平常的表现,以确定其一贯的立场、态度和品行;然后再进行考核和审查,考核其对「新潮流系」「台湾独立」、群众路线和社会民主主义这三大主张的理解深度和坚持决心。还需要两位本系干部的推荐,填写申请表格,要写明对其操守、能力、专长及派系忠诚度的审核意见。最后由区会送交「政协」进行讨论通过,这样才算走完加入派系的程序。「新潮流系」严禁自己成员跨派系,因此,加人该系后,就不能加入其他派系;如果原来是其他派系的,也必须退出来。「新潮流系」这一套加人派系程序比加入民进党还要复杂、还要艰难,以此来保证「新潮流系」成员的理念的「纯洁性」和行动的「一致性」。
但过去「新潮流系」有一个较大的组织困境,就是缺少有高知名度的政治明星。为了突破,「新潮流系」实行「老二哲学」,「打代理人战争」。现在,随着赖清德和郑文灿的「崛起」,「新潮流系」终于要抛弃「老二哲学」了,从过去的「造王者」及「抬轿者」,转型为「称王者」及「坐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