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锒铛入狱、三次离婚、三次被邓小平点名,傻子瓜子创始人去世

500

素有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商贩”之称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于2023年1月11日在安徽芜湖因病逝世,享年84岁。

年广久,这辈子永远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从偷偷摸摸卖瓜子的小商贩,到创办“傻子瓜子”,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豪,他三次锒铛入狱、三次离婚,更因三次被邓小平点名而扬名于世。“年广久”的名字,常常被人与40余年的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他的几度沉浮,也见证了时代发展的印迹。

500500

三次锒铛入狱、三次被邓小平点名

500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

据“年广久治丧委员会”1月12日发布的《讣告》:著名民营企业家、“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1日14时在芜湖逝世,享年84岁。

年广久,生于1940年1月17日,安徽怀远人,其出身贫困,一生从事瓜子生意,饱受磨难,几度沉浮,但他迎难而上,创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著名品牌“傻子瓜子”。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敢于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气概,开启中国民营经济先河,被誉为“中国第一商贩”,也引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关注,曾被邓小平三次点名。

据报道,遵照年广久的遗愿,丧事从简。仅在芜湖市傻子瓜子总公司设置简易灵堂,供亲朋好友追思,并定于1月15日上午在回然园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早年,年广久每卖出一斤瓜子,就能买回5斤粮食。因为他总是在称完瓜子结账后,给顾客多抓一把瓜子,大家喊他“傻子”,“傻子瓜子”也由此传开。即便年过八旬,创业“痴心不改”的年广久,依旧站在瓜子柜台,装袋称秤,称完后,还是70多年不变的“多抓一把”。

500

年广久与妻子在瓜子店

见过年广久的人,第一印象感觉他是“粗人”,难登大雅之堂。他印制的名片也很奇特,正面是年广久夫妻二人合影照,左边标注“年广久董事长”,右侧标注他的妻子“陈慧芳总经理”。

曾被邓小平三次点名,年广久逢人会说,他一生最感谢邓小平!年广久的名字,写入《邓小平文选》,他自己也在名片背面印制着一行字,即摘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1页里的一句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邓小平文选》(第3卷)注释第43条,就“傻子瓜子”词条解释:“指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家个体户,他雇工经营,制作和销售瓜子,称为‘傻子瓜子’,得以致富。”

为什么要在名片上印上那一行字?年广久受访时曾说:“如果我没有做出贡献,邓小平也不会提到我,替我说话。但他不是针对我,他是对全国许许多多的‘傻子’说话。”

500

早年卖瓜子的年广久

年广久,1940年出生,祖籍安徽省怀远县找郢乡胡疃年庄,解放前,年广久的父亲一家逃荒要饭到了芜湖,从此定居下来。

后来,年广久的父亲在芜湖摆摊子,卖水果,幼小的年广久对街头叫卖耳濡目染;父亲病逝后,子承父业,年广久独撑门头。父亲留有遗训“利轻业重,事在人和”,年广久虽然不识字,但他脑瓜子灵活,而且性格坚韧,10多岁时就靠摆摊子来养家糊口。

年广久后来卖瓜子“多抓一把”,被喊“傻子”;也有一个版本,是他早年摆摊子时,让人先尝后买,过秤后经常会再拿一个水果给顾客,边上摊主喊他“傻子”,久而久之,年广久有了个绰号“傻子”。

年广久曾三次锒铛入狱,1963年,因贩卖板栗,他曾被判“投机倒把”罪入狱一年;1966年,他又因卖水果被定性“牛鬼蛇神”,被关了20多天。年广久后来说,两次坐牢后,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涨了本领,他说:做生意要“学会看政策”。

1967年,看到别人卖瓜子比卖水果还赚钱,年广久就跟随自己摊位隔壁的丁姓老人,转行卖瓜子。由于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他卖瓜子经常像“打游击”,偷偷摸摸地卖。也因为“多抓一把”的“傻子”营销手段,在芜湖小有名气。

500

卖瓜子时的年广久

三中全会后,传出鼓励个体经营消息,年广久跃跃欲试,很想大干一把。1981年,他与次子年强在芜湖的郊区、一个名叫阡坡山的地方,租地建厂房,创办了芜湖市第一家民营企业“傻子瓜子厂”。

从1981年9月起,年广久开始雇工,最初雇了4个帮手,后来雇工多了,但因为“雇工=剥削”左的思潮尚未褪去,年广久的雇工问题再次上了风口浪尖。1982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及“傻子瓜子”后,在同年9月28日,安徽省政府特地就傻子瓜子的问题批复“处理意见”:“雇工人数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七个人,农村人口要动员回去,利润要适当控制。”这一年12月,“傻子瓜子”获国家注册商标。

一波说顺带提及,自1956年我国实行工商业改造之后,基本上就消灭了家族企业(私营企业)形态,“雇工”几近绝迹。“雇工=剥削”曾一度被认为是经典定性,因为当时从马克思《资本论》里生搬硬套出划清“资本家”和“个体户”差别界限的法则:雇工7个人以下,赚了钱用于自己消费的,算个体户;雇工8个人以上,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就算剥削,就是资本家。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个体经济处于萌芽期,最出名处理“雇工”事件,除了安徽芜湖年广久的“傻子瓜子”事件,另一个就是广东肇庆陈志雄的“鱼塘风波”。因为陈志雄承包一个鱼塘出现雇工问题,引起轩然大波;1981年5月《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引发了“姓资姓社”大讨论。

1984年,年广久的傻瓜瓜子工厂雇佣的工人,已有103人,若加上他二个儿子“小傻子”年金宝、年强开的店,雇工多达140人。那时,“大傻子”年广久,已经是芜湖有名的百万富翁了。

500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

“不剥削,怎么会成为百万富翁?”“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让剥削阶级存在?”“这不是复辟资本主义吗?”这是当年社会舆论对年广久的争论及质疑,问题如何处理也从安徽一直传到中央。

1982年4月,当邓小平听到“傻子瓜子”雇工多,引起一些人对姓“社”姓“资”争论,有人主张加以限制,邓小平再次表态:“不要动他,先放一放,看一看。”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第二次点名“傻子”,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说:“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春天“92南巡”时,邓小平讲话中第三次点名“傻子瓜子”,就是年广久印在自己名片背面的那一句话。

1984年7月1日,年广久与当时的新芜劳服公司、清水工业公司联营成立了“芜湖傻子瓜子公司”。1985年1月,“芜湖傻子瓜子公司”搞有奖销售,但这个营销套路最后以失败告终。

年广久可能是创建有奖销售的史上第一人,当年,祭出头等奖是一辆上海牌轿车,“傻子瓜子”公司在三个月就实现利润100万元。后来,国家下文停止一切有奖销售活动,“傻子瓜子”阵脚大乱,血本无归。

1989年,年广久第三次入狱坐牢。他的罪状是公司联营期间,“贪污、挪用公款”。那时,公司财务是一本糊涂账,年广久又不识字,他也看不懂账本。年广久当时还背负一条罪名——流氓罪,不过是个“乌龙”事件。法庭在审理时问他,你是否以解决工作为名,奸污过10名女工?个性很“拧”的年广久心里想,“你给我凑足大满贯,我不如给你凑一打”,结果他当庭应答:不是10个,是12个!

1992年3月,被宣告无罪释放、出狱后的年广久,重新经营“傻子瓜子”。同年12月30日,他以“傻子”年广久、“小傻子”年金宝、年强的名义,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当时,年广久在信中介绍,这年下半年,“傻子瓜子”就新建13家分厂,生产700多万公斤瓜子。从经营“傻子瓜子”以来,我们已向国家交纳了200多万元的税,向社会提供了40多万元的捐赠。

2018年,年广久以“傻子瓜子创始人”身份,与马云、马化腾、许家印等同列“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年广久,是时代的弄潮儿与探路者,时代造就了他的“傻子瓜子”传奇,但他也因时代局限而受困,三次锒铛入狱;不管怎么说,年广久是中国民营经济筚路蓝缕的见证者,他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500

三次离婚、老年丧子,年广久创业痴心不改

500

年广久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具代表性民营企业家之一,年广久虽扬名于世,但也有自身局限性,比如婚姻及家族企业传承问题。

因为三次离婚、有四段婚姻,更因与家人为“傻子瓜子”商标争夺而内耗,年广久错失了时代发展的机会,他的企业也显现了家族企业传承及治理的弊病。人无完人,境由心造,也正因如此,让年广久这个传奇且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更为丰富,也让他自身的际遇与“傻子瓜子”创业命运变得跌宕摇摆、止步不前。

复盘“傻子瓜子”企业的兴与衰,以及年广久创业路上的喜乐与悲戚,我们也可获取一些经验及教训。一方面我们看到年广久身上优秀的企业家品质,他吃苦耐劳,80多岁还在站柜台;他的“多抓一把”、买卖讲诚信,也很懂营销之术,是他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元素。另一方面,可能知识欠缺,年广久在企业治理上也有不少缺陷,比如股权不清、人事无序,特别是财务混乱,不善于用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自己公司。

与创业起起落落一样,年广久的婚姻也是起落不定的,他三次离婚,娶过四任妻子,也曾“老牛吃嫩草”。

500

年广久(左)

上世纪80年代初,年广久与结发妻子离婚。

年广久后来说,三中全会指出了人民致富的路,发展个体。我站出来了,站出来是有风波的,而且是很大的风波,老婆不同意,必须离婚,我离了婚。老婆同意,我一样(财产)都不要,全部给她了,我拉着板车出来了。明着说是给她3000块钱,其实我有不少钱,都全部留给她了。说多了她也怕被人暗害。

1989年,年广久与时年23岁的彭晓红结婚,但不久后,他因流氓罪入狱。拘押期间,所有家当全被查封,在狱中,年广久把“傻子”瓜子商标法律专利授权给第二任妻子彭晓红。彭晓红后来成了商界新秀,但她与年广久也分道扬镳。

年广久与第三任妻子李爱华,于2000年办理离婚手续。当时,在年广久最困难的时候,李爱华不离不弃,帮了他一把。年广久的第四任妻子陈慧芳,是河南人,比他小30岁。在年广久与李爱华离婚这一年,陈慧芳为年广久生下第四子年龙。

500

2012年上《鲁豫有约》节目时,陈慧芳时年48岁

年广久与陈慧芳的结识,颇有戏剧性。

在年广久与第三任妻子婚姻出现裂痕后,年广久只好独自看店,对面服装店女老板陈慧芳看到他的瓜子太好卖,主动过来帮手,一来二去,两人走在一起。

由于瓜子竞争市场很激烈,陈慧芳只身一人带着巨款回老家河南,开辟新市场,很快开了60多家店面。1998年底,陈慧芳突然身患重病。年广久连忙帮她联系上一家郑州的大医院,由于病情很危急,“当时要家属签字,我就签了字。这是缘分!”病愈后,陈慧芳成了年广久第四任妻子。

2008年,陈慧芳与年广久的幼子年龙,在郑州遭绑架。警方与歹徒周旋32小时后,成功解救人质。后来,年广久受访时,归因于社会贫富差距大,他说:“要是不大,我小儿子也不会被绑架。”

年广久不会写字,除了他自己名字,认识的字不多。有次受访时,被问及“改革这么多年,每个人的变化是什么?”年广久说:“我就是变了好多老婆,其他什么也没变。”

对于三次离婚,年广久分析,开始的失败,是因为找了一个没文化的老婆。后来,找了大学生,又发现大学生“光谈理想,不务实”,于是把大学生炒掉了。年广久称,现在找了个河南的太太,那天做节目就坐在边上,看起来很有干劲。

对于年广久婚姻,冯仑曾说,企业家不能像年广久,光换老婆不换组织。

500

年广久次子、傻子瓜子有限总公司董事长年强

很多人认为,“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经营思想就是商贩意识,称不上什么企业家。年广久自己也说,“我不想当企业家,大船不好靠岸,小船好调头。”

在商业群体中,年广久最佩服“温州人”,他曾说:“温州人在一起卖东西,从来不争不吵,非常团结,而且货物讲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从不耽误。”不过,与温州人敢闯敢拼、勇于创新不同,年广久除了固守“多抓一把”的专卖店模式,多年来一直脱离时代潮流。

几年前,有人采访他,发现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也没有秘书,除了一张麻将桌,什么也没有。年广久始终认为,做实体店看得见、摸得着,“顾客买得放心,回去吃得快活”;但“网上做生意有人笑,有人哭。”

“傻子”商标,注册于1982年,1999年年广久又申请注册“年广久及其肖像”商标。多年以来,年广久没有解决好家族内部的问题,才会发生“大傻子”与“小傻子”的商标权之斗。说起来有的好笑,芜湖一条步行街,有好几家“傻子”专卖店,是年广久和儿子们开的。虽是一家人,但独立经营且互不牵涉,有时竞争激烈,还会相互拆台、大打出手。

顺带提及,年广久的次子年强,与其大哥年金宝曾因商标权对簿公堂,直到2006年11月年金宝死亡,官司尚在持续。

傻子瓜子有限总公司董事长年强,与父亲不一样,他也不固守年广久留下的商业框框。数年前,他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年强的瓜子公司不仅有加盟店、直营店,也有网店,几年前在美国购买了一座占地52英亩的农场,准备用美国原料市场炒货产品。看来,“小傻子”比“大傻子”聪明一点,也有国际视野。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