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政奇想:统一台湾后一国两制的一个功用

日前,在一位观友有关台湾统一后应该如何治理的问题下,我曾表达我的观点是台湾仍可维持多党政治,但参政政党必须拥护中国统一,必须为台湾人民利益服务,不得与国外势力勾连;必须驻军;清除教育遗毒;以及在其它非上层建筑领域可维持不变云云。不意这一回复收获许多点踩。而诸高赞回复无外乎对台湾施行各种专政,对台湾人施行思想审判,乃至再进行一轮土地革命等等。我理解这种想法,是对台独势力近年来种种反动行为将大陆人民对台善意消耗殆尽的后果。因为曾经我也是持相似意见的。但是想想,真到了要面对这一问题时,还是要认真考虑一下种种专政措施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台湾已然统一,我国已经达成了祖国统一这一重要政治历史使命的前提下,是否要不计经济和人心成本地“算总账”?台湾有台独,是否等于所有台湾人都是台独?当三思再三思。

本文着重想说明的是我的一个关于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功用的不成熟想法。本人纯属键政,这一想法显然也没有任何政治理论根基,只是本人基于朴素的社会经验有感而发,供诸君一乐。

自人类有社会组织起迄今,无任何一种政治形式能让所有参与者满意。总会有一部分人,对当前政体有不满,心怀变革政体以实现人生价值之梦想。西方多党加选票的政治将投票的过程无限拔高,给人以强烈的参与感,以及提供了“不满现状就把执政党投下去,下一个应该会让我满意”的发泄渠道,但不问这一过程是否能真正实现选民诉求。而我国一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专注于反映及实现全体人民整体的最大诉求,是实质民主。但很遗憾不能提供与西方选票政治相匹配的发泄渠道。所以在我国,对当前政体有所腹诽而执著于选票政治的大有人在,且在舆论场上总不乏此类声音。虽然,我们常以“可以游过太平洋,投奔灯塔国啊”来揶揄怀此心者,但是换位想想,灯塔毕竟与我国人文殊类,语言、文化都是横亘在投奔者面前的巨大障碍。有铁心投奔者,因为代价过大,非狂热皈依不足以弥补。有裹足不前者,无以投效,只能懦懦狺狺了此一生,也着实可惜。

在台湾统一后,假使我国能在为台湾立好维护统一的规矩之后,仍维持其多党选票政治不变,则我国又多了一个实行资本主义多党选票政治的特别行政区。且与香港那种在97前被港英政府人为催熟又埋下不少诡雷的政党政治不同,台湾政治自小蒋开禁以来几十年发展,已日趋“成熟”,且有灯塔认证。对于大陆的不同政见者,台湾岂非“王道乐土”哉?

假如台湾的一国两制制度能够比之港澳更进一步,提供一种进行两岸人民转变政治身份的可能性,即有条件地允许两岸人民放弃当前的政治身份,穿过海峡取得对岸的政治身份,则大陆慕多党政治者可申请往台,而台湾厌多党政治者可申请来陆。如能成行,则对陆对台,都是失一消极之人而多一积极之士,岂不两全其美?太平洋太深太险,台湾海峡却是清且浅。如果即使这样,异见者还赖在大陆不走,那恰恰证明他之异见只能是挂羊头卖狗肉了,还是早点闭嘴吧。

当然,可以想见,一旦有此渠道,大陆的企业主们可能会蜂拥去台。毕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始终被资本视为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因此,这种政治身份转换应当仅限于人身,不能带走任何资本。

以上就是我关于台湾统一后一国两制制度的一点点妄想,见笑。什么?还有人对两岸制度都不中意,就是想要个皇上,给皇上叩首?这就有点儿难办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