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前卒在俄乌战争中提出的“保卫现代生活论”
一个据说是工业党的人士,分析现代战争分析出个“保卫现代生活论”,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感觉马前卒正在走向有中国特色的“白左化”。左派逐渐“白左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慢慢放弃唯物主义这个根本。当然了,在不同的环境下白左用于替代唯物主义的东西其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美国白左喜欢玩的是哪些我们都已经熟悉了,中国特色白左化的理论相比之下还挺有新意。
马前卒提的核心思想叫“保卫现代生活”。 我就不吐槽他觉得俄罗斯要输给乌克兰的判断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重点是他的理由。核心的压倒性的理由不是围绕着双方战线和战损比,双方军备水平和军工产业,双方经济结构和经济状况,双方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双方经济独立性和政治独立性等方面展开,甚至对于双方的对外关系和国际宏观大形势都讲得极少。
讨论的核心是“破坏现代生活”和“保卫现代生活”的矛盾。 大意为:工业化社会对外用兵意味着破坏本国很多人的工业化现代生活,而被入侵一方的现代生活被破坏了因此有很强的保卫现代生活的动机。一边靠着破坏现代化生活而作战,一边靠着保卫现代化生活而作战,谁占据了大势一目了然。保卫生活的一边,其赢面比破坏生活的一边要大得多。
不仅如此,马前卒还用同样的理论分析了一战德国、二战德国、越战美国,似乎在现代化国家发起对外战争这个课题上做出了新的重大发现,找到了一条普遍规律。。。
系统的反驳我就不写了,我觉得“唯物主义”四个字足以。我也相信很多被他的话术绕得暂时脑子发懵的朋友看到这四个字也会被点醒吧。另一方面,我忍不住想写个段子。虽然我以前讲我键政时原则上不阴阳怪气,但这次真的有点憋不住了。
- 下一页
底层逻辑是,民族独立,文化传承在某些场景下会远远大于所谓的保卫现代生活。
实际上人们斗争的理由是多样的,归根结底是要保护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可能是马督工口中的现代生活,也可能只是保卫自己U盘里1TB的种子。斗争是围绕利益与意识形态进行的,二者的纠缠产生出的生活的样貌未必是"现代"的,只不过是符合一个群体的利与义的。
其实我们应该留意到一个细节,即普京在去年二月份的战争动员里提到要保卫"我们的家庭与传统文化",即东正教的意识形态,这何尝不是''在保卫一种生活方式呢?中国国内的传统文化复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甚至美国本土的红脖子,堕胎法案的推翻,难道也不是一群人在保卫符合其利与义的生活方式?(而且以马督工的标准来看,这种方式其实并不现代,但它却的确撕裂了美国)。
客观上,我们要承认被保卫的生活的多元化,动员人心之方法的多元化。其次,再分析其长时间段内的成功概率,这就要结合实际,看看这种被保卫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具有更长远的生命力。而非一上来就预设一个马督工式的现代生活样板,然后默认其绝对正确性,以此去类推。
因此,这些人在斗争中既具有革命性,同时也存在政治上的动摇性、斗争中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现实的例子么,这些人会大声喊什么保卫现代生活论,但是让他们真的跑去乌克兰打仗?或者退一万步吧,给乌克兰真金白银捐款的,又有几个?
马前卒是说战争破坏现代生活,但还说了所以现代战争要快,而且要师出有名,让国内人民认识战争的必要性。
在台海战争中,对于后者还需要解释吗,问问中国人民,我们要打台湾,因此沿海地区要实行一段时间军管,跟欧美的生意可能短时间内做不成,愿不愿意?
哪个会说不愿意?
马前卒是说战争破坏现代生活,但还说了所以现代战争要快,而且要师出有名,让国内人民认识战争的必要性。
在台海战争中,对于后者还需要解释吗,问问中国人民,我们要打台湾,因此沿海地区要实行一段时间军管,跟欧美的生意可能短时间内做不成,愿不愿意?
哪个会说不愿意?
当整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没有几个人能损失自己的阶级利益去主动维护整个国家的利益。
马前卒说保护现代生活,但他没说到底是谁的现代生活。对于能够享受现代生活红利的人们或地区,对于付出成本而又享受不到现代生活的人们或地区。马前卒从来不提。
马前卒是说战争破坏现代生活,但还说了所以现代战争要快,而且要师出有名,让国内人民认识战争的必要性。
在台海战争中,对于后者还需要解释吗,问问中国人民,我们要打台湾,因此沿海地区要实行一段时间军管,跟欧美的生意可能短时间内做不成,愿不愿意?
哪个会说不愿意?
马前卒是说战争破坏现代生活,但还说了所以现代战争要快,而且要师出有名,让国内人民认识战争的必要性。
在台海战争中,对于后者还需要解释吗,问问中国人民,我们要打台湾,因此沿海地区要实行一段时间军管,跟欧美的生意可能短时间内做不成,愿不愿意?
哪个会说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