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问我为啥喜欢历史,那我来谈一谈我对历史的兴趣之递进

我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我来谈一谈我对历史的兴趣之递进。

1 原初好奇心。这个当然是从儿童时期开始有的。想知道现在的社会是从哪里来的。

2 有趣的故事和可以教益人生的故事。这个大概也是很多初级历史爱好者喜欢听的。

3 以史为鉴。这个不用多解释了,是最“政治正确”的学习历史的动机,也是现今网上很多键政人喜欢采用的论证方式。

4 “反以史为鉴”。有相当多的以史为鉴是极不可靠的,很多人搞以史为鉴的负面效果甚至比不搞以史为鉴的负面效果还要大。进入“反以史为鉴”的境界,不是否定以史为鉴的价值,而是剔除掉大量的糟粕。我本人的很多键政文就是反以史为鉴的,当然也有以史为鉴的。

5 形成自己的历史宏观诠释体系。当然了只能对某些知道得比较多的历史做到这一点。这是人生阅历升华的一个基本标志。 我认为在三十岁之前对这件事不用着急。但如果到四十岁还没有,那你这个人的人生境界恐怕不会太高。

6 识人。有了自己的一套历史诠释体系之后,你就可以以此来判断很多人的水平高低。包括很多所谓的名人,专家,大师乃至伟人。 对于有的人你是以历史上他的行为来判断,对有的人你则是以他们对历史的看法来判断。这一步过后,对很多人的“去魅”工作就完成了,而某些人的地位会进一步拔高。

7 跨时空体验。完成上面几步后,你便可以设想你是历史大潮中的某某某。你可以想想在架空历史中你会怎么做,而这一切具有系统性的高度自信的理性支撑,这是一种普通人在平凡人生中很难有的高爽体验。

8 超时空对话。 你可以设想某几位历史人物没有死而只是休眠。现在他们清醒过来,你被选中了与之对话,你会说什么?比如我设想过“向主席汇报最近四十余年的国际国内形势”。如果有两个小时时间,我该怎么讲?

9 面向未来的今日史学。设想由你来著史,你怎么写?肯定是和前人有所不同的,不然没必要写。你写的目的是什么?影响未来人的思想。 比如我不讳言我写一些键政以及历史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影响到本世纪中叶掌权的后浪的想法。

10 未来史学。 假设你从二十二世纪回望今日或者(今日之)过去或者(大概率出现的)今日之近未来,那时候会如何写史?此时,你可以站在一个自认为最超脱最中间最平衡的立场来总结,也可以设想你怀着彼时的某种政治企图来写历史。再有,未来的以史为鉴和反以史为鉴会是怎样的?这些想法都与上一条有所不同。

11回到原初好奇心。 总有你不太了解的历史,到一定阶段可能占据上风的又是某种新的原初好奇心了。或许可以部分找回少儿时代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感觉。或许又可以走入新一轮上述循环。我刻意对一些历史了解较少:比如军事史和宗教史,其实就是希望老来能被再次激发求知欲。抱着同样的心思,我到目前为止也刻意拒绝学习化学,不写科幻小说,不画画。这些都是我预留的人生第二春乃至第三春战略储备。

12 遗愿清单。有一些写史的选择因为种种原因在更年轻的时候没有做,但到了垂暮之年是不是可以做了?写了能在网上发就发,不能发则作为遗产传给孩子。比如我一直想写“共和国资治通鉴”。现在肯定不能写,写了也发不出来。再说了,再观察几十年后来写可能会更好。假设我活到了八十岁,那八十岁生日之后我可能就会有比较强的撰写共和国资治通鉴的冲动了。 而彼时预期寿命较短的现实也会使自己产生与时间赛跑的相法,可能使自己在垂暮之年焕发青春之气。。。

大家又是为什么喜欢历史?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