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有和中国打常规战争的打算
避免无意义的争论,我们先从分析军事战略的方法说起。
既然能在观网乱喷,明显我就没学过专业的情报分析,那么我们如何从业余的方法来分析国家的军事战略呢。我们只能以侦探小说的演绎法出发,既假设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是一个整体,那么通过每一种军事装备和军事战术的细节特点,我们可以拼凑出其整体战略的特点。
用人话举例的话,就像美国曾经的星球大战计划,为了欺骗苏联的情报机构,美国利用了自身一贯“政策透明”的形象,虚拟了许多军事装备的计划。按照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将用 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这个系统针对弹道式导弹弹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主要的武器是天基定向能武器(如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核能、X射线激光器、带天基反射镜的准分子激光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非核拦截弹和超高速电磁炮等)。这种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
星球大战计划就是真真假假,把很多虚假的夸张的项目混入一些真实的项目之中,制造了一个极具野心的“理想工程”。这就是针对演绎法的弱点的,用很多虚假的你没法证实的线索,汇聚在一起让你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那么,我在这里又怎么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呢?这里我要用的就不是正向的演绎推理法,而是反向的,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中美做了什么,而是中美没做什么。我们可以从中美没做的某些事来分析出线索,堆叠在一起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一看美国近年来在军事准备中没有做的是哪些事情:
1.美军的人员规模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在逐渐缩小。以陆军为例,美军从20年前的48.8万逐渐减少,下降到今年为46.6万。你当然可以说是因为美国年轻人当兵意愿的减少,但同时也是白宫和五角大楼无意扩大军队规模所致。而据公开报道2022财年新的国防预算要求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陆军和空军部队各削减几千人的部队,只有新组建的太空军才能增加人员,从6434人增加到8400人。
2.美军的装备规模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开始缩小,仍然以2022年财年度为例,就削减了28亿美元的装备中,主要是来自美国海军和空军的装备。这包括美国海军的7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4艘濒海战斗舰、1艘两栖战舰、仍在服役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以及十多艘马克6型巡逻艇;美国空军将削减201架战机,包括42架A-10攻击机、48架F-15C/D战斗机和47架F-16战斗机。即使算上新装备的武器,美军的高技术装备规模仍然在以一个缓慢的速度缩小。
3.美军的陆军常规作战装备更新缓慢,轻武器、主战坦克、装甲车、火炮、火箭炮、武装直升机等大规模列装的装备罕有更新,几乎全部保持在21世纪初的状态。美军不是没有各种新装备项目,但几乎都是技术探索,鲜有列装的新装备,你几乎只能在美国的特种部队中见到一两件新武器。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就会发生中国陆军的每一种列装装备全部领先美国陆军的诡异状况,这是1990海湾战争时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情况。
4.美军在亚太的驻军和军事基地总体能量不但没有增加还在逐渐减少,美军从第一岛链撤往第二岛链的趋势逐渐明朗,对驻日韩美军的投入无论是军队人数还是技术装备逐渐减少,这里主要是战机的撤退和海军舰队活动区域的撤退。
5.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逐渐“F35”化,这里我并不是说F35不是一架好飞机,随着这架飞机的全球化生产链建设和大量的量产,F35无疑是一架价格合理战斗力强的极为优秀单发中型隐身战斗机。但是,F22停产后,F35的一枝独秀是有严重问题的。最完美的武器,是比你敌人武器强一点点的武器,以为在同等技术条件下,任何武器的各种特性一定存在取舍。设计武器就是在关键的参数上比对方强,其他的参数则要均衡。所以火炮、导弹就是要射程比对方远一点,雷达就是探测距离要比对方远一点,坦克的装甲最好比对方的穿深厚一点,等等等等。
对作战飞机来说,同等或者接近技术水平上,单发中型战斗机就一定比双发重型战斗机在航程、雷达、机动性、载弹量各方面有劣势。F22的停产和无后继者对美军的影响肯定是灾难性而无法挽回的,这不是F35各种改型能挽回的。当然这种劣势在体系作战下可以得到一定弥补,但美军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没有改变这种情况的打算本身就非常说明问题。
6.美军的军事战略逐渐“不靠谱化”,2009年至2010年美军提出的“海空一体战”已经是最后一版真正意义上的对中作战战略,利用海上封锁直接威胁中国的海上能源和资源贸易,引诱中国海空军出远海决战并消灭之,迫使中国战略妥协(甚至可以认为是投降)。这个战略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渐实行,东盟和中国的日益靠近,我觉得到中南半岛的高铁建设之后已经彻底破产了。而随着我方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军事平衡逐渐打破之后,美军的对中作战战略逐渐变成各种“骚操作”战术。尤以今年美军提出的“毒蛙”(既台湾岛内焦土战)和“海上岛屿游击战”为最,与“海空一体战”不同,这些战术根本无法达到战略的高度,而且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让人各种质疑……
包括美国举办的大型对中作战兵棋推演,也是典型的三无,既“无战略目标、无战争边界、无终战方案”。从我们可以知道的公开的这次推演的想定来看,这根本算不上一次战争的模拟,其实更像是对美国国内两会议员的“中美军事实力对比展示”。是军方和行政部门在高喊,“我们打不赢中国。”
根据以上的线索,我觉得最合理的推论就是,美国并没有认真地准备一场对中国的常规战争。目前美国的军事准备根本不是与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做常规战争的准备的样子,而明显还是标准和平年代的军事思维,既维持一个足够强大的常规军事实力,同时开展先进军事科技的研发。美国确实提出了很多对中国军事遏制的方案和军备项目,但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毫无意思。这和确实正在做军事准备并且快速增加高技术装备规模的中国是完全不匹配的,可以说,军备竞赛确实没有出现,因为只有一方在快速提升军备。
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一点有什么决定性意义,中国在军事上确实做好了收台准备,但是政治上和经济上则完全不是。我个人是个远期梧桐派,我认为和统已然绝望,但目前并不是梧桐时机。还是那句话,收回台湾只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结果,而不可能以收回台湾实现民族的复兴。
最后预告下一篇,乌克兰战争证实了与中国打代理人战争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