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拾贝---再说包子
有一种世界有名的吃食---格鲁吉亚水煮包子。
第一次吃这玩意在哈萨克斯坦,很是惊奇,在这个伊斯兰国家卖含有猪肉馅的包子?也没感觉有多好吃,没有惊艳的感觉。
后来到了格鲁吉亚,导游领我们到一个乡村里的饭店,才真正感觉到这种食物的魅力。在不同的地方吃过几次,最好吃的就是这个乡下的地方。
包子算是半发面的,包法同国内很像,只是包好后放到一个大的平底锅内,褶子朝下,然后放一半水去煮,水干了包子起锅,吃的时候用三个手指捏住包子带褶子那边的中间位置,从我们认为的底部吃起,褶子面不吃的。
关键是在馅上,这家饭店是混合馅,牛肉为主,猪肉为辅,这种混合馅的包子要想好吃要很多工序,肉的挑选有些讲究。肉的切法更讲究,秘诀在调馅,外国人喜欢用各种植物香料,中国人做这种包子也喜欢用类似十三香的东西。拌馅的过程就是调馅的过程,不是很简单。(商业机密,不多说)
中国本是包子的故乡,古法的包子确实好吃,山东前些年还有切丁包子,扬州的富春包子,天津的狗不理,现在吃起来都没有包子的神韵,对待做馅都变成冰冷冷的机械化配方化了,没有激情了。至于北京那个什么包子铺,吃一次后悔十年。好吃的包子是要用心去做的。
我吃饭快,吃完了出来转,看到一个穆斯林家庭在买半成品的包子,有些惊奇,一问才知道这是牛羊肉混合馅的。
转了一圈,觉得这里的公路有些眼熟,是主公路下来的一个转弯处,大大的弧形,一公里外就是南奥梯斯的边界,突然想起一张照片上这个弧形里满满的装甲车,这是08年5日战争的一个通道。
问了下导游,果真如此。
外高加索三国各自有不同的包子,阿塞拜疆的烤包子,每个包子有人头大,外面的壳烤的焦黄,一个大盘子端上来很有仪式感,厨师用餐刀打开包子壳,再分到小盘子里,那个壳很好吃,馅一般。亚美尼亚的包子更像馅饼。
好吃的包子越来越难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