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体育项目,普通人考个正经本科,都比拿下一级运动员要简单的多?
【本文来自《踢球,还是读书?“浙江宣传”这篇文章是不是问到点上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为啥非要踢球?体育就是个玩,拿学业和踢足球作比较,这两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正常家长还会犹豫?
不管什么体育项目,普通人考个正经本科都比拿下一级运动员要简单的多,实际上某些项目的二级运动员已经是普通人努力都过不了的了,而二级的水平就是没法吃职业饭的。在身体条件上,人人生而不平等,起码没有读书考大学平等。以最简单的爆发力测试 立定跳远 为例,短道速滑的王濛,没参加启蒙训练之前,8岁直接跳出了2米05!这个成绩差不多是15岁女生中考满分成绩。以我个人经验,如果小孩在十岁立定跳远还不到两米的话,那要从事专业体育道路的,家长自己多掂量掂量吧—要知道爆发力几乎是所有运动项目里最关键的体能指标(除非是射击之类的项目...)
另外,冷知识科普一下:巴西职业足球运动员大概是3万多不到4万,按照巴西媒体统计,其中80%也就是2万5千人左右的月薪是3500元人民币不到,普遍比餐厅服务员的收入还少;月薪能超过3万人民币的大概比例是2%,说句直白点的,我觉得观网网友月薪超三万的比例都有可能比这个高..德国比南美发达得多,工资保障也更给力,但当年克劳泽为什么二十多岁还在当木匠?当然是因为他当时靠球员工资不够过日子的。
职业体育就是这样,一线从业人员太少!出头比例低于网络主播,但凡有点出路,也别死磕职业体育—家里没有后顾之忧的,天赋异禀的,不闯一闯没出路的,就这三类人最适合。
比如你让小鹰去打羽毛球,照样会累的和孙子一样。你让嘴炮康纳去打篮球,NBA随便一个控卫,都可以在持球对抗中让他变空中飞人。
如果你的实际运动经验少,那么就拿最硬的项目成绩比较,搏击选手和大多数项目一样,在基础体能中最仰仗爆发力,那任一搏击项目别管是拳击踢拳还是摔柔MMA,你看哪个项目敢在爆发力上去叫板举重运动员?爆发力测试是最硬核的体能考验了。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力量是基础,技术是关键。这里的技术就是对体能的运用,除了动作外,还有神经募集与大脑模式管理,所以体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技术好的,表现得当而已。比如拳击为代表的打击类项目,强调四类基础:距离和距离感、时机和时机感、节奏和节奏感、位置和位置感,这些是拳击技术的核心,通过站架、“倒重心”等一系列训练来培养,就是“借假修真”,累积一定基础后,配合移动技术来基础的“1.2”组合就可以平趟外行人了,但你能说他是体能要求比别的项目高吗?这玩意你要是没练过我很难用语言来形象描述,比如我强调体重压前脚,重心在裆部,我保证没学过的朋友想不出来是个什么状态,因为外在动作变化太小了,所以对基础体能的依赖很小。梅威瑟他亲爹,就是那个拿幼儿梅威瑟直接去挡毒贩子弹的老梅威瑟,因为毒瘾和牢狱身体早毁了,走道都一瘸一拐,但六十多岁的老梅威瑟在拳馆教训键盘侠的视频网上就有,他游刃有余地击打对方是因为体能比对方好吗(顺带提醒,那个键盘侠是个在油土鳖上靠碰瓷搏击运动员来恰流量的网红,还是练过的)?
而青训选拔的关键就在专业性上,8岁以下幼童是无法开展传统功能性训练的,但不代表没有专业训练体系,所以兴趣班和专业竞技训练可以有人员流动,但就应该是两套体系,指望海选是非常不靠谱的,每年硅谷有多少华人家庭让孩子训练冰球,但出来的有几个?美国GYM里举重爱好者有多少,而且标准的奥利匹克抓挺举,起码比中国健身房里硬核爱好者比例和数量都要高的多,那为什么奥运会举重成绩那么差?而且在上世纪奥运会举重还曾经是美国队富矿,我印象中拿了十多块还是二十块金牌的样子,但现在奥运会世锦赛成绩怎么样?所以说专业训练体系的专业性是一切竞技体育成绩的核心,社会参与练习者不是关键因素,真是“云球迷”“云拳迷”的广泛关注和消费力都比基础练习者多更能促进项目发展。
就好像校园选手一样会参加班级体育课,但TA专业成绩的好坏,显然和班级体育课开展水平没关系。这也就是我反复强调的“体育、运动、竞技”三者存在本质区别,哪怕它们练的都是同一个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