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比赛德国唯一掌控了的就是控球率,但或许那也是森保一的有意为之

【本文来自《亚洲球队再爆冷门,德国1-2遭日本逆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简单谈几句个人观感。

德国的主力阵容非常激进。启用聚勒打边后卫,就意味着另一侧的劳姆进行压上助攻,而德国后场组成三中卫的进攻状态阵型。然而,不同于很多如此打法的球队,德国的双中场,基米希和京多安,在进攻端的表现都会更好,而面对反击时的单兵拦截、扩大防守覆盖面的能力则相对一般。如此一来,德国真正保持防御的,可能只有这个三中卫。

显然,德国希望发挥前场的年轻、运动力的特点,提高前场逼抢强度,利用身体条件与俱乐部战术沿用的优势,将日本队的第一点出球遏制住,不断在进攻区里进行比赛。而一旦被突破到本方半场,就要由三中卫的守中路来防止高威胁射门。

想要破局,日本队资源相对较好的肋部球员,就必须要站出来。首发的伊东纯也和久保建英,轮换上场维持输出强度的三球王和南野拓实,肩负日本队进攻的重担。

而实际比赛中,德国队的压制力看上去有些过于明显了。球权在双方半场的时间占比是惊人的38%21%,德国的控球率更是达到了74%。此时,日本的三线压缩在很紧密的空间里,人头填补了绝大部分的空档。于是,德国势必进一步上提后防线,本应在进攻时组成三中卫的聚勒,实际上频频在执行后腰或边前卫的功能,而吕迪格和施洛特贝克的位置也在中圈左右,呼应前场配合需要。

这样的情况,当然是在维持三线的相对距离,而德国在前场的积极逼抢,也确实更多地将竞争保持在对方半场,日本得到球权后能推进到前场的回合并不多。但是,由于日本队在低位的坚定防守,以及三线紧凑后的密度优势,德国虽然能够保持攻势,却难以创造和控球优势同等的威胁射门优势。

为了调动前场逼抢,弗里克选择了哈弗茨,但后者“辅助大于进球”的进攻特点,让他无法在突前位置上做出杀伤,只是游弋外围带动中卫的幌子,接应配合的传接球中转站,而托马斯穆勒也是类似的定位。

作为最具杀伤力的进攻重点,边路的格纳布里和穆夏拉,分别完成6和3次射门,频频杀入禁区,展示了肋部爆破能力,但终究受制于日本队在人数足够情况下的小空间封锁与小组配合协防,被不断地施加干扰和对抗。全场比赛,穆夏拉干脆吃到了18次球权争夺,只拿下了其中的5次。这说明了德国双翼在发展进攻时受到的巨大压力,不仅消耗体能,也意味着在前场接球最多的二人引领全队进攻的关键环节不畅。

在低位带来的妥善的防线组织与团队协作面前,日本队以人数弥补单兵对位,对抗成功率50%压倒了德国的46%。看似摇摇欲坠,但却很难真正坠落。

而反过来,日本队一旦成功将球摘出德国的高位逼抢区域,用简洁的直传与高空球方式一步发展到前场,他相对最强的两边路便会直接制造威胁。毕竟,此时德国队三线前移,原本作为拖后掩护定位的后腰球员均是攻大于守,所处区域与覆盖面积都不够担此任务,并不能如同罗德里在曼城那样地一夫当关。而他们的中卫,在上提情况下的回追速度也比较存疑。

于是,伊东纯也的右侧完全打开,而两侧在快速发展进攻后抓防守到位与构筑不严时点的传中起球,构成了日本队的进球和一个越位进球的配合方式,最后一个进球也是后场定位球直接推过半场,过顶打身后的类似方式。而从大局场面上看,德国有错失的机会,日本也同样被吹掉了进球,得分机会统计5比3,并没有绝对机会次数上的本质差异。

德国唯一掌控了的,就是控球率,但或许那也是森保一的有意为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