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过企业的质量检测,对一个单项做200项检测,企业能承受吗?
【本文来自《认识个代理线材的老板,他说,国外这种线材做的测试有200多项,国内的20项都不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半截烟头
新疆棉花是他们无礼的政治斗争,扯不到这上面来。
至于你说的劳动劳动条件标准,我认为没什么不妥,他们也不只是在要求我们,他们自己也执行这套标准。并不是在歧视我们。
那些检查和认证总体对我们是有利的,想要跨越中低端制造,迈向高科技产业,企业就得上个档次,靠小作坊似的打乱仗不可能有高科技,也不可能完成精密制造。
你之所以有被俯视的感受,恰恰是因为很多方面达不到要求,已经养成不良习惯,那些标准要求已经超出了你的承受力。仔细审视这些标准,也并没有什么恶意的地方,要求员工生活居住的好些有错么?限制加班保持健康身体有错么?在我看来,他们有点手伸的过长,侵犯企业自主权倒是真的,可企业自己主动这么做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不就不怕他们这些所谓的标准了么?
我们不妨把这些标准看成是价值观,那么,既然我们不认同他们的价值观,那么就不要去接他们的单。反过来,他们接我们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按照我们的价值观来要求他们。我认为,一边要接他们的单,一边又不愿意遵循他们的标准,这并成熟的企业。
你可能接触企业不多,不了解这些东西的内涵。
我抓过企业的质量检测,还帮助质监部门修改过他们的检测标准。
集成产品(比如发动机)超过200项检测标准都是不稀奇的,但是单项产品,完全不可能有200项检测标准。
质检是有成本的,除了检测成本,还有时间成本。
对一个单项做200项检测,这两个成本如何计算,企业能承受吗,质检部门得有多大规模,要用到多少仪器?
这还只是个线材单项。
再给你一个具体例子。
我原在企业质检部门对包装盒检测居然一周都出不了结果,我是采购总监,也有很大压力。工业生产一环扣一环,都不能耽误。我问质检,为何这么慢?
他们给我看质检要求,每次必检5%的产品,每个产品有十来项标准,我们只有三个人,完不成。
包装盒一个箱有40万个,5%意味着要检查20000个,乘上十来项标准,意味着30多万次检查,人手确实不够。
于是我找了大学搞检验的教授,一请教才知道错了,结果跨部门帮质检部修改检测标准。
你听说过国标2828吗?对应的是美标105D,按照这个标准,每次检查308个盒子,准确度高于检查20000个盒子。当然308个盒子有取样标准。不过这样只要检查不到5000次,工作强度下降到原先的2%。
至于说到那些所谓人权标准,你可以从善如流,我可不同意。
你基本不懂工业发展的过程,才说这些外行的话。
工业起步缺什么?缺资本。比如发电是工业化的基础,中国在非洲帮着建煤电站,西方说我们污染了非洲空气,他们帮着建太阳能分布式电站,你会说,对的,不能先污染再治理,是不是?
错了!农业社会工业化,用农产品置换工业产品是很吃亏的,因此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煤电站投资最少,用污染大的锅炉(亚临界锅炉)最便宜。你要快速工业化只能走这条路。不能上超临界锅炉吗,或者干脆上超超临界锅炉?基本不带来污染?
当然可以,这意味着工业化速度减半甚至是1/3,没钱买设备呀。工业化速度减半,等你赶上去,下一代技术已经把你淘汰了。就这么残酷。
美国在非洲推广分布式太阳能电站就更可笑,太阳能电站不能全天候发电,下雨天就不行。结果是,非稳定电源工业用不上,当地搞不起工业,居民找不到工作,没钱付电费,这项计划偃旗息鼓了。
让你工业化初期搞人权,就是拖慢你工业化脚步,把你摁在工业化低端。
你还在叫好。佃农和地主能用同一套标准吗?柴静当年问丁仲礼用的就是这套话术。
你站柴静还是丁仲礼?
书生意气呀,别人满满的恶意被你看成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