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堂深陷质量纠纷,比假货更深的是微拍堂的套路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线上文玩电商平台火热,文玩电商微拍堂一度冲击IPO。不过在资本助力,商家和平台赚钱时,微拍堂平台上的买家、卖家却接连曝出遭遇欺诈、被“割韭菜”等风波。11月10日,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再次接到用户投诉微拍堂称:商家商品存在明显裂痕,遭遇投诉无门。专家认为:微拍堂未来在监管方面,仍需花更大的成本和技术,去规范平台商家,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微拍堂购物,遇质量问题,却投诉无门
据报道:9月26日,湖北省的肖先生向“电诉宝”投诉称:其于9月23日在微拍堂平台鹰城古泉店,通过拍卖购得开元通宝一枚,实物收到后发现有明显裂纹。

店家先是说肖先生不该签收应该直接拒收,肖先生表示不拿到实物又怎能发现有裂纹?因退货问题,店家开始耍无赖,“微拍堂”处理此类纠纷繁琐,平台都是机器人回复,遭遇投诉无门。
无独有偶,今年 5月31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微拍堂进行投诉,表示其在商家古玩铜珍堂拍了一个铜罐,发过来一件次品,要求退货遭到拒绝。投诉失败,客服表示支持商家决定。
被微拍堂套路,未挣钱先交1800元认证费
与质量投诉不同,还有商户称:在微拍堂被套路交1800元检验费。
辽宁的张女士向电诉宝反映:在微拍堂入驻酒类,没实名认证前,于2021年10月22日提交1800元认证费,并一直和人工客服沟通。提交认证费后,却显示审核不通过,微拍堂客服存在诱导欺骗商家缴纳1800认证费行为。认证费是什么,她一直不明白。
在杭州开古董店的林先生也有此遭遇。因疫情缘故,林被迫网络卖货。但在微拍堂开店要先缴1800元的检验或认证费。客服称:检验费就是开店服务费,有效期1年,一年后继续缴1800元。交完检验费后又缴了10000元保证金。发布的商品压根没人看,客服又推荐微拍堂的“青竹推广”,每次费用不低于数百元,且不保证成交率。林先生的电商转型仅维持1个月就宣布告终,充值近两万元,卖的货资不够刷单的钱。
曝光投诉不断,曾因虚假宣传两次被罚
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微拍堂2022年上半年还涉嫌存在霸王条款、恶意罚款,违规扣保证金、网络欺诈等。在各大媒体平台,也都有对微拍堂的投诉曝光。
2021年3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微拍堂拍卖平台贩卖假货:央视记者在微拍堂以190元价格拍到一幅美协会员马海方的画,经画家本人鉴定为假画。
此前,微拍堂曾上线“1000万消费保障”和“7天无理由退货”等服务。然而,《中国消费报》记者咨询微拍堂客服时,对方却表示:这只是一个名称。除媒体报道,在黑猫投诉平台中,微拍堂的投诉量已到达2386条。

值得一提的是,微拍堂此前还多次因广告问题被市场监管局处罚。其中,2020年3月,杭州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对微拍堂平台处以4.5万元罚款,原因是广告违法。2021年6月,杭州市场监管局对微拍堂处以135万元罚款,处罚原因包括虚假宣传、放任平台内部分经营者利用虚假身份从事侵害消费者财产安全的经营活动等。

今年五月申请上市,承认面临销售假货问题
面对质疑:微拍堂曾表示,公司通过线上平台以创新方式改造文玩行业。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虚假宣传、销售假货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微拍堂隶属于杭州微拍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8日,法定代表人为林志明。其自称微拍堂是一个社交类C2C拍卖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交流分享、商品购买的平台。
今年5月26日,微拍堂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据招股书显示,微拍堂是国内最大的文玩电商平台,2021年,平台促成的文玩交易GMV就达到405亿元。

2016年10月,微拍堂获得了腾讯A轮2000万美元融资;2018年,微拍堂完成B轮融资;2021年公司再次获得IDG融资。
微拍堂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7400万名,注册商家数目超过33.1万名;2021年,活跃买家数超过390万名,活跃商家数超过7.8万名,订单总数超过8520万笔。
规范管理,平台需投入更大的成本技术
面对假货,微拍堂也坦言称:平台上销售的假冒、未经授权或者侵权商品,可能损害平台声誉、降低品牌价值、破坏已建立的信任。

对此,律师认为:“以假乱真”等问题仍是整个文玩电商的痛点,平台违规方面有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下单,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线上拍卖本质上是一种销售,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相关规定。微拍堂平台不允许盲拍商品退货,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平台应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文物的市场是非标准化市场,买家同卖家对于交易的诉求和交易的结果是不同的。会容易造成一些矛盾和纠纷。未来在监管和管理方面,如何做到让买方和卖方彼此信任地在平台上产生交易。平台需花更大的成本和技术,去规范平台商家,确保消费者和卖家的利益均不受侵害。从而提高企业的信任度和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