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依扎获奖:中国影视六奖哪个含金量最高?
前几天,热依扎凭借《山海情》里的水花,获得了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而在去年的白玉兰奖上,热依扎败给童谣。
中国大陆影视剧领域有六大奖项。
电视剧领域为白玉兰奖、飞天奖、金鹰奖。
电影领域为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
这六大奖项到底有什么区别?
- 01 -
白玉兰奖,权威变成“端水大师”?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并称中国电视剧界三大最具权威的奖项。
其中,白玉兰奖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命名,寓意该奖项纯洁、公正与艺术至上。
它由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纯评委投票,代表了行业内人士的肯定,是电视剧领域的“专家奖”。
白玉兰颁奖的一大逻辑就是弘扬主旋律。
作为电视剧领域的专家投票奖,自带红色基因属性,在保证导向正确的情况下,再考虑作品的艺术性。
去年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的十部作品,豆瓣均分8.2。
并且也比较重视对青年演员的鼓励,去年5位提名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员,平均年龄36岁,比去年小了5岁。
作为奖项来说,它的专业性还是有的,但却常被说拒绝好演员。
原因无他,白玉兰喜欢分猪肉。
就像2019年的白玉兰,《都挺好》倪大红拿了视帝,郭京飞拿了男配;《大江大河》拿了最佳剧集、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
于是姚晨的落选视后。
2012年的白玉兰,《悬崖》拿下了最佳剧集、最佳编剧和最佳女主角。
张嘉益落选视帝,因为他前一年刚刚凭《借枪》拿下白玉兰视帝。
孙俪靠《辣妈正传》拿下白玉兰“视后”,这算是给《甄嬛传》热播那年没给她颁奖的补偿。
但当年提名名单里赫然还有《父母爱情》的梅婷。
去年,《觉醒年代》入围8大奖项,而备受观众期待、且在剧中表现突出的李大钊饰演者张桐却未能入围1项。
作为中国人来说,这的确可以理解。
人情处处都在,大家都忙活了好几年,不能所有荣誉都被你一部作品拿走。
但影视剧凭实力说话,以人情论断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 02 -
金鹰奖如何沦为“水奖”?
金鹰奖是国家级的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评选产生的电视艺术大奖,是电视剧领域的“观众奖”。
金鹰奖涉及概念复杂。
2020年以前,金鹰奖一共颁发两类演员奖项。
代表“专业奖”的是“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即“视帝”“视后”。
代表“人气奖”的是“最具人气男女演员奖”。
前者按照评审、观众、中国视协会员三方投票换算出总分,从提名演员中选出获奖者,是金鹰奖体系中唯一的演员奖项,奖杯是金鹰奖统一的金杯。
后者是“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所设奖项,不在金鹰奖体系内,所以奖杯是另行打造的水晶杯。
金鹰奖想两碗水都端,但回回都引起粉丝争吵。
2012年,杨幂凭借《北京爱情故事》获得第九届金鹰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奖”,拿到水晶杯,部分粉丝便说杨幂拿到过金鹰奖,结果被其他小花粉丝吐槽“诈奖”。
第29届金鹰奖颁奖礼上,迪丽热巴成为“双杯视后”,同时拿到了象征专业的金杯视后,和象征人气的水晶杯。
自此之后,金鹰奖被称为“水奖”,“视后”被称为“水后”。
为了挽救口碑,2020年之后,金鹰奖将“专业奖”改为由专业评审评选的“最佳男女演员奖”,“人气奖”则是“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由评审、观众、视协会员三方投票决出。
首度得到“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的,是分别凭《澳门人家》《大江大河》获奖的任达华和童瑶。
金鹰奖这个做法可谓一石二鸟。
专业评审选“视帝”“视后”,挽救自己的公信力。
人气奖换名字,也让获奖者名正言顺拿到了金杯“编制”——
以往的人气奖杯只有水晶杯,更改之后也同样拥有了金杯,并且还带来了概念上的“移花接木”。
- 03 -
飞天奖或成电视剧唯一权威?
与白玉兰和金鹰奖相比,飞天奖的知名度没有那么大。
飞天奖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为电视类的“政府奖”。两年举办一届,与中国电视金鹰奖隔年举办。
与同样是政府奖的电影奖项华表奖一样,历年的获奖名单几乎没有差片,更没有演技不好的流量插足。
和白玉兰奖一样,飞天奖也颇为青睐主旋律题材。
今年的优秀电视剧奖包括《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装台》。
优秀导演奖是《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优秀编剧奖颁给了《山海情》编剧团队。
两部剧的口碑有目共睹,毫无质疑的理由。
在演员上,飞天奖比较偏爱中生代演员和资深老演员。
视帝入围者是王雷、张嘉益、黄轩、丁勇岱、于和伟,是中年实力派与老戏骨的较量。
视后之争则在闫妮、孙俪、热依扎、童瑶、周迅之中展开。
总的来看,在三大电视剧奖项里,飞天奖的专业性与权威度应该是最高的了。
但由于是2年评选一次,所以选出的作品有一定的滞后性。
但饶是如此,也被部分粉丝称为“水奖”。
《叛逆者》荣获优秀电视剧奖,男主朱一龙亲自登台领奖。
但部分粉丝显然对这个结果还不满意,认为“视帝”也应该是自家哥哥。
飞天奖视帝王雷
于是,获奖名单公布后,他们在网上开始怒喷:
“飞天就这德行?拉胯的得奖,牛掰的让位”
“真是水奖,这些人都得奖,真正有能力的演员却只能陪跑”
甚至还有人举报了飞天奖……
- 04 -
金鸡奖,“三金”中唯一掉队?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为华语电影三大奖。
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
因为评委是由专业的电影从业人员组成,所以金鸡奖可以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最权威、专业的奖项,代表了中国最高艺术水准。
在05年之前,金鸡奖只针对内地电影,内地电影人。
也就是说,最佳影片必须是纯大陆片,有一点港台或国外都不行。
所以很多很好的合拍电影都是无法入围最佳故事片的。
比如《垂帘听政》《卧虎藏龙》《末代皇帝》……
演员上也是如此。
金鸡影后有潘虹,巩俐,徐帆,斯琴高娃;金鸡影帝有李雪健,葛优,夏雨,全都是中国大陆的。
虽然之后放开了对合拍片以及港台电影人的限制,但他们想要拿到龙标是非常难的。
合拍片《美丽上海》提名多个奖项,但台湾演员王祖贤没有提名
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横扫所有华语电影大奖的《一代宗师》。
在提名和获奖上,尽量避开了香港电影人。
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位台湾的摄影师得过金鸡奖,演员都一个没有。
金鸡奖也很喜欢分猪肉,你很难看到一部电影能同时得到多个奖项。
虽然权威性有,但这几年口碑也在逐渐下滑。
标志性的就是刘浩存和周也分别凭《送你一朵小红花》《1921》提名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
纵然知道她们很大程度上是陪跑,但名单公布的时候,依旧一片哗然。
毕竟这是与金像、金马并称华语电影“三金”之一的金鸡奖提名,这份名单不同于百花奖有大众喜爱度做主导,也不同于华表奖站在政府维度做评选,金鸡代表的是中国电影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刘浩存入围的另一面,是2021年金鸡奖最佳女主提名只有4位,袁泉(《中国医生》)秦海璐(《悬崖之上》)均未入围。
这就让金鸡奖给观众留下草率的印象。
- 05 -
百花奖如何沦为工具奖?
百花奖即大众电影百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电影大奖,每两年举办一次。
不同于其他电影奖项,百花奖是代表了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所以是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
因此,一开始,这个奖项代表的是最高的观众认可度。
百花奖刚成立的时候,它的评选结果是由观众通过购买杂志并邮寄背后的选票、一张张投票得来的。所以在那个时代获得最佳女演员、男演员奖项的,都是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人。
刘晓庆、陈冲、邬君梅都是获得者。
《春桃》让刘晓庆、姜文同时获得影后、影帝
但现在,百花奖的初心早就丢了。
第一次丢在了2004年的临时更改赛制上。
“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变成了“最佳女演员”“优秀女演员”。
结果,以《手机》女配角入围的某冰冰,获得最佳女演员(也就是最佳女主角),俗称“百花影后”。
而以《暖春》女主角入围的张妍只拿了“优秀女演员”,也就是“百花女配”。
而且这个赛制到下届又改回去了,太明显的“因人设事”。
这是某冰冰首次获得影后头衔,从此跻身一线明星,创造了一代营销神话。
第二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丢在了2016年。
李某峰(《老炮儿》)和杨颖(《寻龙诀》)分别斩获最佳男女配角。
李某峰战胜了段奕宏(角色同时获得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影帝)、张译(角色同时获得金鸡奖男配)、夏雨(威尼斯影帝一次炉火纯青的演出)。
杨颖则是在提名阶段就将真正有竞争力的对手一一排除,以一个出场时间极少,纯粹凑数客串角色拿下最佳女配。
难怪观众纷直言“内地电影奖项已无公正可言”。
- 07 -
华表奖存在感最弱?
华表奖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主办,是中国电影界的政府奖。
华表奖属于鼓励性质的电影奖项,由政府出资奖励优秀的电影工作者。
每两年举办一次,代表了最高政府鼓励。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政府背景,华表奖表彰一向以主旋律影片为主。
但近几年来,华表奖也开始向商业电影敞开怀抱,甚至对入围影片规定了票房门槛。
在越来越浓的商业氛围下,明星云集的华表奖不再是电影人自娱自乐的聚会,而成了娱乐圈的一场华丽大秀。
而且由于奖项设置过多、双黄蛋频出,华表奖的含金量、公正性也屡屡遭到质疑。
这两年奖项的颁发给人以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
拼背景的拼背景,拼资历的拼资历,拼人脉的拼人脉。
拼到势均力敌、给谁都会得罪人时,就把资历深的实力派和老戏骨推出来应付事儿,尽管他们的作品和表现都不是当年最佳。
当奖项主办方只想着“不得罪人就好”,你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