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为什么拉胯?

俄乌战争俄罗斯一方最开始,目的是想通过少量兵力奇袭乌克兰基辅首脑机关,以及其他各路合成营突袭,奔袭的办法,达成战略速决。就是最开始的战争想定是弱打强的战略速决战。这样弱打强战略级别的速决战第一靠出奇制胜即靠奇袭。第二靠兵贵神速。第三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避实击虚。第四靠强大的随机应变能力。这四条都离不开两个个大前提,就是第一情报信息能力强大准确及时。第二根据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做出的形势判断正确。

防守一方,只要做到,隐蔽保护好军政首脑机关和隐蔽保护好主力部队,避免提前决战,同时不断小股出击袭扰,就能躲过敌方弱打强利在速战速决的三板斧。

就是说弱打强想达成战略速决比较难;要达成战术速决相对容易得多。

当然弱打强达成战略速决也不是不可能,比如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兵圣孙武参与指挥的五战克郢。还有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九战章邯灭秦。都是以弱胜强战略级别的速决战。但是孙武,项羽这样的将才百年不遇。那么俄军打到现在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第一个教训是,俄罗斯军中没有孙武,项羽这样的将才,因此打不了这样超高难度的弱打强战略级别的速决战。

第二个教训是仓促应战。

第三个教训是情报信息不占优势。

第四个教训是过于仁慈。

第五个教训是组织不力,尤其后勤保障组织不力。

第六个教训是由于轻敌导致战略误判。

速决战取胜的关键点是备战充分,使得战场上就变得轻松了,甚至交战就等同于给备战的成功谋划打扫战场一样。交战的关键点除了情报信息能力强大准确及时,最关键的是形势判断正确及时,做不到这一点,再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都是废纸一张。能做到形势判断正确及时这一点,就争取到了多一半战场取胜的优势。俄军这么多弱点,还想打超高难度的弱打强战略级别的速决战,打起仗来能不拉胯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