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虽然存在种族歧视和血统歧视,但作者是想构筑一个消除歧视的美好世界
【本文来自《《哈利波特》系列就是满满的政治隐喻电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淡金色头发、有钱的马尔福一家隐喻日耳曼人,孩子多、穷、红头发的韦斯莱家是凯尔特人,黑头发的波特家是罗马的,不过同样黑头发的华裔秋张就比较边缘化,配角里还有来自法国的芙蓉,印度裔的佩蒂尔姐妹,穿着毛皮衣服来自寒冷北方的克鲁姆,基本当时的国际社会各大势力都有代表。
另外书里的血统论还是很明显的,除了技能的遗传之外还有很多描述,比如主角除了赫敏各个出身名门,同一家族基本都是代代分在同一个学院(小天狼星和哈利小儿子是唯二的例外),这不就是门阀嘛。
特别是男主哈利,看第一本以为是平民孤儿,看到最后一本才发现是落难王子,人不仅有钱还有出身,父母留下的大笔遗产就不说了,他家祖上可是传说中的人物,三圣器之一的隐形衣代代传承,平移到中国大概就是某人一翻家谱是女娲的直系后裔还掌握着补天石的感觉。
不过哈利波特系列虽然存在种族歧视(巫师对妖精狼人马人小精灵等等)和血统歧视(纯血对混血,巫师对哑炮),但是作者是想构筑一个消除歧视的美好世界,比如种族这块儿,赫敏尝试家养小精灵解放运动、邓布利多接纳马人狼人和半巨人进入霍格沃茨任教、芙蓉嫁给被狼人咬了的比尔等等,都算是消除歧视的努力。血统方面,罗琳设计了很多厉害的混血巫师,也安排了很多纯血家族的衰落、消亡。最终大战中各学院巫师和家养小精灵并肩作战,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
不过话说回来,罗琳其实并没有驾驭特别庞大设定的能力,虽然魔法世界很多细节很精致也有据可考,但也有很多漏洞,特别是政治经济法律体系这块简直一塌糊涂,所以很多书粉和同人文作者会用各种脑洞帮她补漏或者延伸出自己的设定,都很有意思。前不久我看到一本同人,主角是穿越的,预知苏联解体,抓住哈一的1991年夏天这个节点,通过运作巫师界货币和英镑、卢布的兑换大赚一笔。
ps:马尔福的爹人设是圆滑,他跟罗恩的爹不对付,但基本没有直接嘲笑过哈罗赫三人组。一直嘲笑罗恩和赫敏的是德拉科,他也嘲笑过哈利。
老马尔福对哈利客气也不是因为他头发,而是因为实力。作为伏地魔下属,老马尔福很清楚自己主子有多厉害,但主子去杀个婴儿居然失败了,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看来,这件事最合理的推测其实是“哈利是比伏地魔更厉害的黑魔王”(哈二里提过)。老马尔福的人设就是善于拉关系见风使舵多头下注,面对可能是第三代黑魔王的哈利,保持客气结一份善缘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老马尔福看不起赫敏的出身,但承认她的能力,哈二里德拉科抱怨赫敏成绩好是因为老师偏心,老马尔福的反应是“一个麻瓜出身的女孩回回考试比你强你还有脸抱怨”,堵得德拉科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