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关于领土问题(1)
在我国境内互联网各大平台上,关于领土问题的争论一直都是未曾停止讨论的话题。鉴于我国广大的领土问题,与周边国家领土的确定一直以来便是我国外交部成立以来重点解决的问题,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也从12个扩展到15个,边境的确定和稳定,对于国内的和平发展,周边国家的和睦友好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网友们对于边境领土问题的关注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领土及边境问题,对于政治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尤为重要。。
中朝边境:丹东——珲春 已签订《中朝边界条约》确定边界
1962年,周恩来总理抵达平壤并与金日成政府签订《中朝边界条约》,将部份长白山和天池划予朝鲜,确定了今天的中朝边界。直到现在,尽管中朝边境间出现了难民等不少问题,两国政府对于边境从未有过异议。当年将长白山和天池划予朝鲜,有意识形态、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等因素。若对此有争议的,请记住我国与朝鲜签订的另外一条约,也是中朝关系的基石——《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份条约是实质上的偏朝鲜的军事同盟条约,在这份条约下,我国将对朝鲜的侵略行为做出军事回应来保护朝鲜的安全不受美韩侵犯,因此朝鲜将我国称作“血盟”。既然边境已经固定下来,而且这么一层关系,自然边境不存在什么问题,况且,划给朝鲜的部分长白山天池领土对于朝鲜的政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白头山血统”自然得有“白头山”的庇佑,而这“白头山“自然得在”三千里江山“内。
中俄:珲春——满洲里 已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诸多条约协定确定边界
自从俄罗斯帝国(后简称帝俄)向东扩张,原本互不交往的两国由于边境接壤,边界问题摆在了两国面前,在雅克萨之战后,随着《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的陆续签订,当时中俄的边境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在西伯利亚大开发中,不少俄国人移民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而东北由于清朝的”禁封令”,长期以来处于半开发或未开发状态。
随着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帝俄对于新疆、外东北、以及外蒙古的领土觊觎愈发强烈,当年烧杀劫掠的哥萨克骑兵又来了,而这时的清朝已经无法抵御帝俄的侵略,被迫向帝俄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伊犁条约》,至此,帝俄从中国攫取了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侵占土地的同时,不少俄国移民于此并重新建造城市,海参崴变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变成了哈巴罗夫斯克,双城子变成了乌苏里斯克,庙街变成了尼古拉耶夫斯克,尽管当地仍有为数不少的华人,也为这些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毕竟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些城市不仅不是中国的了,而且在“各族人民的监狱”中,被帝俄政权残酷剥削。江对面的清政府也迫于形式,正式开禁放垦,来自山东河北的人民经山海关涌入东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了反苏的白军协约国的联合绞杀,为了争取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势力,苏俄时任代理外交部长加拉罕在列宁的指示下向当时的北洋政府递交了《加拉罕宣言》,该宣言共有三次,第一次《加拉罕宣言》有宣布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到了第三次这句话就被列宁的指示下删去了,此时苏俄境内的战乱已基本平定,而华夏大地依旧生灵涂炭,出于苏俄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这些宣言终究成为了空谈。
但这就不意味着此时的俄国远东地区(也就是外东北)就能稳定,在俄国国内战争期间,日本借口保护侨民生命财产,拒绝从西伯利亚撤军,反而加紧整编军队,不断寻衅,试图长期霸占远东。苏俄为了避免与日本爆发激烈冲突,决定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的滨海地区之间建立一个缓冲政权,这就是远东共和国。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是一个名义上独立被苏俄控制的国家资本主义共和国,虽然受俄共(布)领导,远东共和国的经济却更为自由,与中、日、美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并已经与当时的北洋政府建交。在日军撤离符拉迪沃斯托克后,远东共和国撤消,合并到苏俄。
苏联成立后,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一直不是两国外交的关注事项,在大清洗期间,侨居远东边疆区的华人要么被驱离出境,要么被强制迁移到中亚,要么被逮捕甚至杀害,关于这件事有专门的论文论述此事:https://zhuanlan.zhihu.com/p/40482644
二战结束后,苏联强迫当时的民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政府除了强调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主权及领土的完整外,对于边境划定是只口不提。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也并未提及边境问题,在中苏同盟的大背景下,一系列问题被暂时搁置了。
在中苏关系破裂的环境下,边境问题开始被认真关注提起。中苏边界谈判。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军在中苏边境频繁制造事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铁列克提事件便是其中著名事件。
苏联解体后,原先的中苏边境东段成为了如今的中俄边境,为了妥善处理边境问题,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定文件:《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后为《中俄国界东段协定》)、《中俄国界西段协定》、《中俄国界线东段的叙述议定书》、《中俄国界线西段的叙述议定书》、《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中俄4375公里的边境至此全部确定。
在中俄双方在边境问题紧锣密鼓地勘界谈判的同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也正式签署,该条约奠定了中俄关系的基础,解决了当前双方关注的安全问题,经贸问题等。
虽然我国在“打扫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指导方针中宣布废除一系列前朝对外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收回了不少外国侵占的土地,对于俄国占领移民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远东地区对俄国的认同感更强的现状,我国政府在已经放弃了对这些领土的索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同苏联签订了新约。中国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达成了协议,划定了边界。后来中苏进行边界谈判,我们总是要求苏联承认沙俄同清王朝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承认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害中国的历史事实。尽管如此,鉴于清代被沙俄侵占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条约规定的,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我们仍然愿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尔巴乔夫的讲话
境内外互联网平台上,关于“收复外东北”的声音一直没消失过。笔者虽没系统研究过国内问题,但对于我国东北地区衰退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我想问问这些发声人:东北振兴提了多少年,东北人口依旧在流失,经济依然没突破性发展。东北的气候问题众所周知,比东北更冷,基础设施建设更落后的远东地区又有谁愿意去移居,去建设呢?!东北除了国家投资,有多少民营经济投资了东北?东北尚且如此,远东地区?痴人说梦罢了!
中蒙边境:满洲里——奎屯山 已签订《中蒙边界条约》确定边界
中蒙边境的确定其实比中朝边境更为轻松,毕竟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承认了当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后,当年乌利雅苏台与内蒙诸盟的边界一直以来都沿用,况且中蒙边境基本上不是沙漠就是戈壁,在这里为了领土较劲实属没必要。1964年《中蒙边界条约》正式生效。即使在苏东剧变后,现行蒙古国政府依然承认该条约的合法性。
当然网上讨论的自然是“收复外蒙古”,对于这一点,笔者更为悲观:蒙古的基础设施比俄国远东地区更为落后,蒙古的存在是中俄的战略缓冲,蒙古是我国工业矿产的主要供应国。那些键盘侠一个劲地高呼收复收复的,除了口嗨他们能做些什么呢?蒙古民间的反华情绪比俄国更严重,到时候他们会冲向一线?!
之后得写中亚和南亚,估计工作量还不少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