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的赫尔松与发生爆炸的刻赤大桥
黑云压城的赫尔松与发生爆炸的刻赤大桥
尽管我很愿意相信"赫尔松城防固若金汤,第聂伯河汹涌湍急,南方守军骁勇善战,这里可不是基辅/苏梅/哈尔科夫,49集和近卫第8集久经沙场可不是近坦一集/20集/35集/58集那群只会****和***的****"这套话,但是连日来接连出现的不利消息还是带来了些许阴霾.
无论我们如何地描绘这场战争的细节,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战火确实已经烧到了赫尔松,我是指赫尔松城,(这里不得不修改一段,毕竟赫尔松现在还不是孤城)十月初的逐步收缩,也表明俄军确实志不在北岸.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就很可能会在第聂伯河南岸展开.
正在这时,刻赤大桥发生了爆炸事件,刻赤大桥不同于其他常见桥梁,它所具有的战略价值,是难以用文字描述的,
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刻赤大桥一旦因某种外力垮塌,克里木半岛与俄本土的陆地联系将被切断,
(修改补充:截止下午两点四十,刻赤大桥公路部分路段炸毁沉入水中,铁路上有飞溅的燃油还在继续燃烧)
[但真的如此严重吗]
即使陆地通道被摧毁,也并不会导致克里米亚半岛失去物质来源,因为此时此刻,俄罗斯在黑海上仍然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假如大桥将来被炸毁,通过港口运输仍然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只是车辆的行驶将依赖轮渡.但俄军只要仍然有制海权,克里木半岛从来不是一个封闭岛屿.一座桥梁不足以左右结果,半岛本身才是不沉的航空母舰.
北方的彼列科普地峡是一个只有八公里宽的狭窄地域,退可守,进可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门炮架着就可以覆盖全部宽度,可以说克里木半岛是一个一旦丢失大概率再也无法靠陆地进攻收回的地方,乌克兰军队快如闪电也不足以通过地峡来攻入克里木半岛,那无异于放大四百倍的飞夺泸定桥.
因此,笔者认为,赫尔松与克里木半岛的数万俄军一时半会儿还不需要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将来无论发生任何糟糕的变化,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从陆路向南进入半岛而已,赫尔松毕竟仍然是一个可以用来持续消耗乌克兰军队有生力量的"绞肉机",贸然丢弃的话后方再难找到这样的机会.
[赫尔松不可轻言放弃]
另一方面,俄罗斯本土已经征召的二十万兵员正在经历紧张的训练,训练需要时间,武装他们的物资需要时间调配,如能在第聂伯河防线上坚持到来年开春,到时候后方生力军入场,前方乌军达到强弩之末,形势很有可能发生对俄罗斯有利的变化.此时此刻的赫尔松正如当年的斯大林格勒,坚持一口气看到胜利,吐出一口气看到失败.
事已至此,我对俄军寄予的最大的期望是,若要进行主力决战,决不可放弃赫尔松,若要放弃赫尔松,就万不可进行决战.千万不要想着拉出来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