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己去读一读“四书五经”,就知道孩子值不值得背
【本文来自《儿子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每天读背四书五经一个小时,论语、中庸、大学等都背完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这个事情蛮简单。
1.家长自己去读一读“四书五经”,就知道孩子值不值得背。
光是《孟子》值得学的东西都非常多。
例如“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就出自孟子。
那些连“内卷”都搞不明白瞎引用的。孟子都告诉你破内卷的办法了……
可以再送一句,孟子的“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内卷??不存在的,那是因为你太弱,还得等大腿。当你真的牛,你干啥干啥,卷不卷跟你没关系。
·
2.【对孩子们是按照培养“圣人”的标准来的】
这是你误会老师的,读圣人写的东西,不一定会变成圣人。
正如同,你吃大厨做的菜,不代表要你成为大厨。
但是,你吃过大厨的菜,才知道这道菜的上限,原来是在这儿。一般的垃圾食品忽悠不了你。
这才是读经典的最大意义——提高你的审美、素养下限。
当你正真能理解、融汇这些思想,才能提高你的上限。
清楚的认识到,你“知道”一个东西,“理解”一个东西,“归纳总结”一个东西,“表达”一个东西 。
这四种行为,所需要的能力呈几何级数增加。
人人都“知道”,高出的东西会落下来,但是牛顿去“理解”,然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再“表达”给其他人明白。
他就是做了后面三件事而伟大。
你的孩子,做的只是第一件事——他离圣人还很遥远。
·
3.标题的“数理化时间投入不足”,应该是获得推荐额外加的,算是对家长想法的揣度。
但是,很明显,这个“时间”有一个限定,以“高考”为标准。
不过,“高考体系”只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升体系。
并不是上限最高的提升体系。
也不是速度最快的提升体系。
请一定不要把“教育”等同于“学习”,也不要把“教材”等同于“知识”。
“分数”跟货币一样,是“一般等价物”,分数的价值在于所有人都能根据分数给你定位。
但是,大神,永远无法用分数去定位,因为定不出来。
数理化拉胯的牛人可太多了……华罗庚可是数学不及格的
·
4.以上这么多,不是说“读经典”就好。
而是不要对很多事情认知僵化,
对群体来讲要“有教无类”,对个体来讲要“因材施教”;
如果反过来,对群体“因材施教”,那么老师疯了,师资力量绝对不够。
对个体“有教无类”那么学生疯了,我一打MMA的,为啥要会写代码啊。
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
当然,如果家长确实没有对孩子的确切认知,那,莽一波高考,是没错的。
但,千万不要觉得读经典,就是成圣人,就是脱节。
经典之所以叫经典,是因为真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