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腾讯和苹果,谁的商业模式更好?护城河更深广?
企业盈利模式分三种:
第一种类型,是高毛利率模式,主要靠高的利润率来赚钱,比如茅台。
第二种类型,是高周转率模式,主要靠高的总资产周转率来赚钱,比如沃尔玛、好市多(COSTCO)。
什么是高周转率模式?
举个例子。
某家零售公司的股东小A投入1元钱形成了资产,这1元钱能够赚取2毛钱的净利润。
如果这1元的资产一年只能做一次买卖,资产周转了一次,那小A全年赚2毛钱;如果能做5次买卖,资产周转5次,那小A全年可赚1元钱。
有些公司对资产的利用程度很高,工人三班倒,一天恨不得有48小时,不断生产产品供应市场。
而有的公司机器设备到位后,基本上不怎么开工,工人也是上半天班玩半天。
可见前者资产周转率高而后者低。
第三种类型,主要靠高的权益乘数也就是高杠杆来赚钱,这样的企业用借的别人的钱来赚钱,负债率高,比如招商银行为代表的的银行股,万科为代表的地产股。
再举个例子。
小B用自有的100元,头一年赚取20元。
第二年小B除了自己的100元,向小A又借了100元,利率5%,小B第二年共赚40元,扣除支付给小A的利息5元后,利润35元,比去年多赚75%。
这种就是借鸡生蛋的高杠杆模式,银行股地产股通常负债率都比较高,就是用借别人的钱来赚钱。
这三种模式中,通常,高毛利模式最好,通常有强大的品牌;
其次是高周转率模式,通常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
再次是高杠杆模式,这种模式企业负债率高,风险大,管理不善、盲目扩张很容易就倒闭,所以通常需要很强的风控能力、稳健发展才能活得久。
茅台的商业模式优于招商银行,因为茅台高毛利的盈利模式,消费行业,护城河全是由自己来建立的。
而招商银行,是高杠杆的盈利模式,风险比高毛利的盈利模式要大;招商银行的护城河,部分是由政府管制,部分是由公司来建立的。
从to C(为个人提供服务),主要是to B(为企业或机构提供服务)来看,to B模式客户容易跑掉,粘性差,很难建立深广的护城河,to C模式相对较好。
所以,茅台的商业模式也优于海螺水泥、陕西煤业,因为茅台的品牌很强,产品直接面向终端个人消费者,占领终端个人消费者的心智。
而海螺水泥、陕西煤业,不是to C,主要是to B的,下游客户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同质化的特点。虽然公司管理优秀,有低成本优势,但业务特点决定了护城河比茅台的浅。
当然了,招商银行、海螺水泥、陕西煤业也是千中挑一、不可多得的优秀公司。
腾讯和阿里巴巴比,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比腾讯的差,因为腾讯的即时通讯服务消费者使用频度高,粘性强,阿里巴巴的电商网购,消费者使用频度比较低,粘性不如腾讯,是双边平台,有一边是服务于企业的。
腾讯和茅台比,各有优缺点,腾讯的即时通讯服务,消费者使用频率高,是一种刚需产品,粘性比茅台强;
但茅台的可持续性或者说稳定性,比腾讯好。
白酒行业的变化比较小,几乎可以断定,三十年后茅台还会存在,并且大概率还是品牌不错,活得不错,但科技和互联网行业变化比较快,三十年后腾讯也可能会存在,但很难判断是否活得不错,确定性不如茅台。
腾讯是非常优秀的,腾讯在包括香港股市在内的中国股市里,是数一数二的好公司。商业模式比腾讯好的,只有茅台了。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比腾讯差些,更是比茅台差。
2020年美国政府要求在美国地区禁用微信软件。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把苹果的iPhone手机推到了微信的对立面,消费者只能iPhone和微信“二选一”。
彭博社在中国面向300万人发出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如果苹果手机不能使用微信,有90%的人会选择微信而不是苹果手机。
当时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如果苹果无法使用微信,那将造成iPhone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大跌30%左右。
这其实也能反映出,腾讯的护城河比苹果的护城河更深广。
苹果公司非常强,但它面临的竞争,其实很激烈,行业的变动也比较快。
中国手机企业的崛起,是苹果公司的潜在威胁。
为什么要谨慎投资科技股?
因为科技行业、科技公司变化太快了。几年以后,可能和现在差异很大。
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其实非常不稳定,并不一定有深广的护城河,竞争优势不一定能持续,因为技术变动很快,可能很快就会被别的公司超越。
反而,茅台这样的技术变化非常缓慢、不依靠技术优势的公司,竞争优势能持续很久。
还有银行业,变化也比较慢。
出了招商银行、宁波银行这样的牛股。
电视行业技术变化比较快,各家企业疲于奔命进行技术升级,资本开支很大,但没出什么牛股,资本回报率低。
而空调行业,技术变化比较慢,格力和美的,在过去的十来年,都涨了挺多。
技术变动小的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