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美利坚
遥远的国度
小的时候,总是被灌注,美国是一个邪恶的国家。那时候虽然人小,但轰炸我们大使馆、南海撞机时人们群情激愤、游行示威的一幕,仍然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在那时的我心中,美国是我们的敌人,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国家。
长大一点后,每到周末我就去大姑家看电影,她家条件比较好,买了新的DVD机。我和表哥一起,躺在沙发里,贪婪地享受着那些大片。我到现在还记得小鬼当家给我带来的欢乐,泰坦尼克号里杰克为萝丝绘画时爸妈捂住我们脸的场景,还记得侏罗纪公园中咆哮的霸王龙,终结者里施瓦辛格酷酷的背影还有T型机器人的恐怖杀伤力。我隐隐约约的察觉到,怎么这些电影都是美国人拍的?
到了大学时候,美国文化、美国产品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NBA、英雄联盟、美剧、苹果手机,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这我们这以待人。学英语、背单词、考雅思,每个人都明白,英语是一个硬实力,却不明白这背后的逻辑。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个国家强大的实力,他已经称霸地球将近一百年,在接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没有国家能够挑战他的霸主地位。
上了研究生,偶尔有师兄出国访学交流,出国这个词在我心中也逐渐萌了芽,开了花。我想出去,我想看看世界。每当在朋友圈刷到一些同学在美国旅游、留学的照片,我的心中就泛起一阵酸意,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去看看呢?
2017年,我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很幸运地获批,其中手续的复杂、程序的繁多、过程的艰辛按下不表,我终于在2018年来到了美国,这个对于我来说有点神秘、有点厉害、有点神奇的国家。
在来到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张大了双眼,心中充满了好奇,就像小时候的我看着美国大片一样,我想要了解他、经历他、感受他,心潮澎湃之下,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骗了我有史以来的最多一次赞(202)。这一撸管,哦不,一眨眼的功夫,一年的时间就过了。我想了想,这一年,没食言。
我几次抬笔,想写点什么,美国的饮食?美国的医疗?还是研究的经历?亦或是旅行的感受?仔细想想,短短一年,我对美国只能有一个非常粗浅的了解吧。谈经济吧,我不懂;谈科技吧,不在行;谈科研吧,我不行;谈政治吧,我不敢;谈痔疮吧和医疗吧,我不想。
想来想去,我还是谈一谈自己这一年的生活吧,我从我拍摄的2000多张照片里挑出我印象最深的10张照片,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背后的美国,也为我这一段人生旅途画上一个句号。
1. 残疾情歌
时间:2018年2月28日
地点: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城沃尔玛超市
初到爱荷华城,去趟沃尔玛是必须的,去买点茶缸、牙刷、洗发水,内裤、袜子、避孕套。刚走到沃尔玛,我就被门口一排排小车子所吸引了。
嘿,这小东西挺有意思啊,国内怎么看不到,我仔细观察了周围的标识,没有发现需要交费的信息,感情是免费的啊?
妥妥的,我一溜烟坐上去,让同行的朋友帮助拍了这张照片,我这老司机技术,在超市里游刃有余,各个过道、急转、人群中穿梭,片叶不沾身。
只是逛着逛着看到周围的人都拿奇怪的眼神看我,嘿,觉得我是东方美男么?过了一会,我才看到另外一个开着这个小车的人。是个目测300斤的胖子。啊,这东西原来是给残疾人用的啊,我赶紧把车子还了回去。
后来我逐渐发现,这里的停车场有专门的残疾人停车位,别的车子停在里面要罚款200美金;公交车有设计的专门伸出来的板子,方便轮椅进入;连迪士尼乐园到处都是开着电动小车子的老头、老太太。这里的无障碍设施简直是太多了,对于残疾人也太照顾了。
只是,很多残疾人都是超级大胖子引起的行动不便,这样真的好么?
2. 我爱小鼠
时间:2018年4月20日
地点: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大学医学院动物房
作为学医和学生物的,跟老鼠亲密接触是必须的。来到这里访学交流,最多的资源就是各种各样的转基因老鼠了。
这些转基因老鼠,在国内找生物公司构建动辄几万人民币,很多实验室都承担不起,几万块钱换来一公一母两只老鼠,自己去繁育。在我们实验室的动物房里,有几十种转基因老鼠,每个月光养老鼠的钱就接近上万美金。
这里的实验室不仅有小鼠(mouse),还有大鼠(rat),就是电影里经常看到的白色的大老鼠,甚至还有雪貂。
在这里做实验,虽然吃喝拉撒有动物房的专业人员帮你处理,但你要把自己的老鼠照顾好,要给他们配种、繁殖。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动物房对实验动物的严格管理。拿我来说吧,因为我在国内没有用过实验小鼠,很多规矩不明白。因此,这一年时间里,我被动物房主管通报了至少8次。每次都是发邮件到老板那里,老板把我叫过去骂一顿。我犯过的错误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点:
在6点钟以后进入动物房,出动物房时未关灯,会影响小鼠昼夜节律,换人话说就是影响老鼠睡觉,所以被发邮件告状;
有些老鼠需要给与特殊食物,这张照片背后的蓝色的东西就是小鼠的饲料,这个饲料很特殊是高脂饮食(全是油),为的是让老鼠长胖然后得糖尿病。有一次我忘记给他们添加食物了,把老鼠饿了一晚上,于是又被通报了;
还有一次,我需要把一批老鼠挪到新的笼子里,却落了一只老鼠。第二天,动物房工作人员在冲洗旧笼子的时候发现了它。此时,它已经饿了一晚上,而且被水冲的奄奄一息。这是我犯得最严重的一次错误,动物房找来了专门的兽医为它诊治,还差点取消我们实验室养动物的资格,我诚恳道歉,最后老鼠恢复了,才警告了事。
美国人对于动物福利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据说我们实验室曾经受到动物保护组织的冲击,损失惨重,所以更加重视。
3. 自然风光
时间:2018年5月14日
地点:美国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
虽然搞好科学研究要紧,在美国感受风土人情同样重要。5月份,我跟着朋友们一起来了一次美国中部大环游,具体可见我之前写的《黄石游记》。在大提顿国家公园的雪山下,在杰克逊宁静的湖水旁,我拿石头摆了情嫂的名字,拍下这张照片,那天她对我说话都温柔了很多。呵,女人,真好糊弄。
这一次,我真的是领略到了美国自然风光的壮美瑰丽。从风洞到黄石,从大提顿到盐湖城,这里有巍峨的雪山和宁静的湖泊,有如镜般的盐湖和一望无际的荒原。
各种各样的国家公园恐怕是来到美国就必去的景点了。美国的国家公园和中国的各色景区不同,往往需要开车进入,一个门票二三十刀,一周可以多次往返。进到国家公园,才发现真是大,这里会尽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的自然风光。一般都是开车到一个景点,然后下车走栈道观光。很多美国人在这里徒步、登山、钓鱼,尽可能地融入大自然,我想这也是和我们很多中国人旅游方式的不同吧。
4. 为国蹭饭
时间:2018年6月18日
地点: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大学医院礼堂
我刚到的时候,实验室的佩奇就神神秘秘的告诉我,周四带你吃正宗的美餐,我一脸期待。
到了周四,我跟他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了医院的大礼堂,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芝士的味道。一堆人在排着队等着领取免费午餐。终于到我了,竟然是烤!土!豆!然后在上面撒上煮熟的黄豆?
尽管我饥肠辘辘,我还是靠强迫自己才吃下了半个土豆。
虽然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来吃这破玩意了,但没过两个星期,我不愿意做饭的惰性就战胜了对美餐的不习惯。
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偶尔还有很好吃的饭菜,有浓浓芝士烩意大利面,还有牛肉三明治,味道确实不错。
这个Seminar也是很多中国人聚集的地方,我们每次相见都会心一笑,又来为国蹭饭了。
5. 盗抢天堂
时间:2018年7月11日
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Will Roger沙滩
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和情嫂在洛杉矶的遭遇了。详情请见《在散财童子面前,锦鲤就是渣渣》。
7月,洛杉矶的天很蓝,水很绿。情嫂来探望情歌,我们决定在加州旅行,后来发现情嫂的护照竟然丢失了,我们因此也没能登上前往太平洋的游轮。只能在洛杉矶人满为患的海滩休息休息。
玩了一会,回到车上,竟然发现我们给国内朋友们带的一箱子礼物全部丢失了,还有一款旧行李箱里藏起来的最高配全新苹果Macbook,估计损失达4000美金。我真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我们打通了911,用我不熟练的口语告诉她有人撬我的车,偷了我的东西。911的接警员问我是否抓到小偷,我说没有。她告诉我很抱歉不能出警,要我去派出所报案。
在派出所等了半天,登记了很多信息,问了一句这种情况多么?警察看着我笑了,说你别想了,基本找不回来了。这张照片就是警察指给我看,车门锁处有小偷的撬锁痕迹。
美国,不太平。人没事就好,我安慰自己。
6. 田园生活
时间:2018年7月30日
地点: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城后院
7月份的时候,我们在公寓的合同到期了,为了住宿方便,我住到了实验室老师的地下室。说是地下室,其实是建在半山腰的一楼,出了门就是后院。我发现美国的房子特别爱这种设计,不知道为什么。
住在这个大house里,我也体验了一把美国式的日常生活。夏天的时候要割草,冬天的时候要铲雪,还有中国特色的种菜活动。我们后院种满了菜,有西红柿还有番茄,有黄瓜还有青瓜,吃自己的菜天然无污染。
这种日子过习惯了还真挺舒服,每次按点下班,回到家不用担心被老板call回去,但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最多去下健身房、沃尔玛。真应了留学圈子里的那句话,国外哪里都好,好山好水好无聊。没有KTV,电影院电影不多还没字幕,商场的商店早就逛了个遍,马路上过了7点就没人了。
算了,我还是在家里更新公众号吧。
7. 奇葩老外
时间:2018年9月21日
地点: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占主流的美国人,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来学习、生活。
我们实验室都是中国人,但我师兄望望所在的梅奥诊所的实验室,除了他和他老婆两个中国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有意大利人、印度人、法国人、哥伦比亚人、巴西人。
那天,他问我周末有没兴趣去附近的芝加哥看一看,还有几个外国人同行。我想想看,周末刚好没试验,还能跟其他国家的老外们深度交流,于是欣然同意。
那天,我们足足晚到了两个小时,就是因为画面中间偏左的那个意大利人,一会说去一会说不去,确定要去了又迟到。一起出去玩也是磨磨唧唧,意见一堆。不负责行程酒店就算了,还在旁边指手画脚。
印度妹子挺好的,情商不低,能为我们考虑,跟我也聊得很开心。画面偏右的法国小哥不爱说话,也不怎么爱笑。
和老外们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并不因为来自所谓的发达国家就高人一等,也有奇葩,也有好人。反正,有了这次经历,我自己心里的那点崇洋媚外的情绪荡然无存了。
8. 最爱饺子
时间:2018年9月30日
地点: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城家里的客厅
东北人爱说没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在美国,对于留学生来讲,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
其实,这张照片和美国没什么关系,只是画面中央的宋教授太出彩了,我想把照片放出来。
谢谢爱荷华朋友的陪伴,谢谢好吃的饺子。没你们和饺子,我恐怕坚持不下来。
9. 一代猎神
时间:2018年12月27日
地点:美国明尼苏达州Stevens
你看得到人么?不仔细找是不是看不到,那个穿着白色雪地服的男人,他的名字叫Anthony,是梅奥诊所的一个博士后,也是我师兄望望的同事。
这个男人真牛逼,一枪一只大野鸡。
我的师兄望望邀请我到明尼苏达州Anthony的老家,跟他一起体验一下打猎。
第一天,他穿上橙红色的衣服,拿上猎枪,就带我们到了他家后院。说是后院,其实是几十亩的地,带着我们沿着乱草丛一排赶过去,我们正疑惑这是干什么的时候,草丛里迅速飞出了两只野鸡。还没刚飞起来,Anthony砰砰两枪就把野鸡打了下来。现场一扭脖子活鸡现杀,熟练地撕扯翅膀,就把中间的鸡胸肉取出来了,其他的鸡腿、鸡翅、鸡脖全都不要。
第二天,他穿上一身白,带我们跑到了更远的地方。他告诉我们这里是鹿必经之地,然后把我们安顿在一个草丛里,在我们身上盖满了树枝,并告诉我们不要动。他自己一个人趴在了远处的雪地里。12月的明尼苏达,气温零下20度,我们在野外一动不动地待了3个小时,已经快成丰碑了。鹿,却没来。
第三天,Anthony不服气,带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湖边,湖已经完全冻上了。这次,他带着我们改变了策略,两个人在雪地里走把鹿赶出来,另外的人在旁边等。这次,我们在膝盖深的雪地里走了5公里,裤子和衣服湿完了。鹿,和他们擦肩而过。
第四天,我说啥也不去打猎了。Anthony一个人凌晨5点跑出去打猎。我无聊闲逛,在他家的地下室里看到了5个鹿头标本,3个貂皮,1个灰狼皮,还有一个水獭皮。
Anthony,一个3岁就会设陷阱抓野兔的猎人,我觉得挺牛逼。
10. 美国大家庭
时间:2018年12月29日
地点:美国明尼苏达州Stevens
找Anthony打猎,我们住在他爸爸妈妈家,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老婆、大女儿、二女儿和小儿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Anthony的爸爸George生了5个孩子,5个孩子又各自组建家庭,现在他们全家祖孙三代接近20多口人,客厅里摆满了家庭合照。
他们是一个天主教家庭,非常传统和保守,我们去家里住的时候,问我和情嫂有没有结婚,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竟然让我们一对情侣住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
他们一天要祷告4次,饭前祷告3次、睡前祷告半个小时,还要去教堂做弥撒。每次祷告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们的虔诚,嘴中念念有词、一字不漏。
George非常非常热情,这次来访是圣诞节假期,可只有Anthony一家回来了,其他4个孩子都有事没有回来。我们的到来给他带来了一些惊喜。
他给我们讲他年轻的故事、带我们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带我们在小镇兜圈,让我试驾了一把他的四驱大皮卡。
知道我们从没打过枪,他给我们讲了一晚上的枪械知识,拿出了他的Glock手枪和左轮手枪,甚至让我们在他家后院打了靶。他是一个坚定的持枪支持者,他说他不会伤害别人,但必须在必要的时候保护自己的家人。
3天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回去上班了,可他还是执意挽留。我们开车离开的时候,能看到他眼神里带着的一点落寞。孩子们都离开了这个小镇,一年都不回来一次,没人陪他,这个留守老人在家估计挺寂寞的吧。
再见,美利坚
10张照片,千把个字,远远不足以描述我这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一年,已足以成为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可,
风景再美,也不如家乡山川
芝士再香,也不如门口地摊
房子再大,也没有家人作伴
美利坚,我要回去啦,回到中国去。
去撸串,去唱歌,去见见我的朋友
去故乡,去家里,去抱抱我的妈妈
去她家,去提亲,去迎娶我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