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地让过剩资本进入农村,去强力干预和发展农村,并不完全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本文来自《温铁军:我们眼下最大的矛盾其实是“资本过剩” 》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美国超发货币,多出来的绿纸就可以购买其他国家的优质资源或者实物资产,如果其他国家不卖,美国就造和卖军火发动战争机器进行掠夺。
而其他国家收到的美元如果花不出去,就成了资本过剩,花出去就是为美国通胀买单。
作者说的资本过剩,抛开国内的低通货膨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挣的再多也是美国绿纸,所以新形势下,才要提出“双循环”“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在于整合和优化过剩产能,让国内生产和全产业链相互打通,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过程,都在国内,“乡村振兴”,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至于作者举例的对农村基础建设和自然资源的投资,以及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即使没有资本过剩,也会有“乡村振兴”,从这一方面来说,新形势下强调“乡村振兴”,只不过是让这个阶段提前了。
但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以人为手段让过剩资本进入农村,去强力干预和发展农村,并不完全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恐有“拔苗助长”的遗患,房地产和基础建设出现的“超前建设”“鬼城”“穷人买不起房,富人多套房”“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就是“拔苗助长”的典型例子。
所以无论怎么强调“双循环”搞“乡村振兴”,都需要科学的规划,需要具有“千年大计”的视野,不能完全套用搞房地产和“铁公基”等基础建设那一套,否则不仅破坏生态文明,造成千年遗患,现实的贫富分化继续扩大,何谈“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等?当然作者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策研究者,且对国家战略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通常都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需要集合大量研究成果,集合众人的智慧,在这一方面还是需要更多类似作者和林毅夫这样的研究性学者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