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日本可以把生吃弄得高级?中国就没有这种观感高级、吃法高级、味道高级的呢?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291749”推荐,来自《“为什么日本海鱼可以做顶级刺身,而中国的海鱼却大多做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生吃肉类这件事,先别说卫不卫生,存在即合理。
我就不放图片了,自己搜。
先别管卫生不卫生
能够形成商业体系,并且能流传久的,背后应该还是有着扎实的供应链。若是一个地方新兴出现有生吃的,那就不得不怀疑吃完是否会上医院的风险。生肉里有细菌、病毒、寄生虫,食客清楚,商家更清楚。若是食客食物中毒,商家可难逃其责,在中国,敢于做生食类的商家也都是战战兢兢的,食材的原料、切法等也就形成了一套考究之法。
到一个地方,除非食物有碍观瞻,我想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尝试一下。例如日本的生鱼类、潮汕的生腌、顺德的鱼生。
文明为什么要用火而不一直生吃
各地的食物发展是有形成条件的,并非有火就不吃熟的,例如中国的东北,欧美不也吃生的蔬菜吗。
各地生吃的还不少
1、全世界吃生的不少,但能做到吃生的有高端形象,想来想去就日本。
2、中国吃生的,例如广东的潮汕的生腌和生鱼片,被人称为潮汕毒药,吃了还想吃,另有顺德鱼生,甜口清脆。在广西横县,有生吃猪瘦肉、猪皮;在中原地区,也有直接吃猪肥肉。
3、在中国,牛肉圈子的,也有不少人喜欢全生、5成熟的,喜欢吃的人数也不少。
4、俄罗斯伏特加佐酒,除了黄瓜面包,还有生腌的肉,不少人说也喜欢那肥肉的口感。
5、欧美西餐厅中,有一道“名菜”也是不少人的喜爱,鞑靼牛肉。
6、东南亚,泰国、老挝,也是喜欢吃生的,肉类沙拉,生肉直接吃,美食视频中很常见。
7、相比会“洗干净”的生吃法,越南人民可就独树一帜了,一条鱼,不去鳞片,活生生直接蘸酱吃,骨头都不吐出,可为生猛至极。
我的疑问:
为啥日本可以把生吃弄得高级?中国就没有这种观感高级、吃法高级、味道高级的呢?
你看日本,直接吃生鱼片叫刺身,放在米饭上叫寿司。在欧洲餐厅里生吃牛肉,叫鞑靼牛肉。听起来都很高大上,看起来也很高大上。
但是我们就一个潮汕生腌、顺德鱼生,观感不够高大上,却是吃着很上瘾。但名声和档次却不如他们。
就连有卖进口牛肉的,口头上说这是哪里哪里进口的顶级牛肉,我就好像没话说了。
拭目以待,随着日本车企经营整体下滑,日本经济持续下行,国内缺少资源、市场状况愈加明显,日本的饮食会回归普通。
日本渔民占人口比例无疑比中国高不少,鱼是日本古代最主要的肉类来源,所以鱼的各种做法,包括从中国引进的或者他们同步自创的生鱼片也就有了长期生存空间。另外从阅读到的有限日本作品来看,貌似以前普通日本人也就是吃饭团和萝卜干,也没天天吃生鱼片。换句话讲,生鱼片由于食材问题在日本很可能也属于高级菜。
随着日本近代的崛起,包括日本饮食在内的日本文化也随之现代化,并经过包装后对外输出。日本文化由于资源禀赋和民族性格等等因素走了精致路线,这个路线恰好适合打造为高端商品。生鱼片就像法菜里的牡蛎和鹅肝,因为食材较贵但制作又不复杂,便于作为较贵的菜式推广。
高端+缺门(我们大多数地区日常饮食中没有生鱼片了),所以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如果日餐只卖拉面和牛肉火锅试试?也可以高冷,但是会把自己冷死。而日本人一般改善伙食好像不是去吃生鱼片,而是倾向牛肉火锅,说明日本新鲜的鱼肉远比牛肉要充足得多。作为本土菜,在中国,绝大多数中餐必然是平民化的,不能期望在英国炸鱼条配薯条也能高端,对吧?至于部分中餐向高端拔高,需要食品工业的进步和适宜的商业策略。只是把普通中餐放到日式小碟子里那是邪路。
日本人生吃的结果就是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寄生虫发病率最高的,高到部分寄生虫病全世界其他地区的发病总和不一定有日本一个零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