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后历任总统政绩总结
【本文由“工业党经济学”推荐,来自《沈逸:“抄家”美国前总统,一场集体沉默的危险“独走”》评论区,标题为工业党经济学添加】
- 消失一星期
美国二战后就一直在失速坠崖的路上狂奔。
小罗斯福确实是位伟大的总统,但是死得早;
杜鲁门就没有罗斯福的掌控力(以至于由丘吉尔启动冷战演讲);
艾森豪威尔任期的亮点是“州际高速公路计划”,在资本的干预下变得千奇百怪,然后美国城市市中心就沦为了“贫民区”。
肯尼迪倒是非常亮眼,死于刺杀。
约翰逊毫无存在感。
尼克松倒是想把美国拉回正轨,然后被弹劾。
福特、卡特,不知道在干什么?
里根,最伟大的演员,美国在其任上已实际破产。
老布什,虽是战争贩子,但经验老道。
克林顿,最美的时代,钟情于实习生。
小布什,另一个战争贩子,但没有经验。
奥巴马,出色的糊錶匠。
特朗普,愤世嫉俗(高情商),怼天怼地
拜登,不拉稀就好
……
美国战后十五名总统,几无能做成事者。
杜鲁门:把二战美军的无敌光环打没了,放任军工集团做大。给日本松绑,被丘吉尔强行拉入冷战。
艾森豪威尔:洲际公路重构了美国社会,但能源和交通成本推高了人工和企业成本,埋下了去工业化的祸根,以个人威望,最后一次有机会控制军工集团,但为了打越战,啥都没干。产业开始转移到日本。
肯尼迪:想从越南撤军,得罪军工集团。想收回美联储印钞权,得罪金融集团。取消石油财团免税,当时仅得州就每年免税3亿美元,由此可见能源对美国工业的吸血有多严重,死后恢复免税,布什家族因此崛起。
约翰逊:推翻肯尼迪的所有政策,从此军工,能源和金融集团彻底放飞自我。继续越战。亚洲四小龙崛起。
尼克松:从越南撤军,中美和解。去工业化祸根+越战导致滞涨+美国社会危机在此时总爆发,被迫与中国和解。未来美国人会说这是美国百年来最大的战略失败。
福特:啥都没干。
卡特:中美正式建交。开始征收石油暴利税,美国终于认识到能源问题对工业的严重伤害。但美国社会运行成本已经下不去了,去工业化已经不可阻挡。
里根:推广私有化和石油美元。从此美国基建就停滞了,铁路也不修了。没了强大的基建,美国社会运行成本会随着时间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快去工业化的速度。
老布什,克林顿:躺赢幸运儿。继续去工业化。
小布什:收拾老爸的烂摊子,把美国最后一点家底挥霍光。继续去工业化。
奥巴马:好像去工业化不好,但为时已晚。
特朗普,拜登:如果没有中国就好了,大家说对吧?
美式生活看上去很美,但不可持续。小别墅周末度假可以,但是工作上班还是要在城里。好日子要过,经济账也要算。城际列车,高铁都比美式方案好,这是人类历史宝贵的教训,我们要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