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静水流深必有暗涌

原创: 王珉 闽D好料

500

《绿皮书》电影海报

电影《绿皮书》,在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八部题名的最佳影片中,属于当之无愧的冠军,因其艺术性、观赏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内涵。再加上颁奖前夕,该片又摘得美国制片人工会奖和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的最佳影片等殊荣,将它推上了世界电影舞台的聚光灯下。

500

黑人题材边缘人的抗争

《绿皮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片名灵感来源于一本专为黑人设计出行指南的绿皮书,绿色象征着通畅的含义。500

电影讲述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种族歧视严重时期,一位拥有三个博士学位、顶尖头衔的黑人钢琴家唐·谢利,雇佣了一位生活在传统意大利家庭、素日在夜总会当服务员和保镖、靠拳头过活的白人托尼为专职司机。在圣诞节前,两位主角依靠这本、指出哪些旅店餐厅可以接待黑人吃穿住行的小册子。从美国北方的纽约出发,一路飞驰到黑人饱受歧视的南方进行演出。

500

巡演途中,除了开车、住旅店、餐厅吃饭,就是单调的钢琴演奏会,此外托尼还必须在整整八个星期内,守护唐演出的周全,否则就得不到另一半的工资。黑人唐和“老炮儿”白人托尼,两个不同种族,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王炸组合”,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旅途。如此人设和剧情安排,充满戏剧张力,调动起观众的窥探欲。

500

面对种族迫害,这种沉痛的历史包袱和激烈矛盾的冲突,导演彼得•法拉利却采用心与心的交流,描绘两人在生活方式和观念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诠释出既温情又紧张、既好气又好笑的友情,用纪录片般写实的影像,还原出当年美国南部的浮世绘。观众随两人驱车驶完公路的同时,也反思自己是否真诚待人。诚如片中的台词:“成为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改变人们的心灵。”人和人之间如果放下成见,拥抱彼此真诚对话,就会减少摩擦和芥蒂。

500

黑人题材,属于好莱坞电影“政治正确”的关注焦点。《绿皮书》可以视为《隐藏人物》的“兄弟篇”,同为黑人题材,同样是天赋异禀的边缘人,后者描绘三位黑人女科学家在美国航天署的艰苦奋斗史。不由得使人想起,《阿凡达》中的变种人,《她》中的机器人,《金刚》中的人猿,《他是龙》中的龙,和《水形物语》中的人鱼等等,他们都是在现实世界、被贴上异类标签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

典型的公路片会讲故事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戏剧冲突和矛盾对立不断铺垫。起初,在托尼眼里,唐虽是著名钢琴家,但囿于他的黑人身份,托尼依然没把他当作大师。而唐虽是黑人音乐家,但他从小接受正统的白人音乐教育,“精神白人”正如《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一样,始终固执地守在自己优雅的领地,不懂黑人流行音乐,其品味接近白人的上流社会。500

唐能去白宫演奏,却因黑人肤色不可以弹奏古典音乐;唐被台下白人观众的掌声所包围,却无法使用其家中的厕所;唐的日常生活都穿戴高档服饰,却在南方的西服店内无法试穿新衣;唐贵为大师,却遭南方小酒吧的顾客和南方警察的随意羞辱……500

途经餐厅的华服美食、纸醉金迷、雷鸣掌声,声光效果让那些荣誉活色生香,但都不如戏剧冲突的羞辱来得凶猛。电影中段,暴雨中的唐突然情绪失控,他最后的、隐忍的骄傲彻底崩盘。电影情节以公路片传统的方式延展,将美国自北向南各州的种族歧视情况,以一个个小故事逐一串联衔接。

500

公路片还善于讲故事,善于把握托尼和唐两人间细腻的情感和内在的矛盾,两个人物设定,一正一反,一黑一白,前者享受服务高高在上;后者提供服务鄙俗莽撞,他们从矛盾冲突,相互不理解,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碰撞出喜剧元素的火花。500

该片的亮点,还在于感官体验,采用托尼的视角,真实还原与反思自我。除了诙谐幽默的风格、巧妙设置的人物、反转张弛的情节、熟练的电影技巧、以及完整的结构设计之外,那些看似和主题不相关的“闲笔”,也成为故事的吸睛之处。500

譬如,托尼时常会写信给妻子,不知如何落笔词穷乱涂。唐的出口成章,伴随托尼的“鸿雁传书”,常令其妻热泪盈眶。圣诞节当晚,鹅毛大雪阻断回程,唐让睡眼惺忪的托尼在后座睡觉,自己驱车赶路,如期在平安夜送托尼返回家中。然而,唐却婉拒了托尼加入聚餐的邀请。500

当唐下定决心受托尼之邀,再次出现在其家门口时,导演将善意的关怀给了唐,托尼和唐敞开心扉拥抱,托尼的家人也为唐腾出位置。最后的镜头还对准托尼的妻子,她深情地拥抱唐,露出甜美的微笑,感谢唐教会丈夫在信中表达相思之爱。电影的节奏缓慢积蓄着能量,在片末彻底引爆观众的情绪。这种既保护托尼的自尊,又表达对唐的尊重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两人的友情互相映衬,展现黑人平权运动中、静水流深的矛盾,隐含着人性中不分种族的炙热大爱。

故事反转逐一串联衔接

​《绿皮书》没有《撞车》那般激烈的种族冲突,而是出乎意料地回避了那些静水流深的暗涌,通过层层反转的模式体现歧视问题。当车因故停在公路边时,托尼忙着为车加水,修完车还为老板唐开门。镜头一转,却是烈日下曝晒、佝偻身躯忙农活的一群黑奴。他们看到白人为黑人服务的这一幕,停下手中劳动的工具行注目礼。这段无声胜似有声的镜头,使得人物塑造真实地打动观众,脑补出“天上地下”的心理落差。500

托尼的性格反转过程,也同样是他解开心结,走向重生的过程。两人从最初的相互排斥,到后来相互感染影响,最终反转成为好朋友。影片伊始,托尼把黑人维修工喝过的杯子,直接扔到垃圾桶;托尼参加面试时,因了唐的黑人肤色,托尼的内心是排斥的,但高额的工资,却让他接下工作;最开始,托尼生活困顿,可以为50美元打赌、而吃下26个汉堡。托尼还可以跪在碎石上,掷骰子打赌赢钱。但到了片末,托尼和唐却放弃不接受黑人用餐的、最后一场餐厅的表演,也不为金钱、违背唱片公司的合同选择马上离开。500

而唐的反转故事,对应不拘小节的托尼。他被托尼怂恿在车上吃某名牌炸鸡的桥段,让人忍俊不禁。起初,唐受制于修养是拒绝吃炸鸡的,他从欲拒还迎、小心翼翼地品尝起、表皮炸得酥脆金黄、内部顺肌理撕下的鸡肉,再到最后和托尼一样、将吃完的鸡骨头扔出窗外,诚如托尼的父亲所言:“上班认真,吃饭尽情”,这种释放人性的细节,引起观众的共鸣,也铺垫出蔚为哀伤的灵魂乐章。片末,唐人生首次在黑人酒吧尽情弹奏白人音乐,欢快的旋律从他的指尖流泻而出,唐感受到黑人同胞跳舞的欢心,他终于有了心灵的归属感。500

《绿皮书》和《三块广告牌》神似相通都是心灵鸡汤,这部工整又充满戏剧的电影,不仅让两人消弭偏见建立友谊,也巧妙地将常见的白人黑人二元对立的种族问题,融入到自我身份认同的转变。假如把唐的这段南巡经历作比喻,将会是一段引人落泪的历史音乐剧,以爱的名义深层次挖掘友情,在残酷的现实中得到人性的救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