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逆天改命

贵州作为一个深居西南内陆的省份,虽然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但在过去一直存在感不强,而且顶着贫穷封闭的标签。在2011年国务院划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囊括了贵州省78%的面积。

旧话有言贵州: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图:2011年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实施特殊政策地区分布图)▼

500

然而近十年来,贵州却屡屡火出圈,从屡创纪录的公路桥梁,到举世瞩目的大数据产业,再到“国民女神”老干妈,以及各种网红打卡旅游目的地,这个“久居深闺”的省份终于掀开了盖头,惊艳了全世界。

贵州特色的“迷宫式立交桥”

(图:壹图网)▼

500

据说我们的“国民女神”在国外倍受欢迎,身价翻倍

(图:图虫创意)▼

500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今年7月下旬,我受邀前往贵州各地参观。这个网红省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贵州印象:多山、多桥

7月25日,在飞机降落在贵阳龙洞堡机场之前,我透过舷窗,直观地感受到了贵州地理的一大特点——多山,而且多是喀斯特地貌的丘陵、山地。可见人们常说贵州“地无三尺平”,并非虚言。就连眼前这座机场的用地,也是夷平了数座山丘、垫高跑道地基而成的。

贵阳东郊,群山环绕中的龙洞堡机场

(图:长光卫星)▼

500

从统计数据来看,贵州省有98.7%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占据贵州约62%的土地。相比于拥有大片平整的塬面的云南,贵州自然条件要不利得多。破碎多山的地貌不仅限制了贵州的农业和基建,而且使这里长期交通闭塞。

贵州地形,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500

那么,贵州多山的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问题的答案,要到黔西南州的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去寻找。

这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三叠纪(距今2.51亿至2.01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其中包括以贵州命名的贵州龙、贵州鱼龙。这些爬行动物生存的年代甚至比大多数恐龙更早。这里丰富的化石遗存证明,2亿多年前的贵州是一片温暖富饶的浅海

两亿年前畅游在浅海的胡氏贵州龙

如今定格在化石中(图:朝乾)▼

500

而这样的浅海,特别适合珊瑚虫的生长,珊瑚虫死后,又会形成碳酸盐物质。数亿年来,碳酸盐物质不断沉积,形成了数千米厚的碳酸盐岩。

到三叠纪晚期,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发生了一系列碰撞,最终都拼合到亚欧板块上,这一造山运动被称为印支运动。印支运动使我国南方由浅海变为陆地。而贵州地区的碳酸盐岩受到挤压、抬升,形成了高原。

而后,雨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变为酸性液体,对暴露在地表的碳酸盐岩造成强烈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包括溶洞、天坑、峰林、峡谷在内的喀斯特地貌。在这其中,峡谷对交通的阻碍最为严重。

贵州是世界喀斯特地貌最完全的地区

所以说“世界喀斯特看贵州”▼

500

风景虽美,但要去山的那头也不容易

(图:图虫创意)▼

500

为了使天堑变通途,贵州建造了无数的桥梁、隧道,使高速公路、国道贯通全省各地。而贵州的桥梁堪称当世奇观。在目前全世界已通车的10座桥面最高的大桥里,有5座位于贵州。如果将尚未通车的桥梁也纳入榜单,那么前100名有40多座位于贵州。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500

其中,横跨贵州、云南两省的杭瑞高速北盘江第一桥,桥面距离水面565米,是目前世界上桥面最高的桥梁。

也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连续钢桁梁斜拉桥

(图:wiki)▼

500

7月28日,我们从平塘县出发,沿着余安高速前往“中国天眼”参观时,途径了一座壮观的桥梁——平塘特大桥。这座大桥的桥梁结构高度堪称贵州之最,中间的一座索塔,高度为332米,刷新了世界斜拉桥索塔的最高纪录

这座桥有个很网红的名字:“天空之桥”

(图:贵州榜哥)▼

500

除此之外,桥面高度434米的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桥面高度406米的银百高速清水河大桥,是贵州跨径最大的悬索桥,主跨径达1130米。

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图:图虫创意)▼

500

银百高速清水河大桥(图:图虫创意)▼

500

据统计,贵州目前共有公路桥梁2.1万座、全长3176公里,位居全国第一。这些桥梁大大缩短了贵州通往各地的行车时间,克服了数亿年来自然伟力造就的地理障碍,为贵州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贵州印象:新赛博朋克

7月27日,我们一行仿佛置身于一座童话般的欧洲小镇——巴洛克式的宫殿、五颜六色的民居、凝重的青铜雕像……其中,不少建筑的外立面都有百叶窗,居住在百叶窗内的不是普通居民,而是承载亿万网民数字消费的“云端”。

这里就是位于贵阳贵安新区的华为云数据中心。我将这里形容为“巴洛克的皮,赛博朋克的瓤”。

巴洛克与数字互联网的结合

没什么比这更赛博朋克了(图:朝乾)▼

500

500

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的,并不只华为一家,还包括苹果、微软、腾讯、阿里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这些巨头和本地的互联网企业,共同扛起了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大旗。今天的贵州,有着“中国机房”的美誉。

早在2014年贵州就把发展目光转向了大数据

随后铆足劲闷声干大事(图:朝乾)▼

500

那么贵州究竟有何优势,令众多巨头趋之若鹜?

众所周知,如今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离不开数据中心传递、加速、展示、存储数据信息。因此,建超大型数据中心,是保障数据安全,缓解算力需求的必经之路。

可是,数据中心却是一头耗电巨兽。据统计,全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换言之,全国的数据中心一年要用掉相当于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都撑不起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了▼

500

数据中心之所以这么耗电,是因为它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必须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在线。而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实在太庞大了。

中国网民规模9.89亿,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由于手机存储空间较小,App普遍将数据储存在云端,而云端就是指数据中心。因此,当你用手机网购、看新闻、玩游戏、看视频时,每一次操作,都对应着从云端上传或下载数据,数据中心都要耗电。

苹果公司在国内的云端数据储存服务中心就在贵州

(图:图虫创意)▼

500

因此,如果将数据中心建在电价便宜的地区,就能极大节约成本。而贵州正是一个电力大省,2021年全年,贵州省发电量2239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约为2.76%,其中,火力发电占全省发电量比重约为64.52%,水电占比约为27.93%。

贵州的煤炭储量居全国第5,占西南地区61%,超过南方数省区之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2021年,贵州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3120万吨,居全国第5。除东部无煤区外,全省88个县(市)中,有74个产煤。其中,六盘水煤田、织纳煤田、黔西北煤田是贵州最重要的产煤区。贵州的火电正是建立在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之上。

贵州煤炭资源列长江以南之首

储量是江南九省区的总和

因此也是西电东送重要省区▼

500

贵州的水能也十分丰富,这里的群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水汽,丰沛的降水汇聚成了长江、珠江的众多支流,密集的河网遍布全省。同时,贵州省位于我国二级阶梯到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全省水能蕴藏量达1874万千瓦,列全国第6位。

贵州河网密集

乌江、南盘江、北盘江、都柳江等水力资源丰富▼

500

乌江上的构皮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地下电站装机容量5×600兆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96.82亿千瓦时。

构皮滩水电站的三级垂直升船机

可以把500吨级的船舶提升200多米高

缔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图:图虫创意)▼

500

除了稳定廉价的电力,贵州的海拔较高,其凉爽的气候有助于数据中心散热,且远离地震带。由于具备以上有利条件,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开始产生聚集效应。随着国有企业和互联网巨头的进驻,像满帮、易鲸捷、朗玛等贵州本土的互联网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我们参观的朗玛,是当地一家老牌企业,老网民或许还记得一款叫做“朗玛UC”的即时通讯软件。2004年,朗玛在UC市值高点时将其卖给了某门户网站,随后开始了二次创业。如今,朗玛已成功转型,其凭借大数据技术,创建了一个互联网问诊平台,可以更高效、便捷地利用医疗资源。

朗玛创建的平台使视频问诊得到很大普及

疫情期间,其便利性尤为突出

(图:朗玛信息)▼

500

在传统语境中,“赛博朋克”具有某种反乌托邦的意味,指的是未来人类受到数字科技的控制和异化。

而我在贵州看到的“赛博朋克”,是一种带有人文色彩的“新赛博朋克”。大数据产业不仅盘活了当地经济,而且给亿万网民和各行业从业者带来了便利。而数据中心的机房,也完美融入了都市文明的肌理,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贵州,已经成为了中国“数谷”

(《大数据推动贵州经济增长》,图:中国日报)▼

500

贵州印象:爽爽的贵阳

7月26日,我们一行出发前往遵义,车队行驶在贵阳市的高架桥上,一首叫做《爽爽的贵阳》的歌曲回荡在耳边,从气势恢宏的“亚洲第一楼盘”花果园,到清幽宁静的黔灵山,再到宛如迷宫的黔春立交桥,贵阳这座新晋网红城市,终于展露了庐山真面目。

贵阳虽然有着凉爽宜居的环境,却是一座先天不足的城市,其破碎多山的喀斯特地貌使得贵阳缺乏足够的发展用地,而便捷的交通只会让越来越多的贵州人流向重庆和成都。毕竟这两座西南“顶流”城市有着更多发展机会。

如果贵阳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发展,迟早会沦为重庆人买房避暑的后花园。

从黔灵山俯瞰贵阳城市风光

这座城市该如何留住年轻人?

(图:图虫创意)▼

500

虽然贵阳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可如果通过破坏植被的方式取得用地,却是得不偿失的。贵阳虽然植被茂盛,但是土壤贫瘠,碳酸盐岩一旦裸露,很容易石漠化,并造成地质灾害。

而且,贵阳地处长江和珠江流域的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因此,贵阳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如果破坏植被来发展,危害的可不仅仅是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贵阳的发展必须高效利用山间的小片平地。

相比于那些常规的面积大且平整的建筑规划

贵阳需要依据地形特性来打造独特的建筑群

(图:google earth)▼

500

花果园是如今贵阳的打卡圣地,地位相当于重庆的洪崖洞、成都的太古里。可是,这个容纳人口超过40万,集住宅、商业、艺术文化、商务办公、旅游、智能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在12年前却是贵阳市最大的棚户区——彭家湾。

如同花果园的名字所象征的美好寓意

不少市民都认为花果园是贵阳最美的地方之一

(图:图虫创意)▼

500

当年,这里遍布密集矮小的房屋、缺乏维护的基础设施、狭窄肮脏的街道......来贵阳务工的外地人和贵阳本地的低收入群体,蜗居在彭家湾的一间间小房子中。

2010年7月,贵阳以彭家湾为突破点,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序幕。截止到目前,贵阳已经陆续完成了贵阳市内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棚户区改造。

如今靓丽的花果园是曾经老破小的华丽转变

(图:金黔在线)▼

500

但光有土地还不行,如何利用才是关键。改造后的花果园,其楼盘目标人群是中低收入人群,考虑到目标人群的购买力,开发商必须降低成本,尽量增加容积率。

于是,花果园就成为了贵阳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的楼盘,一层十户,每栋40层,价格集中在5000元/㎡上下。花果园开盘后,着实吸引了广大外来人口、过去买不起房的贵阳土著入住。“亚洲第一大盘”的名号就此打响。

花果园虽然容积率高,楼盘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头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社区绿地之间,居民出门就见山见水。

如此分散式的小区开发难度不小

但贵阳做到了因地制宜

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还优化了生态环境▼

500

在交通上,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用地,像黔春立交桥这样的多层立交就成为了不二选择。此外,贵阳也在积极修建地铁,创造多维的交通空间。

贵州的网红立交,可谓“8D魔幻环绕”

(图:图虫创意)▼

500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贵阳的绿地不仅得到保留,而且越来越大。2016年,贵阳市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5%。2015年以来,贵阳市新建各类公园660个。截至目前,贵阳市公园数量达到1025个,“森林城市”的名号日益响亮。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被贵阳的宜居环境吸引而来。

城市如同从森林中生长出来

生活在这样绿意盎然的城市中

当然会心旷神怡

(图:图虫创意)▼

500

通过高效利用土地,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贵阳在西南两大“顶流”的夹缝中悄然崛起,令世界为之瞩目。

7月29日,我再次来到龙洞堡机场,乘机离开贵州。这里干净整洁的候机环境,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伴随着飞机引擎的轰鸣,透过舷窗,这个多彩的省份慢慢离开了我的视野,她的历史与文化值得回味,她的发展道路值得思考。

参考资料:

1.http://hgk.guizhou.gov.cn/publish/tj/2021/zk/indexch.htm

2.https://fzy.gzdafzxx.cn/szfzg_zs

3.https://www.guizhou.gov.cn/zwgk/zfsj/tjgb/202203/t20220324_73107390.html

4.https://www.chyxx.com/shuju/202201/994386.html

5.https://xw.qq.com/amphtml/20220319A03L7500

6.石方红,陈登齐.岩溶地区地质灾害与地貌内在联系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19-23,77.

7.李仕蓉.2000-2013年贵州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14,(7):202-205.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