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挂过哪些人的画像?

文章来源,公众号:特例的猫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是北京的城市名片,而天安门广场中央的天安门城楼,更是我国的政治象征。

虽然“天安门挂着毛主席像”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但毛主席画像之前,天安门又挂过哪些人的画像呢?

今天老猫讲讲城楼画像的变迁史,以飨读者。

其实一部城楼画像的变迁史,何尝不是一部近代中国史?巍巍天安门,坐看风雨起,它虽然不言不语,却记录下多少岁月沧桑和成王败寇?

500

第一个在天安门城楼挂画像的,是民国总统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行将土崩瓦解,北洋大臣袁世凯官居要冲,通过信息差,成功进行了三方欺骗:用革命党来骗清皇室妥协;用北洋军欺骗革命党妥协;用清皇室欺骗北洋军服从。

现在一些地摊史学,对老袁评价有矫枉过正的趋势,认为北洋军对袁世凯唯命是从,其实自从被摄政王罢黜后,袁世凯在北洋的影响力就大打折扣,他后来出山,也指挥不动冯国璋和段祺瑞,只能用圣旨的方式调动二人。

具体过程就不展开了,最下方有拙文的链接,有兴趣的胖友不妨看下,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老袁成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成了大总统。

两年后,老袁为了给称帝制造舆论基础,借鉴西方给领袖立巨幅画像的形式,创造性地在天安门城楼,挂了一张自己的戎装巨幅像,开启了历史先河。

由于时代的原因,今天已经找不到画像原图,后人只能从民国的各种笔记、小说、电报和报纸议论中,相互印证,判定确有其事。

挂上画像的第三年,老袁因妄图称帝,陷入千夫所指,走投无路的绝境,而在他暴毙后,北洋军阀也分崩离析,陷入全面内战。

北京城上演了一幕幕“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闹剧,“总统”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大家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也没人关注画像,因此直到张作霖退出北京,袁世凯的画像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直到1928年6月,北伐军打进了北京城,才将老袁的画像从天安门城楼摘下撕毁,换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500

在中山画像的张贴现场照片上,还可以发现左边有张对联一样的文字,右边似乎想贴什么条幅,这其实是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看不到老袁的画像,但从中山先生的画像来看,当时还不流行鎏金框画像,似乎是采用传统的贴门神方式,先用防水布做好巨幅像,再把领袖画像用浆糊贴在城墙上。

可惜在家国动荡,山河破碎的旧时代里,中山先生的画像也注定不能长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后,日寇占领了北平城,入城的第二天,日寇就撕下了天安门城楼上中山先生的画像,改为“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反动标语,妄图奴役中国人民。

500

日寇的标语,在城楼上挂了8年,让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愤慨不已。

经过国内外各方抗日力量的不懈努力,日寇被迫于194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北平的民众也在第一时间,撕毁了日寇的大字标语。

抗战结束后,天安门城楼,又迎来了蒋介石的巨幅画像。

由于年代距离现在较近,蒋介石在天安门城楼的画像,倒很容易找到,老猫随手百度,就找到了两张。

500

500

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注定不得人心,随着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老蒋在北京城的画像,也灰溜溜地被摘了下来。

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我军在北平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四野的入城部队,将老蒋的画像摘了下来,将毛主席的画像挂在了天安门城楼。

根据当时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城楼正中央的毛主席画像外,城楼两侧的红墙上,也有几幅画像。

500

虽然照片看得不是很清楚,但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知,毛主席像左边的人物分别是:朱老总、恩来同志、少奇同志、任弼时;

而右边三幅画像上的人物,分别是林彪、聂荣臻、叶剑英。

这个画像其实很讲究,左边的五个,是中央当时的五大书记,由于七大不设置常委,所以五大书记,其实就是五大常委。

而右边的林、聂、叶则分别是四野的司令、平津卫戍司令、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代表着党政军系统在北平的领导。

到了1949年7月7日,为纪念全面抗战十二周年,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前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

这天的天安门城楼上,同时悬挂上了毛主席和朱老总的画像,这也是天安门城楼上,最后一次出现多人画像。

500

新中国成立之后,天安门一直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但其中有几个插曲。

第一个插曲,是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

建国之初,新中国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方位经济封锁、军事围堵。

而苏联老大哥,给予了中国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帮助新中国度过了最艰难的一个阶段。

无论是为了表达对苏联政府的感谢,还是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巩固中苏友谊,中国都需要高度重视斯大林葬礼。

斯大林去世后,我国降半旗致哀三天,毛主席亲自前往苏联大使馆,对斯大林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和吊唁。

500

周总理则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全程参加了斯大林同志的葬礼。

与此同时,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场盛大的哀悼会,沉痛哀悼斯大林。

哀悼会举办当天,在京的所有中央领导都参加了悼念活动,上百万北京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共同缅怀斯大林同志。

同时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工作人员临时摘下毛主席的画像,将斯大林的画像,悬挂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正中央。

第二个插曲,是毛主席画像的改版。

建国初期的毛主席画像上,主席头戴八角帽,面部稍侧,城楼两侧的红墙上挂着两条打字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同时,毛主席画像也不是天天挂,而是“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才会挂出来,因此69年之前的天安门照片,很多都是看不到毛主席画像的。

500

500

而后来的主席画像和标语,则改成了现在的通行版:主席没有戴八角帽,脸色更加红润,面部正视下方;右边的标语也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主席画像也在69年之后,由重大节日,改为天天悬挂。

从北洋、北伐、国府、抗日、解放,到文革和改革。

天安门城楼,虽然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但那些沧桑巨变,却由那些画像,传达给了每个人。

推荐阅读:为“袁世凯称帝”翻案,是对历史的侮辱

文章来源,公众号:特例的猫

喜欢请关注,微信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