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须尽早摆脱“俄罗斯恐惧症”

“欧洲应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在面对特朗普执政时的“美国优先”,发出如此感慨。如今,默克尔已经卸任,拜登领导着美国,面对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欧洲政治精英似乎忘却了默克尔这句话,而深陷困局之中。

当地时间14日,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宣布请辞,但该国总统拒绝接受。在积极介入俄乌冲突的欧洲大国英国陷入执政危机之后,如果意大利再步入政治动荡,加上欧元区通货膨胀今年或达7.6%,创下历史新高,欧洲政治经济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境地。德国企业家和雇主联合会主席雷纳杜尔格警告说,“德国经济将急剧下滑。我们将失去多年来拥有的繁荣富裕。”

“如果我们不设法成为铁锤,那么我们就将成为铁砧。”俾斯麦的名言,浓缩了欧洲的宿命。正是汲取战争教训,欧洲人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创立欧盟的前身——煤钢联营,确保了欧洲和平。但是,成也能源,败也能源。昔日的欧洲煤钢联营,今日却呈现为对俄能源制裁,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在欧洲倒了个个儿。作为目前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已经表示,欧盟准备对俄罗斯拟定第7轮制裁方案,不过新的方案将明确不会限制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因为欧盟有太多会员国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无法应对能源局势变化。众所周知,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依赖俄罗斯提供其所需40%的天然气。

更令人忧心的是,作为欧洲和平的支柱——欧元眼下“跌跌不休”,与美元几乎平价,回到20年前甫一诞生的情形。那时正值科索沃战争,美国打击欧元;现在是俄乌冲突,又是欧元遭到冲击。美元、欧元、人民币——争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赛跑,欧元汇率下跌是否预示着欧盟在中美欧全球经济三角中的地位不断下滑?此外,上月德国出现数十年来的首次外贸逆差,能源价格上涨是主因之一。高昂的进价,特别是能源价格暴涨,推动了欧洲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传导引发政治—社会危机,政府倒台,工人罢工,社会动荡……

欧洲为何无法走出历史的宿命?

未处理好与邻居俄罗斯的关系,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西方一直对俄罗斯持有偏见,觉得俄罗斯自诩为“第三罗马”,但事实上并非真正的欧洲主流文化,是欧亚混合体,甚至是文明与野蛮混合体。也正因为这种偏见的存在,西方总是认为俄罗斯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就会停战,就会失败。对俄罗斯的蔑视让欧洲人醉心于一波波的对俄制裁,希望搞垮俄罗斯。因为看不起俄罗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俄罗斯——说什么苏联解体后北约不会扩大一寸土地,甚至连与俄罗斯签署的文件也会赖账。不可分割的欧洲安全观被丢到哪里去了?对此,俄罗斯只能以极端的方式反抗。过去几个月的经历实际上让西方再一次认识到,看似已经到了极限的制裁并不能压垮俄罗斯。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能顶住强大对手那么长时间并最终取胜,西方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部分中东欧国家由于有着强烈“恐俄感”,所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直希望美国和欧洲大国被拖进去,升级与俄罗斯的矛盾对抗。欧洲应该汲取教训,就像2004年欧盟东扩吸纳了中东欧国家加入,如何避免欧盟的外交政策被部分国家所影响甚至绑架,如何化解欧债危机,都是后来经过努力找到了解决路径。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不应像一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羞辱德国、过分惩罚德国那样对待俄罗斯,因为后来酿成了二战;现在如果羞辱俄罗斯,过分惩罚俄罗斯,可能会发生更大的悲剧。欧洲有识之士也不断感慨——欧洲安全不应绕开莫斯科,更不应针对莫斯科。

如果说“俄罗斯恐惧症”在部分中东欧国家流行并挟持了欧洲,那么还有一个动向值得欧洲警惕,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些国家想把他们臆造的“中国恐惧症”,推向整个西方。中俄并非结盟关系,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也不同于俄罗斯,所谓“防止俄乌冲突模式在台海上演”,是美国一些政客用来吓唬其他盟友、威慑中国的认知战手段。欧洲要摆脱“俄罗斯恐惧症”,才能走向战略自主;同时,识破美国向欧洲兜售的“中国恐惧症”也是走向真正的战略自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