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分的一个孩子想学医,家长不支持说“时间太长”,真让他本科毕业就工作吗?

【本文来自《高考前帮儿子选了几个不错的专业,但他非考电子通信类软件类不可,劝都劝不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laserwow
  • 怎么说呢   选择很重要,但是选择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前瞻性选择行业和地域!!

    一个亲戚  80年代上海交大的造船专业  可以留校读研  也可以进造船的所厂,由于是满崽,父母年事已高,在家人劝说下回到山城兵装下的研究所,待遇不好,发展也不行,找对象就降了一个层次。最后拼技术和敬业到了教授级高工,临近退休,待遇普通。而他的同学 出国 经商 留校 从政 走那条路都比他好得多。

    一个同学  90年代华中理工的焊接专业  自己不喜欢,果断选择双学位拼了个计算机,硕士改行软件   在上海中兴做手机,最后创业开公司,吃上了通信和计算机行业的红利,样样收获都很丰硕。

    受家长的影响,视野格局有限,没能看清发展的趋势,刻舟求剑,跟随一个亲戚的道路,进了一个特殊行业,尽管努力,在大学同学里也算好的,仍然被中学同学在世俗的标准山各种碾压,甚至老婆交的税都可以养活我,只能感叹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男,地域和行业的差距太大。

    因为吃的亏太大,认识深刻,对于家族里两个不错的孩子,我给他们家长说,个人能力有限,其它的我关心和帮忙不上,选择学校 专业 行业 我可以提供教训和建议。   

    一个孩子父母没听我的,选择了跟一个特殊行业院校,身不由己的到了西部的小地方,前途漫漫,路程艰难。

    一个孩子父母听了我的,选择了一个老牌财经强校的王牌专业,在城市和行业选择上都很自由,待遇和发展前途远超另外一个。毕业五年差距就很大了,十年后又是一个交的税与另一个收入之间的比较。

今年高考,我小区一个邻居的亲戚的孩子,699分,河北30名内的成绩。孩子想学医学。结果家长不支持,理由是学医学“时间太长”_大概就是学医学要本硕、或者本硕博连读之类的。

但是,699分啊。河北省前三十名啊!真的就让他本科毕业就开始工作吗?——这就是一些家长的“见识”!

从我的角度看,这成绩,只要大学本科不掉链子,最惨也得在弄个硕士。报考的时候就应该优先选择本硕博连读的。

热门评论 7

  • 老西爱吃肉 有肉吃好兄弟 没肉吃对不起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本科出来想找一个收入理想又有前景的工作太难了。如果真的想学医并且目标学校的专业水平靠谱,那本硕博连读是我个人十分推荐的,正常按部就班的本硕博是5+3+3,这还是在全部能够顺利毕业不延期且都一次考上的情况下,11年。本硕连读一般7年制,同比硕士省1年,本硕博一般8年制,同比省3年,对比同龄人就是一步快步步快,起点要高得多,后续工作也会轻松很多。
  • 作为深圳某大厂HR(对就是你脑子里出现那个),我不知道你们家长们脑子里有什么执念,动不动硕博连读的,家里有王位要继承啊咋地?本科就业怎么了,每年秋招面试来的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都一心考研,不乏二战甚至三战,好不容易面试过了,又又一堆因为考研不来报道,或者考公不来报道,其实学校和社会还是很脱节的,我们希望招聘优秀的本科生早日参加工作,在岗位上成长锻炼,30岁就能进去中层管理者,40岁可以进入高层管理者,你说博士毕业都多大了?来不及了!!!
  • 这种时候,明白的家长不应该凭借自己过时的专业知识和对社会某个小领域的一点点了解来指导孩子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已经尽能力找各行各业各种专业各个学校背景的人跟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梳理自己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朋友,孩子高考成绩很好,出成绩当天就和清华签约了,但孩子在去计算机系还是去新雅之间犹豫不决。朋友完全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四处托人找朋友联系清华计算机和新雅背景的人,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建议,最后也是由孩子自己定专业。我这朋友自己是东财的博士,爱人也是博士+211学校老师,他们这样的背景都不敢随意给孩子选择专业,哪些自己还混不明白的家长凭什么阻拦孩子自己的选择?
  • 学医和报考医学院校,和从事别的职业,报考别的院校有些不一样,最主要的是,学医与报考医学院校,开始就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工作以后就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以学医,是一生的学习与刻苦,必须是终身的爱好与奉献。收入和地位,肯定是有,但是那点收入和高收入者相比就没什么意思,地位就不谈了,遇到尊重你的你就有地位,遇到不尊重你的你就没地位,谈收入与地位,那是医生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罢了。当医生最主要的作用与高兴,不在于收入与地位,在于物外,在于自己的心中。有能力考很好的医学院,进入很好的医院,治疗很疑难的疾病,这很好,但是如果只能考上一个普通的医学院校,甚至是医学的高职高专学校,进入基层乡村医生,只要你能持续的学习,扎根基层,为群众治疗一些常见病,做一些基层的预防保健工作,时间长了,也会有很好的成就感。但是现在中国的现实,当医生真的很难,报考医学院校,很不容易。
  • 我只是被针对了啦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学医一看个人意愿,二看家庭条件。学医要背的东西很多,期末复习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期末考试时间长,压力大,我个人感觉比高三还要苦,除非真的喜欢,不然别来。我本科时上海最快获得行医资格是5+3,那也需要8年,也就是说当你以最快方式就业,本科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同学已经工作四年,如果他选择互联网或其他比较好的工作,甚至已经小有积蓄;如果其他专业选择深造,这时候已经开始读博了,而你只是硕士。当你毕业开始当住院医,比学历比不上其他专业深造读博的,比收入比不过工作多年的同学。8年几乎无收入(规培会有收入,但看基地和科室)对经济不太好的家庭是个很大负担,不论是孩子选还是家长选,都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
  • 我是被老师哄去学医,结果整整背了7年书啊…😂
  • 滋啦啦的油泼面
    作为深圳某大厂HR(对就是你脑子里出现那个),我不知道你们家长们脑子里有什么执念,动不动硕博连读的,家里有王位要继承啊咋地?本科就业怎么了,每年秋招面试来的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都一心考研,不乏二战甚至三战,好不容易面试过了,又又一堆因为考研不来报道,或者考公不来报道,其实学校和社会还是很脱节的,我们希望招聘优秀的本科生早日参加工作,在岗位上成长锻炼,30岁就能进去中层管理者,40岁可以进入高层管理者,你说博士毕业都多大了?来不及了!!!
    不同的职业对于学业需求不同,你们要的是35岁之前就压榨完的码农,而学医是35岁以后越老越黄金期的职业...显然你们定位不同
    要知道,医学方面的执业考试,填错答案不仅没有这题的分数,还要倒扣分的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5
最热 最早 最新

  • 白色恶魔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投资的话,相比其他专业,把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作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方向面临着前期投入成本高且回报率低的问题。这里的投入既包括经济成本(你在医学口读研和实习规培阶段收入一般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相当多的人还需要家里补贴,根本不要提还能反向补贴家里),也包括时间成本,知道为啥把住院总医师一般都叫做总住院吗?因为几乎全年无休的总要住在医院里 。男女医生基本都要面对晚婚晚育的问题,生了孩子,医生在单位接着忙,家里辛苦的是另一半和老人。没有尽头的临床工作和科研绝对让你早早体会996级别的职场享受。8到10年后开始逐渐好转,但也绝对称不上高回报,只能说回报相对合理,特别是考虑到后期也要持续的时间精力投入。这还没有提本身的职业风险,比如时不时的伤医事件(除了警察消防员似乎没见过哪个公共服务行业有如此高的人身伤害风险),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暴露风险。医学专业的优势也许就是相对稳定,而且年龄焦虑比其他专业要低一些,在全球就业和经济形势都不景气的形势下,这些优势可能变得更加明显。突然想起黄埔军校那著名的对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莫名觉得也和医学这个专业有些相似。所以如果把人生当投机短线操作追求高回报,医学这种投资周期长,回报不确定,而且回报率并没有那么高的职业没有那么多人选择自然不奇怪;但如果你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德行上也具有一定自省和奉献精神,愿意把人生当长线投资,有足够的耐心和家庭经济人力支持,学习成绩也还不错,恭喜你,医学专业真的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 都2022年了,真的想读啥就读啥好了。。这家人这么缺钱么?
  • 这家长水平远不如孩子 这个分数肯定学计算机通信啊,这是一个一切采用数字化的时代,包括焊接,制造,交通在数字化改造是现在最急迫的任务。特点是在焊接,传统制造业,交通等工业领域能够更精确控制啊。在美国基本上一半以上得高薪收入领域都来源于IT。
  • 全部楼层
    MaDC@t
    哪个家长会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你们需要的是大量耗材!用到35岁就踢掉,所以巴不得一个本科就够了,工资低好使唤,30岁进中层管理者?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你这么说就是为了完成KPI
    可能和你的个人经历有关,我们相信自己培养的员工不会比学校脱离实践的教育来的差,工资本科和硕士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 滋啦啦的油泼面
    作为深圳某大厂HR(对就是你脑子里出现那个),我不知道你们家长们脑子里有什么执念,动不动硕博连读的,家里有王位要继承啊咋地?本科就业怎么了,每年秋招面试来的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都一心考研,不乏二战甚至三战,好不容易面试过了,又又一堆因为考研不来报道,或者考公不来报道,其实学校和社会还是很脱节的,我们希望招聘优秀的本科生早日参加工作,在岗位上成长锻炼,30岁就能进去中层管理者,40岁可以进入高层管理者,你说博士毕业都多大了?来不及了!!!
    你不去说职高好了
  • 已注销用户 看到的是表面,想到的是沉淀
    滋啦啦的油泼面
    作为深圳某大厂HR(对就是你脑子里出现那个),我不知道你们家长们脑子里有什么执念,动不动硕博连读的,家里有王位要继承啊咋地?本科就业怎么了,每年秋招面试来的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都一心考研,不乏二战甚至三战,好不容易面试过了,又又一堆因为考研不来报道,或者考公不来报道,其实学校和社会还是很脱节的,我们希望招聘优秀的本科生早日参加工作,在岗位上成长锻炼,30岁就能进去中层管理者,40岁可以进入高层管理者,你说博士毕业都多大了?来不及了!!!
    你们大厂要的是码农,确实本科就够了
  • 全部楼层
    bldc
    特别说明一下,我说的是指医学之外的其他专业本硕博连读我都不建议,但是医学有其特殊性,学医的本硕博可能还是比较合适。或者听听医学专业的人介绍。
    明白了。
  • 滋啦啦的油泼面
    作为深圳某大厂HR(对就是你脑子里出现那个),我不知道你们家长们脑子里有什么执念,动不动硕博连读的,家里有王位要继承啊咋地?本科就业怎么了,每年秋招面试来的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都一心考研,不乏二战甚至三战,好不容易面试过了,又又一堆因为考研不来报道,或者考公不来报道,其实学校和社会还是很脱节的,我们希望招聘优秀的本科生早日参加工作,在岗位上成长锻炼,30岁就能进去中层管理者,40岁可以进入高层管理者,你说博士毕业都多大了?来不及了!!!
    哪个家长会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你们需要的是大量耗材!用到35岁就踢掉,所以巴不得一个本科就够了,工资低好使唤,30岁进中层管理者?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你这么说就是为了完成KPI
  • 学医和报考医学院校,和从事别的职业,报考别的院校有些不一样,最主要的是,学医与报考医学院校,开始就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工作以后就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以学医,是一生的学习与刻苦,必须是终身的爱好与奉献。收入和地位,肯定是有,但是那点收入和高收入者相比就没什么意思,地位就不谈了,遇到尊重你的你就有地位,遇到不尊重你的你就没地位,谈收入与地位,那是医生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罢了。当医生最主要的作用与高兴,不在于收入与地位,在于物外,在于自己的心中。有能力考很好的医学院,进入很好的医院,治疗很疑难的疾病,这很好,但是如果只能考上一个普通的医学院校,甚至是医学的高职高专学校,进入基层乡村医生,只要你能持续的学习,扎根基层,为群众治疗一些常见病,做一些基层的预防保健工作,时间长了,也会有很好的成就感。但是现在中国的现实,当医生真的很难,报考医学院校,很不容易。
  • 说一件国外留学生的事。
    一个小孩15岁就独自一人到加拿大读高中。从高中三年级开始成绩开挂,门门优秀,尤其是雅思口语考了8分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听家长说未来人工智能有前途,高中毕业就报了大学计算机专业(cs)。拿到了5所大学的offer,有多大,麦吉尔,渥太华等,自己却选了一所最不起眼的戴尔,就因为高中是在那个城市读的书,有一帮玩得不错的同学。这期间家长和亲戚提了很多意见一概被拒绝。好,读就读吧,好歹还有读研改校的机会,家长当时这样想。然后大学四年一路高歌猛进。门门功课基本都在A以上,最好的一学期选5门课5门都是A+。现在面临毕业。工作呢,在校期间就找好了,是IBM在当地的一家企业。就这样铁了心要就业了。理由也简单:不想再读书了。家长想让他继续深造的愿望又落空了。大家说说,现在本科毕业能干个啥?这样的孩子特立独行,将来会怎样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让他接受?
  • 全部楼层
    guan_16114453621719
    你的说法并不是事实,国企是企业编制,公务员是公务员编制,这本身就是两码事,体制内比体制外稳定这是中国的国情,就算是80年末的大下岗,也是企业先倒,最后才轮到公务员,所谓近期的公务员降薪,那是眼下企业倒闭经济不景气财政承压导致的,人家那是留人降薪,企业这边是裁员破产倒闭,这能一样吗?现在缺乏那种高速发展的行业,很多行业甚至掉头向下,群众当然用脚投票求稳定,这并没有错
    当然没有对错了,那么多博士都就位街道办,大有可为
  • 老西爱吃肉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本科出来想找一个收入理想又有前景的工作太难了。如果真的想学医并且目标学校的专业水平靠谱,那本硕博连读是我个人十分推荐的,正常按部就班的本硕博是5+3+3,这还是在全部能够顺利毕业不延期且都一次考上的情况下,11年。本硕连读一般7年制,同比硕士省1年,本硕博一般8年制,同比省3年,对比同龄人就是一步快步步快,起点要高得多,后续工作也会轻松很多。
    还有三年规培,加起来一共十四年没收入。
  •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家里条件不够好,不能支持孩子十四年基本没收入的(从进大学开始算起),千万不要学医。
  • metalgear8 最爱玩游戏和看连环漫画,最喜欢…
    全部楼层
    metalgear8
    此评论已被屏蔽
    续前,其他补充参考】
    7.女大学生幸福爱:大二怀孕、大三生子https://www.sohu.com/a/130222942_423385 …越来越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选择在校生子…大二怀孕了,我问他怎么办,他说结婚吧,然后就结婚把孩子生下来了…现在宝宝1岁了,感觉这一年自己是和她一起成长的,虽然当时年纪小,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我只不过把它提前了而已。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也早就适应了,我觉得挺好的。再过两三个月我就要毕业了,到时候还能一家三口去照,也是蛮难得的…建立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怀孕生子,无可厚非…
    8.刘旭: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怀孕生子增多:求职有优势,一个学院十余女大学生怀孕生子-北京青年报https://lx.huanqiu.com/article/9CaKrnJRZN2 …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
    9.金玲:女大学生怀孕的正确处理方式https://www.jianshu.com/p/f6c1094e63ef …女方年满20周岁,大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结婚,生子耽误学业的时间可以用休学来解决。再说,大学还是比较包容的,出于法律角度,还是出于人道主义角度,大学都会给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机会…每一个结婚怀孕生子的女大学生身边一定需要一位负责任的男人…
    10.许媛:21岁女大学生怀孕求学 领毕业证次日产女https://www.chinanews.com/jk/jk-ysbb/news/2009/07-01/1756121.shtml …相恋7年,大四女生步入婚姻殿堂…李玉和罗文从高中时期就开始交往了。2008年,经过7年的恋爱后,还在市内某大学读大四的李玉和刚毕业一年的罗文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就怀上了宝宝…李玉得知怀孕了,全家都非常高兴,一致决定要把宝宝生下来…当从护士手中接过小宝宝时,罗文显得很激动,手都在发抖,“好小的,还吐舌头,好乖哟!”这位同学中最早当爹的男人说,在手术室外等候时第一次感觉到了责任感,今后会努力工作,为女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李玉说,虽然这么年轻就当妈妈会牺牲自己很多的时间,但她觉得晚生不如早生,早生也好恢复身材。此外,“现在工作不好找,还不如先把个人问题解决了,然后再轻装上阵去拼搏事业。”…宝宝出生后,李玉和罗文的一群好友开始争当干妈、干爹。罗文说,最多的时候宝宝一天认了4个干妈和8个干爹,现在孩子出生不到一个星期,已经有7个干妈和13个干爹了…只要人家感情好,而且符合政策,生不生是他们个人的问题,生了,大家应该祝福他们!…一个人结婚、生子,是一生中重大而严肃的决定,可依赖的,只能是当事人独立而成熟的情感和理性…
    11.女大学生“怀孕”现象频出https://www.163.com/dy/article/GB0CC52L05521G8H.html …恋爱不是坏事,就怕恋爱的时候失去了理智。当女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对方的人品,不要盲目选择,多考察对方,选择一个有责任心、能和自己共进步、志向远大的男朋友…
    12.“已育”成求职季优势,北京一个学院十余女大学生怀孕生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4937 …随着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女生就业的形势更是“难上加难…该女生称:“刚在我前面的女生,面试官跟她聊了得有十多分钟。我刚瞄到人家简历上标注着‘已婚已育’,面试官在简历上划了一个勾,明显感觉是已经有意向啊…有单身的女同学羡慕说:“我一位学姐读研期间结婚生子,毕业时轻松求职,堪称人生赢家,现在这样的研究生妈妈例子也不少…来自陕西的研三学生小文(化名)说:“研一结束的暑假怀孕,等把孩子生下来赶上毕业开题和答辩,时间虽然紧但也恰好…北京各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教学管理,一般3至4年的学业可以最晚6年甚至8年修完,学生可以通过申请休学的方式休产假…
    13.杭州女大学生怀孕生子享医保https://zj.qq.com/news/Spotlight/66.htm 赶快生孩子吧-女大学生怀孕生育都可享受医保https://bbs.pinggu.org/thread-3129767-1-1.html
  • 全部楼层
    飞行的大豆
    受教了,原来是这样子。
    特别说明一下,我说的是指医学之外的其他专业本硕博连读我都不建议,但是医学有其特殊性,学医的本硕博可能还是比较合适。或者听听医学专业的人介绍。
  • 萌主冯十七 是冯十七呀
    冰山之上
    我是被老师哄去学医,结果整整背了7年书啊…😂
    七年,你知道这七年我怎么过的吗.jpg
  • 我当年也想学医,然后被我三姨(医学教授,麻醉科)拼死拦下来了,我妹妹(三姨家的)这次高考也没报医。说实话,学医投入产出差距还是大,除非混到至少副高职称。
  • 山猫龙空版本 不是发财的事儿别找我私信,忙着呢。
    人和人不一样啊。
    学艺术?啥家庭啊?


    反过来,不缺钱的家庭,孩子就是要去学造卫星,要去搞电子对抗,干嘛不支持?


    人各有志。
  • 这种时候,明白的家长不应该凭借自己过时的专业知识和对社会某个小领域的一点点了解来指导孩子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已经尽能力找各行各业各种专业各个学校背景的人跟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梳理自己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朋友,孩子高考成绩很好,出成绩当天就和清华签约了,但孩子在去计算机系还是去新雅之间犹豫不决。朋友完全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四处托人找朋友联系清华计算机和新雅背景的人,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建议,最后也是由孩子自己定专业。我这朋友自己是东财的博士,爱人也是博士+211学校老师,他们这样的背景都不敢随意给孩子选择专业,哪些自己还混不明白的家长凭什么阻拦孩子自己的选择?
  • 全部楼层
    滋啦啦的油泼面
    保证啥?靠山山倒,靠屋屋塌,国企公务员好像就没经历过下岗似的,大家都往这个棚子里挤,后果不是显而易见,现在不就开始降薪了
    你的说法并不是事实,国企是企业编制,公务员是公务员编制,这本身就是两码事,体制内比体制外稳定这是中国的国情,就算是80年末的大下岗,也是企业先倒,最后才轮到公务员,所谓近期的公务员降薪,那是眼下企业倒闭经济不景气财政承压导致的,人家那是留人降薪,企业这边是裁员破产倒闭,这能一样吗?现在缺乏那种高速发展的行业,很多行业甚至掉头向下,群众当然用脚投票求稳定,这并没有错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