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我们该庆祝吗?
文:蔡垒磊
安倍遇刺事件在前几天占满了热搜,哪怕是到今天也还有。
看到一片举国欢腾的模样,我感到有点悲凉。不是由于是非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是非观,而是国人到今天为止,依然表现出一种群体弱者的观感。
尊重每个人的民族感和看待历史的方式,是有必要的,但我想那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最多是民族对民族的仇恨。
当安倍晋三执政的时候,他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相当于吉祥物,其人格并非等同于安倍晋三本人的人格。
如果中国真的如很多个体一般讨厌日本,如果安倍晋三作为政治家身份的所作所为真的影响那么大,为了抚慰全国人民的情感,我想中国不应该同日本保持友好的邦交关系,更不应该让日本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弱者的特点是,他们明刀明枪赢不过其他人,通常会寄希望于天降救世主,或者意外。如果我们真的如此讨厌安倍和日本,在经济上赢过,在制度上赢过,在军事上赢过,国际话语权上赢过,怎么都可以,但希望对手意外身亡来避免竞争就是弱者的特色。
更何况这根本于事无补,别说安倍已经不是首相,就算是,现代制度下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首相发生意外而崩溃,拜登发生意外,特朗普立刻就会站出来要“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对竞争格局毫无影响。
强者专注于“有用”,而弱者往往陷入情绪。安倍遇刺,就好像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潜台词就是“和我作对,没好下场了吧”,大家大声调侃着释放刺客,好像自己也加入了刺客群体,也享受了一把刺杀作对之人的快感。
我前几天在请辩的文章里说“多数人不会思考,只有阵营思维”,从此事也可见一斑,你就算做坏事,只要对付的是人们的敌人,人们就会为你说话,不会管你的方法是不是破坏了公众默认的规则——这又是弱者的特点,只看眼前利益,不顾深远影响。
那要是救世主没有出现怎么办?敌人对我们“多行不义”,却活得自在逍遥,到了终局也未见恶报怎么办?诅咒其下一世做猪做狗——这是宗教获得认同的基础,让弱者们发泄了报不了仇的憋屈感。
不信你去看朋友圈,发普天同庆的,大都是生活中的弱者,这个画像八九不离十,脑子越简单的,发的概率越高。
显然这是一起犯罪,不管被刺杀的是谁,刺杀行为本身都应该为坚持普世价值观的人所不容。如果一个人因为受到其他人的讨厌而可以被刺杀,这就是一个地狱般的社会,没有人可以生活得下去,包括那些正在鼓掌的人,到了那一天都会反思自己曾经的单细胞思维。
退一万步讲,就算安倍是日本的战士,仇恨也当在战场之上,而不是在其卸任后因被意外刺杀而庆祝。
这种做法实在太弱鸡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