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势与颓势,北顿涅茨克之战复盘评估与未来战斗展望
五月下旬,马里乌波尔战役结束,俄军攻势的重点转向了北顿涅茨克,这个约十万人口的小城成为全球焦点。围绕这个小城的攻防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以俄军占领而宣告暂时结束。但传说中的北顿小饺子并没有包成,乌军在付出数千人伤亡后,主力全身而退。本文根据各方消息和公开报道,并进行逻辑推演,得出如下复盘与展望,请网友指正:
俄军得失评估:付出了人员和装备损失(没有准确数据),消耗了数十万发炮弹,犁地数遍,并趁热顺势拿下利西昌斯克,完成了对卢甘斯克州的全部攻克,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乌军得失评估:损失数千人(没有准确数据),拖住俄军主力,为西方军援和人员训练争取到了一个多月时间,西方援助的先进火炮和火箭炮到位,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俄军主攻战术评估:以重炮覆盖为主,然后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缓慢搜索进攻,没有形成绵密、快速的进攻组织,更没有严密的步炮协同。坦克的数量不足,步兵投入也不足,战斗反反复复。炮弹犁地数遍,但不是在一天内更不是一小时内犁一遍,而是一个月内反复添油加醋。乌军分散隐藏,随时转换阵地,避免了重大损失。俄军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精度、火力不足、兵力不足。
俄军侧翼战术评估:由于北部受阻于河流,损失了数个营战斗群后,俄军北部进攻基本上是停滞的,最能打的南部战区在南翼进攻,突破了小镇波帕斯纳,力图将乌军主力包围在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断绝后援以消灭之。但直到战斗结束,最后的大约20公里始终未能突破,口袋始终未能扎成,同样形成拉锯战,放任乌军主力从容撤退。这表明,俄军事实上没有包饺子的实力,不管是大饺子还是小饺子,始终没有这个能力,未来的战斗仍然是阵地战、呆战。
单看俄军战术,看不出什么,有对比才会理解深刻:
战术比较一:如以我军1979年的能力,区区十万人的小城,高配三个炮兵团进行一轮覆盖射击,随即组织步炮协同(炮弹落点距离冲锋步兵约200米),三个步兵团分成三个梯队接力冲击,在所属迫击炮、火箭筒火力支持下,约8小时即可拿下,伤亡最多千人。
战术比较二:如以我军2021年的能力,无人机上天侦查扫描,数字化炮兵一轮精确射击,六成以上分散隐藏在建筑、坑道里面的敌军失去战斗力;随后三个合成营突击,在自身火力、查打无人机、数字化炮兵支持下,发现敌人即摧毁,约6小时即可拿下,伤亡最多百人。
乌军战术评估:北顿投入兵力不多,始终保持大约3000人,以特种兵为主,利用坚固建筑和坑道分散隐藏、侦查,在俄军炮击时隐藏自身,俄军步兵进攻时呼叫利西昌斯克乌军炮火支援,炮火对俄军步兵造成杀伤后,乌军随即组织局部反击。整个六月份都是这样的拉锯战,双方大概都损失了数千人员。乌军炮兵利用树林和地形,不断转换阵地隐藏,俄军虽然大炮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始终无法消灭利西昌斯克的乌军炮兵,是北顿打成拉锯战的核心因素,暴露了俄军缺乏实时精确打击能力。乌军能在俄军波帕斯纳突破形成口袋阵态势后(一般的军队遇到这种情况,意志很快就崩溃了),仍然从容战斗一个月,表明乌军抗压能力极强,比较自信,不容小觑。
未来(7-10月)战斗展望:俄军宣布卢甘斯克州兵力休整,进攻转向顿涅茨克州。顿涅茨克方向的乌军不存在被包饺子的威胁,后勤补给相对更充足,阵地经过这几个月的加固,西方援助的自行火炮和远程火箭炮对俄军炮兵集群、装甲集群和弹药库的威胁极大;在美军先进中程防空导弹到位后,俄空天军的作用进一步受到遏制,俄军在今年内暂时没有办法改进战斗能力,可以预料,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进攻会更加困难,双方的战斗会更加残酷,大概率会打出一场“21世纪的索姆河绞肉之战”,顿涅茨克的黑土地将会被鲜血染红,这对双方兵员来说都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有报道说北顿80%以上的建筑都毁坏了,仅就这张图片上的建筑来看,至少经受了数十枚炮弹的打击,可见炮火之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