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脑洞胡侃一下有口碑没热度的警察荣誉
本文全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脑洞,请勿真的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且不知道本文能在站里坚持多久不被删,且看且珍惜。
我是不想再为了写评论再重温大烂剧特战荣耀了,所以决定弃更。于是看了警察荣誉给自己回回血。警察荣誉算是今年最好的剧之一,应该也算是职场剧的NO.1了,对这个剧我只能说,真实,一些警察朋友拒看,说看着感觉还在加班。接地气不悬浮,真实的反应了基层民警的工作日常,被戏称为剧版《守护解放西》,里面的一些剧情内容真实的让人血压飙升。主演和群演演技在线,台词不错。很值得一追,只是豆瓣评分呵呵了,虽然现在8.6了,但是当时因为被一些人恶意打了差评,所以分没高起来。而且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这么好的一个剧,热度竟然不如同时期的另一个大烂剧某华录。热搜上基本上可以说某华录的热度绝对碾压警察荣誉,而且在我经常逛的小破站里,基本上影视区的大up主们大多数都是狂吹某华录,说什么男女主演技好棒,剧情好,大女主,女人帮女人之类的,但是他们对警察荣誉基本上都选择了沉默,提都没提。但我看过这两个剧后的感觉是警察荣誉我可以给打8.8分,因为最后曹建军的牺牲意难平所以扣了分;但是某华录我只能给打5分,还是因为女主的颜值和柳岩演技。我不知道这些影评up的眼睛是怎么瞎的,男女主颜值就算再高,但是那尴尬的演技和所谓原声台词,是怎么有脸吹的?那有气无力的、断句莫名其妙的台词,我都听的尬得扣出了城堡,曾经的灵儿的滤镜直接碎了。然后剧里奇葩的价值观,有困难找官二代、富二代,坑姐妹,说好的大女主呢?说好的姐妹情深呢?婚约在身还跟别人不清不楚,一面骂着别人渣,然后自己开始浪。为了当官夫人,什么父母的冤屈,平民百姓的利益都不存在。还玩双洁梗,真的吐了,号称改自关汉卿的剧,结果给改的连关汉卿都不认得了。编剧思想封建的比几百年前的古人还封建。
之前我还纳闷,警察荣誉这么好的剧,作为猕猴桃的独播剧,竟然热度这么低,开始还不明白,这几天看了猕猴桃的另一部独播剧破事精英,彻底明白了。破事精英作为一个情景喜剧,制作算是很不错,服化道讲究,细节还原、演员的演技也可以,有些集的观众自选互动剧情,太好玩了,还藏满了彩蛋。特别是这个剧竟然回归了喜剧的初心,那就是不再只是无厘头的搞笑,而是对现实的讽刺。特别是对职场PUA、职场性骚扰、大数据个人隐私、流量明星、无良公众号、水军网暴、垃圾广告等等的描写,过于真实,嘲讽拉满。我给这个剧打了8分,因为有几集比较平缓,所以不给太高的分。但是这个剧不但影视区UP主集体无视,而且很多网友的自发支持宣传视频也被以猕猴桃官方要求下架。有意思。
我跟几个朋友聊了聊这个现象,再结合之前在上市公司的经历,于是有了自己的脑洞,为什么有的剧有口碑就是没热度,还会被压热度,有的剧烂但是有热度,归根到底还是钱。这个钱并不是公司挣的钱,而是一些个人和团体挣的钱。比如原来待的那个上市公司,公司挣过钱也亏过钱,但是除了小股东外部门员工都不关心公司是挣钱还是亏钱,他们只关心自己是不是能挣到钱。比如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才不会关心我采购的产品贵不贵,质量好不好,会不会增加公司成本,他只关心的是我采购某家供应商的产品能得到多少好处,不关心公司产品卖不卖的出去,公司产品销售那是销售部门的事。比如研发部门,研发部门不关心研发的产品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只关心通过研发,他们能获得多少利,他们的研发定型关系到零部件采购,他们能从供应部门得到好处。销售部门只关心在销售时怎么花钱,怎么把花的钱塞进自己的口袋,产品卖不出去找个借口应付一下就好了。有的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可这确实是现实,原来我也不理解,后来一个朋友给我解释了一下,就释然了。打工的会有一个想法,我打工是为了赚钱的,可是干得再好给公司赚的钱再多,最后能到打工人手里的有多少?公司又不是我家的。打个比方,两个选择,一个是搞点回扣、搞点报销,一年赚个两三百万;另一个是辛苦的老老实实打工,工资加奖金一年二十万。让你选你选哪个?
结合几个剧的待遇不同,大概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视频平台的采购部门完成了影视剧的采购,剧的宣传推广就是宣发部门的事了,宣发部门的宣传力度就要看剧的制片方舍不舍得花钱了,舍得花钱那就简单了,热搜、水军、各种所谓大V、大up各种狂吹宣传、刷分;不舍得花钱,那不好意思,别想有热度,别想有宣传,连评分都不能给你保证。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一些热度很高的大烂剧连评分都不敢开,而某个剧被刷了高分后就强行锁分。
不知道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多久,希望整治下,给观众一个良好的观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