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特稿 | 李煜晖老师:情在《红楼》(上)

500

文 | 李煜晖

01

王熙凤的玩笑

《红楼梦》里我最喜欢两个人物。男的薛蟠,女的王熙凤。薛同学先放一边儿,单说王熙凤。

她聪明外露,还有幽默感。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是被宗法和集权压抑的两种性格。就你能?就你会开玩笑?弄(nèng)死你!杨修和金圣叹死得惨,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后来莫说女子,连男人都怂了。聪明才气用来装糊涂,幽默感用来做帮闲,一副娘娘腔和嬖妾相。《红楼梦》开头说,“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云云,用在王熙凤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500

第二十二回,薛宝钗要过生日。这个生日有点特别。“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算是整生日,也算将及笄的年份了。”“笄”就是簪子,“及笄”就是快到了用簪子把头发贯起来的年龄——也就是快到了可以嫁人的岁数了。过这个生日,就好像我们学校办的“成年礼”,多少得有点仪式感。所以“大也不是,小也不是”。办大了,好像贾府对宝钗这孩子特殊地好,姐姐妹妹们(尤其是姓林的)是要不开心的;按照往年哄小孩的办法,又体现不出特殊性——何况“老太太(提另)说了要单独替他做生日”。

我们这种没钱的读者,总羡慕败落之前的贾府。家大业大,吃穿不愁,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好爽啊!其实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区区一个女孩十五岁生日,就关系到贾母、宝钗、其他姐妹等一干众人,这个家好当的么?在没有定例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办得让人挑不出理来,考验领导力的时候到了。

王熙凤多聪明,会被这点事难住?

她正儿八经地找贾琏“商量”。贾老师“低头想了半日”,整出个答案:“你竟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做的,如今也照样给薛妹妹做就是了。”

我不厌其烦地把贾老师的话打出来,就是想强调一个问题:人傻不能复生。果然,王熙凤“冷笑”了,讲了一番不按林妹妹“例”的理由。当然,说话的语气也不是很好:“我难道这个也不知道!”瞧不起之情,溢于言表了。

贾琏听了这番话,说了句:“这么着,就比林妹妹的多增些”。

得嘞!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啥叫聪明,“没后遗症”的事往前冲,“有后遗症”往后躲,躲不开找个“顶缸”的。将来哪个妹妹(比如姓林的)不高兴了,王熙凤两手一摊:妹妹别哭了,都是你表哥说的,我这就回去收拾他。

当然,这心思不能让贾老师知道。领导上对于顶缸的同志,用完了还要哄一哄。凤姐道:“我也这么想着,所以讨你的口气儿。我私自添了,你又怪我不回明白你了。”

看这小词儿用的!弄权铁监寺的时候,您回明白了?拿公款放高利贷,贾老师知道不?逼死尤二姐的时候,想啥呢?

虽然我们都替贾老师的智商着急,然而他笑了。

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查我就够了,我还怪你。”说着,一径去了。

我不厌其烦地把这段话打出来,你懂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段情节,《红楼梦》只有三百多字,什么叫八面玲珑,什么叫缺心眼儿,写得透透的。

500

搞定贾琏,贾母的差事就来了。

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捐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备酒戏。

《红楼梦》里经常出现 “捐资二十两”这种事情。个人有个人的私房钱,府里有府里的“公款”。私人请客自己花钱,人人皆有的“定例”花公款。宝钗妹妹的生日,可以花公款,就是贾琏说的“那林妹妹就是例”,但要办的出色点,经费就不够。贾母知道,这才“捐资”——这是老太太对孙儿辈的一点心意。

拿了钱就走,那就不是王熙凤了。在贾母面前,她总要表演一番,哄得老太太开心才罢。于是,她从这二十两银子上做起了文章。

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席呢?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费几两老库里的体己。这早晚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意思还叫我们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累掯我们!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东西,只留给他,我们虽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呢?”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我不厌其烦地把这段话打出来,是想说四个字:大写的服。

我拍过马屁,凑过趣儿,也见过别人拍马屁、凑趣儿,但是没见过这么跌宕起伏的。在要讨好的人(比如主子、长辈、恋人)面前,拍马屁、凑趣儿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来直去,抡圆了往死里拍,拍的尴尬癌都犯了,还在那喋喋不休。另一种是有节奏地拍,幽默风趣地拍,傲娇地拍,也就是王熙凤这样。

这段话有四个意思:一,您爱给谁多花点钱,是您的心意,给多少钱也没人敢吃醋、争竞(比如姓林的),这句是给老祖宗“挡枪”。二、您是个老封君,有的是钱,海了去了,这是纯马屁。三、您老的体己都给宝玉留着呢!我们都比不了宝玉啊!这也是纯马屁。不论何时,一提宝玉,老太太就高兴。四、您想给宝钗好好过生日,这点钱哪够,但是没关系,有我呢!这是撒娇、诉苦加表功。

咱们试着把这些意思直眉瞪眼说一遍:

老祖宗,您应该多给点,二十两银子办酒、办戏真不够。我知道,您就拿这二十两,不是没钱,是怕别人说您偏心。没事,您是老大,别人不敢。不过,既然都拿出来了,也不用再加了。有我呢,您瞧好吧。

真这么说话,结果估计就是“说的满屋里都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亲爱的读者,知道您为啥迟迟没有升官发财、招人待见了吧?功夫都在嘴上。

言归正传。在我们聪明、幽默的王老师张罗下,宝钗妹妹及笄生日宴就这样办起来了。书中写到:

至二十一日,贾母内院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戏,昆弋两腔俱有,就在贾母上房摆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一次欢乐的大会。

宴会期间,大家众星捧月,把贾母哄得十分开心。宝钗妹妹的表现,不用说是很得体的了,她连点个戏都推让再三,最后点的不是《西游记》就是《山门》,这都是揣摩了“上意”的结果。娘儿们一边看戏,一边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500

散场的时候,发生了个小插曲。

古时候,艺人地位低、生活苦,被人瞧不起。连史书里说皇帝对臣子不太尊重,都老用“倡优蓄之”这样的词。挣天价薪水,还偷税漏税、学历造假、起诉小三这些好事儿,门也没有啊。

话说贾母喜欢做小旦和小丑的两个孩子,一看他们十岁上下,“可怜见的”,就专门叫过来,给他们肉果和赏钱。这时,“老艺术家”王熙凤又要开始她的“表演”了。“表演”惯了会上瘾,最见不得“冷场”。现在又发钱、又发果子,姐妹们都不说话,我不来热闹一下,谁来?于是她挺身而出,开了最后一个玩笑。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

“这个孩子”就是唱小旦的,估计长得清秀,瘦弱单薄一些。

新年刚过,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家人整整齐齐坐那,话很快就说完了,这时候总有个七大姑、八大姨站出来“尬聊”:王五和赵六还没结婚呐?你看张三和李四长的真像啊……王熙凤的智力在家庭妇女之上,开这种没技术含量的玩笑,是习惯使然,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果然,话一出口,气氛就不对了。

宝钗心内也知道,却点头不说。

宝玉也点了点头儿,不敢说。

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样儿。”

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

众人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像他!”

宝钗和宝玉只点头,不说话。酒桌上只要出现这种情形,说明你犯忌讳了。玩笑开成这样,失败了一半。最重要的是,贾母也没搭茬。“众人都笑起来”,包不包含贾母?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贾母没主动说话。一席之尊没理你,又失败了一半。幸好,史湘云“耿直”地凑了个趣儿,把事情点破,大家才“都笑了起来”。不然话一落地,满桌人闭口不言,或目光呆滞,或默默点头,可咋收场!

作者仿佛也感到尴尬,紧跟着写了四个字:一时散了。

一时散了,散了,了……读《红楼梦》的同学要记住,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台上的戏散了,台下的刚刚开始。王熙凤不知道,这个蹩脚的玩笑险误了宝玉的“卿卿性命”。

02

贾宝玉的烦恼

听了凤姐的玩笑,贾宝玉虎躯一震。

薛宝钗点头了,不说话。于是他也只好“点了点头儿,不敢说”。“点头”和“点了点头”,“不说话”和“不敢说”,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动。宝玉心想:“这话说的,把林妹妹比成戏子,她生气了可怎么办!”

啥叫真爱,遇到事第一时间考虑心上人的感受。贾宝玉对林妹妹,是真爱。

500

然而史湘云还是点破了。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这下事情就复杂了。按照刚才的逻辑,“瞅了一眼”应该是说:“把林妹妹比成戏子,她会生气的。别人都不说,就你话多!”

史湘云也是这样体会的,于是她先生气了。书里说:

晚间,湘云便命翠缕把衣包收拾了。翠缕道:“忙什么?等去的时候包也不迟。”湘云道:“明早就走!还在这里做什么?看人家的脸子!”

但事实上宝玉好像又不全是这个意思。宝玉听见了湘云发脾气(湘云来做客,住贾母处,离宝玉近),立刻走过去耐心解释:

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出来了,他岂不恼呢?我怕你得罪了人,所以才使眼色。你这会子恼了我,岂不辜负了我?要是别人,那怕他得罪了人,与我何干呢?

照这样说,贾宝玉固然怕林妹妹生气,但更重要的,却成了替史湘云担心。我们读《红楼梦》,最搞不懂的就是贾宝玉这一套。明明要死要活地爱着林妹妹,整天围前围后,精心呵护,动不动就赌咒发誓表忠心,为啥谁都关心谁都爱?

平儿受欺负了,他凑过去嘘寒问暖;香菱裙子湿了,他上赶着让袭人给换;鸳鸯被人惦记,他跟着唉声叹气;日常跟晴雯、麝月一帮子丫鬟没大没小;连刘姥姥胡诌八扯什么雪天里穿红衣服的女孩如何如何,他都要想法祭拜一番……还有男的,秦钟、蒋玉涵……一言以蔽之:这货放到今天,不就是个渣男么?

照这个思路读《红楼梦》,这辈子也看不懂。

《红楼梦》写的啥?空空道人说: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书里的情有好多种,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但最重要的还是男女之情。以前不是没人写过,但他们写的不好。有的诲淫,有的俗套,有的失真。所以拎出贾宝玉来,非要把男女之情写真、写实、写活了才罢。

500

贾宝玉这个“情”有什么特点?对比一下才知道。

先麻烦贾琏老师出来一下。贾琏为啥怕王熙凤?除了王熙凤确实可怕以外,主要还是自己有问题。到处“偷腥”,给人口实。他爸贾赦更不是东西,年纪一大把,看见平头正脸的丫鬟都不放过,得不到就买新的,贪多嚼不烂。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去拜见这个大舅,“及进入正室,早有许多艳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再看宁国府贾珍、贾蓉这对父子,闹得就更欢了。“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内部人士焦大透露)。有时候还跟贾琏合作,私包个宅邸,大家一起开心。连贾家没落了的远房旁支贾瑞,都敢打王熙凤的注意——不全是他色胆包天,风气使然。当然,不光贾府这样,薛蟠同学看上了就抢,不给就打,打死拉倒,可以说是非常直率了。

《红楼梦》写了贾府的五代男人。第一代贾源、贾演,第二代贾代善、贾代化,略写,只是个背景。重点在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写到第五代就没落了。这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以贾赦、贾珍、贾蓉为代表的这三、四、五代男人,怎么对待男女关系呢?都是一个“欲”字。欲望一旦张扬起来,女人彻底成了玩物,那些挂在嘴上的伦理、道德,都在邪恶、糜烂的生活里坍塌了。

当“皮肤滥淫”成为“常态”时,贾宝玉“情”就成了“变态”。警幻仙子说的明白: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啥叫“意淫”,别看警幻说的玄乎,道理很简单,就是“痴情地爱着一切女生”。各位女生不要急,先把您爱情生活中的占有欲放一放,听我说。

首先是“爱女生”。“爱”字里面包含了尊重和理解,这是和贾琏他们的本质区别。贾宝玉的核心价值观是“女尊男卑”,不是他自轻自贱,大家也看到了,那个环境,男的真没啥值得尊敬的,倒不如这些清白女儿可敬、可爱。

其次是“爱一切女生”。为什么是“一切女生”,而不是一切女性呢?贾宝玉也想过这个问题。答案是女孩们又好看、又可爱、又天真、又纯情,结婚、嫁人、上了年纪就那么功利、俗气、絮絮叨叨。因为她们被男人的社会同化了,自甘附庸。这跟鲁迅《狂人日记》的结尾非要强调“救救孩子”有相似的意思。孩子还没“吃过人”,没“吃过人”的只可能是一部分孩子。所以,爱一切女生,不是滥情,而是对美的象征的执念。

再次是“痴情地爱着”。各位女生,不要相信男生嘴上说他如何痴情,痴不痴情看行动。贾宝玉在这上面下了大功夫。我们知道,贾宝玉不爱学习,也不喜欢热闹、玩耍。作为荣国府第四代接班人(贾琏庶出、贾珠死了),还含着“玉”出生(生有异相),本应有光宗耀祖的志向。但他辜负了家族一切期待,放弃了几乎全部社会责任,啥“正事”不干,天天在大观园里跟姐妹“厮混”。这就是他最大、最痴情的投入——他把生命耗尽,专门爱护女生们了:各种协调、各种哄、各种甜言蜜语、各种温柔体贴。各位男士,别小看这份“工作”,就算你跟贾宝玉一样是个“富贵闲人”“无事忙”,也未必能做到位。个人认为,“哄女生高兴”是世上最难的工种之一,而贾宝玉毅然承包了整个“大观园”,这是很有牺牲精神的。有一年高三模拟题说“是大观园铸就了贾宝玉温柔体贴而又叛逆的性格”,这不扯淡么?明明是贾宝玉呵护了大观园这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不信你把贾琏放进去试试?

抱歉,贾老师,我不是针对你。

500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既然贾宝玉的痴情面向全体女生,林黛玉怎么办?这事不光今天的女生想不明白,林黛玉本人也非常着急。打个比方吧,有点像今天社会里有追求的男人对事业和恋人的关系:把一生给了事业(爱一切女生),把心给了你(林黛玉)。林黛玉是大观园的魁首,“皇冠上的明珠”,宝玉连看见宝钗漂亮的胳膊,心里想的都是“要是长在林妹妹身上……”。别人死了,宝玉伤心欲绝;黛玉没了,宝玉就不能活了。这就好比唐太宗酷爱书法,却非要拿《兰亭序》殉葬,真爱,永远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以“意淫”为毕生事业的宝玉也不例外。遗憾的是,作为叛逆者无意识反抗污浊社会的“事业”和他的真心爱人,在现实中的化身都是“女生”,两者纠缠在一起时,当事人就很难分辨了。

安得世间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回头再看第二十二回,问题就比较简单了。贾宝玉心疼林黛玉是真的,他心疼史湘云,也是真的。史湘云说破的那一刻,他“瞅了湘云一眼”,乃是出于维护大观园安定团结之目标,更是真的。

问题在于,史湘云不领情。

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望着我说!我原不及你林妹妹!别人拿他取笑儿都使得,我说了就有不是。--我本也不配和他说话:他是主子姑娘,我是奴才丫头么!”

宝玉急的说道:“我倒是为你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坏心,立刻化成灰,教万人拿脚踹!”

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着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歪话。你要说,你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说着,进贾母里间屋里,气忿忿的躺着去了。

林黛玉更不领情。

谁知才进门,便被黛玉推出来了,将门关上。宝玉又不解何故,在窗外只是低声叫:“好妹妹,好妹妹!”黛玉总不理他。宝玉闷闷的垂头不语。紫鹃却知端底,当此时,料不能劝。那宝玉只呆呆的站着。

黛玉只当他回去了,却开了门,只见宝玉还站在那里。黛玉不好再闭门。宝玉因跟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缘故,说出来人也不委屈。好好的就恼,到底为什么起呢?”黛玉冷笑道:“问我呢!我也不知为什么。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儿!”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也并没有笑你,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

黛玉又道:“这还可恕。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儿?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轻自贱了?他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民间的丫头,他和我玩,设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轻贱?你是这个主意不是?你却也是好心,只是那一个不领你的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人。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呢?”

贾宝玉悻悻地回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这两大段话打出来,只是想重申一个道理:哄女生高兴是世上最难的工种之一,最好的办法是——别惹她们生气。

03

林黛玉的闷气

史湘云生气,是贾宝玉考虑不周。林妹妹生气,贾宝玉有点责任,但整体来说是无辜的——林黛玉早就生气了,而且生气的原因也不是王熙凤的玩笑。如果你认为林黛玉真的因为别人说她像戏子,就这样对宝玉生气发火,实在是看低了林黛玉,看扁了《红楼梦》,更看不懂广大女生生气的基本规律。

500

从头说起。

林黛玉什么时候来的贾府?第三回。为什么到贾府?因为妈妈(贾敏)去世了。林黛玉什么时候离开贾府?第十二回,为什么离开?因为爸爸(林如海)要病死了。什么时候再回来?第十六回。所以从第十六回起,这个林黛玉就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儿”了。这时候林黛玉多大呢?因为《红楼梦》故意设的迷魂阵(朝代年纪皆不可靠,只取其事体情理),我也说不准。但宝钗到第二十二回才十五周岁,林黛玉比她小一点,那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

古时候十三四岁和今天十三四岁的女生(如果取其情理的话,应该更大一些)太不一样了,转眼就到成婚论嫁的年龄。大观园里没有秘密,林黛玉之心,路人皆知,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个“事业心”极重的贾宝玉了。

这事有谱么?表面看起来很有谱。古代姑表亲、姨表亲是可以通婚的。虽然有学者考证出来一个“骨肉还家”的说法,认为血缘关系上姑表亲不如姨表亲更适合通婚,所以贾府上下最后选择了薛宝钗云云,但至始至终书里也没找到文本依据,基本属于胡猜。再加上宝黛二人耳鬓厮磨,感情基础好,黛玉又是大家闺秀,气质出众,才华横溢,看起来简直就是天造地设。

然而,聪明如林黛玉非常清楚,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她的每个优点同时也都是缺点:长得好(病美人气质)但是身体不好。才华高但是聪明外露。感情基础好,但总和贾宝玉闹别扭,让人不安生。口才十分了得,然而说话尖刻,下人们得罪的差不多了。出身名门,却人丁不旺,没人撑腰也没有钱。有学者研究说,林如海的家产被贾琏料理丧事的时候顺便带回贾府填补亏空了,只给林黛玉出嫁留了一点点。对于“内囊已经尽上来了”的贾府,宝玉娶林黛玉,无益于家业。

这些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竞争对手来了。林黛玉第三回进的贾府,薛宝钗第四回就来了。第四回叫《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不太会读书的朋友,盯死了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说这一回那就是写薛老师大恶霸抢男霸女,贾雨村真小人恩将仇报,护官符太黑暗官官相护,揭露了封建社会如何如何。好吧,这些也不是没有,但是站在全书整体来看第四回的“结构意义”,就一句话:薛宝钗(跟着薛蟠和她妈)来了。至此,大咖悉数登场,才有了第五回“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的总纲。

薛宝钗一来,林黛玉就焦虑了。她有的,人家都有;她没有的,人家也有。不仅有亲妈和哥哥(在万恶的封建社会,父亲过世的情况下,即使是薛蟠同学这种哥哥,也还是比没有强),还会做人,会来事,要不贾母能巴巴拿出二十两银子特地为她做生日?钱是小事,高看一眼是真的。

这些还是次要的,她还有“金锁”。而且来了没多久(第八回)就“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了,真是“奇缘”啊,“巧合”啊。“宝玉”上面写: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上面对: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太工整了,要是有“中国对联大会”,基本是冠军。

500

这些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贾宝玉的态度。贾母喜欢不要紧,王夫人喜欢也不要紧,有了“金玉良缘”的标签也没事,你作为男主人公总要表个态吧?结果贾宝玉是这样一个状态: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如今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

没办法,男孩比女孩成熟的晚啊!

这段话出自第五回第一段,也就是刚才说的《红楼梦》总纲。作者为什么把这话硬安排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很简单,这就是林黛玉的病根儿,宝黛悲剧的主因。少年的贾宝玉没往这上想,等往这上想的时候,“事业心”又太强,换成你是林黛玉,能放心吗?

回到第二十二回可知,林黛玉早就生气了,不是因为薛宝钗过生日,而是人们对薛宝钗过生日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我再说一遍,大观园里没有秘密,流言蜚语、小道消息比您单位传的都快。王熙凤、贾琏商量着要给薛宝钗过一个特别的生日,林黛玉能不知道吗?贾母特意拿出二十两银子,林黛玉能不知道吗?

敏感多疑的同志和神经大条的同志是有差别的,神经大条的思维方式是这样:

1.贾琏和凤姐要给宝钗过一个特别的生日了啦!

哦。

2.贾母还拿出来二十两银子呢!

哦。

3.凤姐的俏皮话说的可有意思啦!

哦。

该打游戏打游戏,该看手机看手机,啥也不耽误。

林黛玉们的思维方式是这样:

1.贾琏和凤姐要给宝钗过一个特别的生日了啦!

生日?什么生日?为什么要特别?及笄…待嫁…嫁谁…为什么要特别的过?有什么象征意义……

2.贾母还拿出来二十两银子呢!

贾母也喜欢她……果然有象征意义……宝玉……我怎么办……

3.凤姐的俏皮话说的可有意思啦!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大家给薛宝钗筹备生日,林黛玉没有任何举动,估计都在那思考人生了——读《红楼梦》不能只看文中写了什么,更要看没写什么,这种留白的本事独步古今——但说没有任何举动也不对,作者恰到好处地写了一句话:

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的,不须细说。

这句话里,黛玉因为身份放在了最后,其实作者想写的就是她。该生气生气,该送礼还要送礼,一旦表现出吃醋、嫉妒、担心,多掉价!所以这叫啥气?闷气!闷气做在病根上,跟王熙凤开不开玩笑真的关系不大。

林黛玉第一次试图把这股火发出来,是在宴会开始之前。

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黛玉,便到他房中来寻,只见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听那一出?我好点。”黛玉冷笑道:“你既这么说,你就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听,这会子犯不上借着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叫一班子,也叫他们借着咱们的光儿。”一面说,一面拉他起来,携手出去吃了饭。

大家看,林黛玉参加宴会非常不积极。宝玉好心来请,林黛玉冷笑着说了这种话,这不是摆明了挑事么?一般小男生肯定要争辩了:我哪是借光问你,我是关心你。你就是借光问我。我不是。你就是……吵架就不可避免了。看人家宝玉怎么说的:“也叫他们借着咱们的光儿!”“他们”“咱们”,利用代词,解决心病,瞬间化解危机,语文学得是真好!再“携手”吃了饭……真是暖的不要不要的。

500

林黛玉第二次试图把这股火发出来,是在看戏的时候。薛宝钗点了一出《山门》,贾宝玉说不喜欢热闹的。于是宝钗就给宝玉讲戏,这一讲不要紧: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就‘装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到晚方散。

宝玉无意中和宝钗这么亲近,黛玉的气又上来了。于是招来这顿说。“山门”和“装疯”是两出戏名,林黛玉用的是“双关”修辞。但是毕竟这是公众场合,宝玉也没大错,这火只能又压下去——于是大家看戏。

终于,机会终于来了!老艺术家王熙凤开了个玩笑,有的点头,有的点了点头,有的说破了,大家笑了起来。那时候林黛玉啥表情?书中偏偏不交代,大家想去吧。想不明白的看看老版《红楼梦》,导演给了林黛玉一个很短的表情。演员演得太到位了,似怒非怒,似笑非笑。贾宝玉看了,心里凉半截。

不会看书的人,肯定觉得林黛玉因为被比成戏子生气,而宝玉劝湘云的话又被黛玉听了去,才火上浇油。不会看书的人,看林黛玉先把贾宝玉拒之门外,再一顿训,句句蛮不讲理,甚至说出“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呢?”这样绝情的话,肯定会觉得林黛玉不近人情。

会看书的知道,男人生气是现实主义的,有事儿才生气;女人生气是表现主义的,生气才找事儿。林黛玉这个气,是做了病根的气,原则性的气,她早晚会找出事儿来,而且只能对贾宝玉发。

“虽然我知道你在这件事上是无辜的,但是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这个人就永远不可能是无辜的了。”

这大约就是女生们的逻辑。安全起见,我不评价。

当然,也有女生为宝玉鸣不平。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我爱你,你爱我,离她远点,咱们在一起吧……!何必阴阳怪气、借题发挥?抛开“不方便直说”的社会背景不谈,恕我直言,存了这种想法,您和女神之间就存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作者介绍

500

李煜晖

语文老师

500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500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500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冯可然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