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在B站追起了马克思的番
本文转自公众号:话匣子(ID:news_box)
今天的番
帮你鉴定过了
备受期待的国漫作品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创作的
主旋律动画《领风者》
1月底在Bilibili站(B站)、优酷等网站上线
目前,这部以倒叙形式、浓缩讲述的
马克思一生的周播动画
官网观看量超过420万,评论超过10万
上新时,犹如大型思政网课签到现场
部分片段已到了不关弹幕
看不了剧的地步
课前,有共青团中央喊你看追剧听歌!
课后,有官方布置“作业”,喊你复习!
“追《领风者》,马原必过”的节奏有木有?
网友直呼:
连追番小天使们都有了新名字
就叫“追风者”
那么,这部大型马原课动画课件
有啥值得追的呢?
小编帮你“盘”了盘它:
超燃金句 让理论传播鲜活了起来
↓↓
“我们或许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我们可以有奋斗的背影。”
“动物活着是为了吃饭,但人吃饭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不论是意气风发的青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典礼上演讲的金句,还是与亦师亦友的鲍威尔讨论哲学问题的火花迸发,或是与恩格斯共同为人类命运而发出的呐喊……
动画将马克思各个时期的重要言论、著作,通过体现人物思想变化的台词和知名声优的动情演绎轻松串联起来。
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前最怕的马克思原理课中的理论名词,结合动画中的时代背景刻画,顿时鲜活了起来。《领风者》的编剧卓丝娜介绍说:这些理论也许听起来很艰深,主创人员尽量用时下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去呈现,很大程度上帮助观众们理解。
可以说,《领风者》用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理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边界进一步融合。
“你的马原还怕吗?”
音乐、人设 更符合年轻人审美情趣
清新的画风、没有大胡子的马克思、俊美的恩格斯人设、好听到单曲循环的主题曲……可能是很多人为这部动画所“动心”之处。
片尾由当“红”音乐剧演员 阿云嘎演唱,片尾曲由 南征北战 X 中广少年合唱团,POP摇滚+童声演绎+国际歌变奏,网友直呼“片头片尾一帧都不想跳过”。
而“年轻态”正是主创团队的核心追求。这个讲述一代伟人马克思的成长故事的动画,在剧情设计上用了很多年轻人关注的问题:
比如他是怎样在学校成为风云人物的?
比如是怎么追到贵族“女神”燕妮的?
也还原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见面全程冷场,差点错失40年的伟大友谊。
让许多观众看到了另一面的马克思,给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一个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机会。
总编剧钟君曾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跟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交流的渠道。”
对于马克思的“颜值”飙升,《领风者》的编剧卓丝娜用90后的逻辑解释到,“马克思年轻时代的形象是比较帅气的,到后面中年、老年形象会没那么帅气,这个过程可以说基本遵循了赵本山定律。”
“硬核”不迎合 走“新”也走心
这部作品可谓拥有”硬核“班底:
《领风者》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为确保新传播形式下内容的真实准确,中国社会科学院为该片提供了学术支持。《领风者》总策划、总编剧钟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也拥有史上最硬核周边:
论讲故事,主创也是走心的:
很多网友质疑片中“德国人马克思说中文靠不靠谱?”“马克思的一生拍成动画片,会不会失真?”
《领风者》编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讲师卢刚表示:“制作团队力求内容有严谨的考证,符合史实、符合真实。比如马克思年轻的时候从特里尔到柏林去上大学,用动画片呈现的时候,他是怎么去的?是水路还是陆路?是什么交通工具?如果坐船的话,这个船有多大?这里面涉及很广泛的内容,还涉及到马克思所处那个时代工业化的生产水平,如果生产水平没有到那个程度,动画片画到那个程度也是失真的。”
主创人员表示,前期也对很多此前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片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比如马克思发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被看作其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然而,这位摩塞尔记者姓甚名谁鲜有人知。编剧钟君和卢刚坚持找出了这位记者的名字,叫科布伦茨。
突破次元壁,“马克思”也成开发大IP:
除了原创动画,钟君表示:团队正在将这一IP打造成为全媒体系列产品,包括漫画、主题歌、舞台剧、表情包等全产业链产品。对市场的深挖和延展是团队未来探索的重要方向。
漫画版截图
小马哥表情包也已上线,在微信商店领走,不谢~
其实,《领风者》上线前就已经广受关注,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都曾发文“打call”。
在年前bilibili发布会上《领风者》被重点推介,引发全场关注。
不过,上线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网友认为这部剧制作上还存在一些瑕疵:
比如,画面人物动作不够流畅、人物画面崩坏、转场生硬、“三渲二”技术造成视觉不适应等等。
近远景切换生硬
背景简陋、人物变形问题最为常见
由于只有7集的制作篇幅、内容被大量压缩、剧情进展也暴露出节奏过快的问题。
网友指出马克思”突兀“的”求婚“与不连贯动作
制作公司“杭州娃娃鱼”也被质疑因为将更多人力投入同期另一部动画《萌妻食神》,导致《领风者》动画质量出现下滑。
许多网友”批评“严厉也包含期待
制作,长期以来一直是国产动画的短板。国内的动画人依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缺点很明显、《领风者》积极意义却也不言而喻。
喜爱它的观众,多出于对马克思题材的热爱,有感于他那热血辉煌的人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行为处事、投身于伟大事业的澎湃激情,与燕妮精神上共鸣的真挚爱情。
|有评论声音认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领风者》虽然不完美,但绝对值得鼓励,也值得一追。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将那个陌生而遥远的卡尔·马克思拉近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国产动画更多的可能性。”
|有声音这样说:“《领风者》的出现,重点在传统学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现代化年轻化转变融合这件事上,引发了正面关注,这就是成功。”
刷屏的激情弹幕,实际上也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
其实,这并不是马克思题材的第一次创新融合传播。
2018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以及阿基米德FM联手打造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就用90后的话语体系,以19讲音频党课与2场线下沙龙,为渴望更全面了解马克思生平与思想的朋友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立体的马克思的形象,全网总收听量超过3亿人次。
爆款妥妥!
如果觉得《领风者》动画7集不过瘾、等更新太累,也可以马上”听“起来:
附上链接:
http://m.ajmide.com/touch/pages/forum/audio/album.htm?phid=27119189&isshared=1
对了!
“领风者”这周又更新了,
你追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