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50%
国际能源组织发布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展望2022》报告显示,尽管存在Covid-19大流行和供应链挑战(包括半导体芯片短缺),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21年再创历史新高。回顾过去,2012年全球售出约12万辆新能源汽车,而在2021 年,一周内就可以售出这么多。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扩张。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市场的9%,是2019年市场份额的四倍。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的所有净增长都来自电动汽车。中国的销售额最高,在经历了几年的相对停滞后,相对于2020年增长了两倍,达到330万,而在欧洲,销售量同比增长了三分之二,达到230万。2021年,中国和欧洲合计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5%以上,其次是美国(9.6%),与 2020年相比增长了一倍多,达到63万辆。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7.16万辆,同比增长119.5%。其中,纯电动车(BEV) 销量为465.11万辆,同比增长130.8%;插电混动车(PHEV) 销量192.06万辆,同比增长96.4%。
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33.42万辆,比上年增长187.5%,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50.74%,比上年提高了12.00个百分点,对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0.77%。
2021年,中国纯电动式乘用车(BEV)销量273.40万辆,同比增长193.6%,占世界纯电动式乘用车(BEV)销量的58.78%,比上年提高了7.90个百分点,对世界纯电动式乘用车(BEV)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8.40%。
2021年,中国插电式乘用车(PHEV) 销量60.01万辆,同比增长162.9%,占世界插电式乘用车(PHEV) 销量的31.25%,比上年提高了12.57个百分点,对世界插电式乘用车(PHEV) 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9.45%。
2021年,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3.12万辆,比上年增长113.7%,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份额为9.60%,比上年降低了0.26个百分点,对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3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BEV)销量为46.63万辆,增长101.8%;插电式乘用车(PHEV) 销量为16.48万辆,增长156.3%。
2021年,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28.33万辆,比上年增长61.1%。其中,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18.49万辆,同比增长58.7%,占世界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的65.26%,比上年降低了0.97个百分点,对世界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3.67%。
中国占全球新能源客车和卡车注册量的90%。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快于其他大多数地区。
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达1649.88万辆,较上年增61.1%。其中,纯电动乘用车 (BEV) 保有量为1127.47万辆,增长64.1%;插电式乘用车 (PHEV) 保有量为522.40万辆,增长54.9%。
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达784.28万辆,比上年增长74.0%,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的47.54%,比上年提高3.52个百分点,对世界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3.31%。
2021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 (BEV) 保有量为624.65万辆,同比增长77.8%,占世界纯电动乘用车 (BEV) 保有量的55.40%,比上年提高4.29个百分点。
2021年,中国插电式乘用车 (PHEV) 保有量为159.63万辆,同比增长60.2%,占世界插电式乘用车 (PHEV) 保有量30.56%,比上年高了1.02个百分点。
2021年,美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为206.45万辆,比上年增长16.1%,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的份额为12.51%,比上年降低了4.84个百分点,对世界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8%。
2021年,全球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为134.62万辆,比上年增长21.0%。其中,纯电动商用车 (BEV)保有量为124.33万辆,增长22.4%;插电式商用车 (PHEV) 保有量10.29万辆,增长6.5%。
2021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达108.25万辆,比上年增长20.6%,占世界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的比重为80.41%,较上年降低了0.28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商用车 (BEV)保有量为99.26万辆,增长22.5%,占世界的份额为79.83%,较上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插电式商用车(PHEV) 保有量达8.99万辆,增长3.3%,占世界的份额为87.36%,较上年降低了2.72个百分点。
中国拥有最大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和卡车车队,总库存量超过8400辆。中国占全球近90%的燃料电池客车和95%以上的燃料电池卡车。
2021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接近180万(175.39万)个,其中三分之一是快速充电桩(56.39万)。2021年安装了近50万个充电桩,超过了2017年可用的公共充电桩总数。2021年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了37%,低于2020年(45%)的增长率以及新冠肺炎大流行前的增长率。2015年至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50%。2021年,快充的增幅略高于2020年(48%比43%),慢充则慢得多(33%比46%)。
与往年一样,中国在公共充电桩数量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它占据了全球约85%的快速充电桩和55%的慢速充电桩。这反映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人口密集的城市特征。
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快充+慢充)数量达到114.7万个,比上年增加34万个,增长42.1%,占全球公共充电桩总数量的65.40%,比上年提高3.08个百分点,对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4.09%。
2021年,中国慢充充电桩数量67.7万个,比上年增加17.9万个,同比增长35.9%,占全球慢充充电桩总数量的56.89%,比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对全球慢充充电桩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3.93%。
2021年,中国快充充电桩数量47.0万个,比上年增加16.1万个,同比增长52.1%,占全球快充充电桩总数量的83.35%,比上年提高3.09个百分点,对全球快充充电桩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0.0%。
2021年,美国充电桩数量排名全球第二,达到11.35万个,比上年增长14.7%,增加1.45万个,占全球充电桩总数量的6.47%,比上年降低了1.17个百分点。其中,慢充充电桩数量91775个,排名全球第二,接下来依次是韩国91634个,荷兰82876个,法国49795个,德国41813个,英国29231个,日本21150个,意大利20224个,挪威12608个,瑞典12454个,加拿大12314个,比利时12023个,瑞士6623个;快充充电桩数量21752个,仅次于中国大陆,接下来依次是韩国15067个,德国9159个,日本8043个,英国7663个,挪威6670个,法国4465个,加拿大3055个,西班牙2643个,荷兰2577个,意大利2247个。
如今的电池供应链集中在中国,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拥有70% 的正极材料产能和85%的负极材料产能(两者都是电池的关键部件)。超过一半的锂、钴和石墨加工和精炼能力位于中国。欧洲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但除了钴加工占20%之外,它的供应链很少。美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链中的作用更小,新能源汽车产量仅占10%,电池产能仅占7%。韩国和日本在原材料加工下游的供应链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特别是在技术含量高的正极和负极材料生产方面,韩国占正极材料产能的15%,日本占正极材料产能的14%,负极材料产能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