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我认为首先要弄清矛盾的核心在哪里,有没有调和的可能性。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中美关系问题,而是全球化问题。按中国的发展势头,如果按中国理解的自由贸易,自由发展,那么中国制造可以满足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需求。特别是如果中国占领了制造业高端,那么不仅仅是美国,整个西方的高输入都将无法维持,都会陷入衰败,会造成大量得失业。这就是2013年我判断世界将处于十字路口,需要选择的主要理由。所以这不仅仅是中美的矛盾,是整个西方世界与中国的冲突。即便中国开放,把所有西方资本都纳入中国,那么将与西方所有国家形成激烈的民族冲突。中国学界一直把资本主义理解为正义,却没看到它残酷,无情,无法持续的一面。
还有知识产权问题,要搞清楚知识产权的核心是产权垄断,是西方维系高收入,高人一等的,越来越显得重要的手段,合作中断是必然。所以我们不能把这种合作当做一种可靠的,能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必需坚持独立自主。要意识到知识产权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科技发展最高效的是知识共享,而不是私有,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得重新定义劳动价值。
中国把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理解为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合理的,但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不合理,而是一种盲目,更合理的是科学布局,平衡发展。我们把一带一路理解为共同富裕,但实际上是资本扩张。当时我就认为西方不会容忍,如果我们再坚持不干涉内政,不输出意识形态,那么失败就是迟早的事。其实欧洲的合作应该说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其实他们也并不聪明。
美国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台湾问题,台湾对美国并没有多大的利益,而是抑制中国的工具。炒作台湾问题是为制造“中国威胁论”提供依据,必需认清这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应该是我国总体战略中的一环,不要把它当做一个独立的问题来解决。
美国在南亚搞产业链重组也并不一定需要小圈排斥中国,而是希望制造资本的投资环境,依靠的是资本,也包括中国资本,而不是国家。主要目标还是替代中国制造,满足美国的需求,解决美国对中国的依赖。
目前美国股市下跌,最理想的就是低价收购中国低价资产,感觉中国资本非常配合,但作为政府应该控制,不应该开放,开放会造成一波外资收割盛宴。中国现在并不需要外资,美元。中国政府应该主动发行货币替代外资。
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讨论中国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也是我当时我提出国内产业链公有制整合的内在逻辑。资本主义全球化是无法持续的,是无药可救的,得从新选择方向,重搞顶层战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