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陈坤的一生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前几天聊了电影咖“下凡”破咒者。

没想到,后台反而对一些常被说“下凡失败”的演员,讨论热乎。

尤其是他——

陈坤。

大概因为,他最近一部新戏,又扑了。

《风起陇西》播出当日,收视率没破1。

什么概念?横着比,央八历年来的倒数第一。

竖着比,央妈百年难得一回,直接被卫视骑脸输出。

500

任凭粉丝们如何辩白,“扑坤”的名声也只能再一次坐实。

还有更糟糕的事:口碑滑坡。

戏内,网友嘲他演一部扑一部瘟神体质,也嘲他五官乱飞,演技过誉。

形势来到《风起陇西》这,甚至有人拎出演技盆地的鼻姐,试图压七少爷一头。

500

过分了过分了。

但,就像毒舌者评价他:“老了后只剩蜡黄和假清高。”

觉得戏内的他“故作姿态”,戏外的他,下凡失败的,大有人在。

作为一名演了二十几年、不缺代表作,一度跻身戏骨的演员,这样的评价未免有点掉价。

所以——

中生陈坤,怎么了?

500

回溯起来,陈坤成为下凡失败代名词、演技被质疑,都源于一个转折点——

《天盛长歌》。

彼时的陈坤风头无两。

大荧幕上诸如西厂厂花雨化田,画皮渣男王生都深入人心。是大众眼中难得兼具外貌与实力的演员。

500

500

2017年,许久未拍电视剧的陈坤突然接拍芒果剧《天盛长歌》。

却出人意料地遭遇了芒果台几乎从未有过的收视滑铁卢。

500

当然,客观来说,一部剧的扑街,因素往往很多,推到一个演员身上是有失公允。

《天盛长歌》节奏慢、魔改原著等都是原因。

但陈坤首当其冲扛了黑锅,被冠以“扑坤”,与他和粉丝们的谜之操作也不无关系。

比如陈坤在剧还在平台播出时,号召大家去看DVD版,暗示平台不行。

500

比如其粉丝不愿陈坤接这种“偶像剧”,围剿原著作者天下归元。

总之怪天怪地,怪作者,甚至怪观众“门槛太高跨不过去”,唯独就是不怪自己。

500

此举显然很不客观,也很不明智。

其结果就是面对同样性情中人的芒果精,陈坤以极端发言换极端结果,在扑街的审判里被判了个全责。

当然,这判罚也不是全无道理。

一部剧的扑街,演员该担的责,是演技。

在一堆不理智的嘲声中,有几条对陈坤演技的质疑倒显得冷静客观。

500

也自此,网友彻底打开了质疑陈坤演技的大门。

同年播出的糊剧《脱身》——

500

 2021年的糊剧《输赢》——

500

同年播出的糊剧《和平之舟》——

500

以及,《风起陇西》——

500

自然,照旧夸赞陈坤演技的也不在少数,但不得不承认,争议声确实没有消散。

批评的角度倒也一致:

油腻、浮夸、气声爱好者。

总之一句话:装杯过度,用力过猛。

如果从演技来看,被网友们炮轰的用力过猛、浮夸做作,其实是指表情动作不收着,比较大开大放。

也不是说大开大放就不对。

而是通过这些比较戏剧化的表情和动作勾勒出来的个性,与角色本身匹不匹配,符不符合他这一身份、所处场景该有的表现。

比如《天盛长歌》。

陈坤在里面扮演的宁弈,是一个城府极深,但人前装废柴的太子。

但当心狠手辣的真面目被揭穿后,心虚与忏悔,他这么演——

500

在皇帝面前假扮单纯的太子,他这么演——

几乎把“我傻了,我装的”写在脸上。

你不能说他当下的反应错了,该有的情绪是对的,装无辜也是对的,只是“装”的痕迹未免太重了些。

陈坤的表演舞台感是比较强的。

表情肢体用力,每种情绪你都能明显地分辨出来。

在需要情绪爆发的戏里,表演痕迹尤为明显。

500

所以,当真是我们曾错看了陈坤?

这要看怎么理解“看错了”。

如果觉得陈坤演技表情丰富这个路子是个新鲜事,那的的确确是记忆滤镜。

他的五官在《金粉世家》里就没安分过。

和家人聊天,挑眉逗眼。

500

对冷清秋,更是喜怒哀乐皆形于色。

500

不觉得违和,是因为这样的演法的确符合纨绔子弟金燕西嚣张跋扈的性格。

他是靠浪荡轻佻的小青年走红没错。

然而到了现在,再演活泼少年,陈坤却少了年轻时的自然,刻意演出轻盈。

在他一人分饰两角的《脱身》里,尤为明显。

街头混混式的哥哥乔智才和严肃板正的弟弟乔礼杰。

虽然小表情一样多,但很明显,扮演严肃的弟弟更符合陈坤当下的状态。

500

陈坤是不该被“没演技”一棒子打死。

但他扮演不同角色的可塑性,显然没有大众认为得多。

其实《和平之舟》那段短评倒是精准。

陈坤特有的一些大表情与不会演戏的五官乱飞,还是有本质差别。

他那些特有的神情的确是能传递出人物信息,只是有时候传递的信息与人物本身并不适配,就显露出一种违和。

比如他总是钟爱一种“咬牙切齿”的演法,来展示角色心中的愤懑。眼神是到位,但偏要调动脸部每一块肌肉去作配。

这“咬牙切齿”的演法,放在或阴鸷或跋扈的角色身上或许管用,但于那些沉稳隐忍与不动声色的角色身上,未免显得太小家子气。

500

这也是为什么,公子哥金燕西一扭头一蹙眉,能被演得十分活泛。

而同一套公式,放在宁弈、陈恭身上就容易显得飘浮。

500

当然,说句公道话,即便演技比印象中浮一些,一人的力量当然不足以直接导致整个剧的扑街。

如果说扑与坤之间非要有点什么联系,或许是中年陈坤在选角上,总偏爱陈恭这类身处乱世又理想主义的“大人物”。

但能将这类人物刻画到位,还吸引人的剧,其实少之又少,风险系数本就大些。

对这种“大人物”屡演屡扑,屡扑还要继续演的一种奇怪追求,暗合的,恰又是他戏外被嘲的“装”。

500

陈坤一直是偏爱这类严肃的大人物的。

十九年前让他走红的金燕西他就不喜欢,因为“不认可他”。

500

十九年后的陈坤,也依旧不会喜爱诸如金燕西这样小脾性小机灵的角色。

这种角色天然带着娱乐性,而陈坤本人至始至终,都是个拒绝娱乐,过分严肃的典型。

正是这种过分严肃,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装”。

看看陈坤让人倍感装逼的名场面——《圆桌派》。

尤其体现在与窦文涛的问答。

比如窦问:“迅哥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朋友。”

陈答:“存在呗。”

窦再问:“(演员)怎么能认假为真呢?”

而陈答——

500

窦三问:“你们如何维持那么久的朋友?”

陈答——

500

网友看罢感慨:无聊、水、不知所言。

500

500

换句话说,假、大、空。

他好像在回答问题,又好像什么都没回答。

窦文涛问演员入戏的技术,他答自己建成自信的经历;窦文涛问他和周迅怎么保持友谊,他答自己对友谊的直觉。

为什么显得装?

因为他在做的,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抓着题干里几个关键字眼做拆解,却又拆解得实在不怎么好,更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的,急于把自己对这几个关键字眼所有的了解与感悟一一抖落出来——

你瞧,关于这个事儿,我思考了这么老许多。

他更像一个确实读过一些书,理解一些事,但慧根有限,无法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无法游刃有余地释放,只好背诵全文的小孩。

这大概也是关于陈坤之装极具争议的原因。

这种装,与普通意义上的装,其实是有分别的。

有上头者将陈坤这种假大空的讲话方式错当“底蕴”,也是因为比起常言所道的“装”,背诵全文确实距离真正的知识稍微接近些。

一个对比,很鲜明。

靳东和陈坤。

靳东是典型的,不带争议,毋庸置疑的虚荣装杯人。一个典型特征是,装杯时总带着一股入戏的臭屁与自信。

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儿都敢编。

500

 

陈坤不一样,他假大空的话语下,语气是真挚的,表情是恳切的。

而他讲出来的东西,不存在胡诌,更多的只是有些不知所谓。

所以靳东的装总带有娱乐性;而陈坤的装则是过度严肃的,乏味的。

还不理解个中分别的话,可以再看看二人的采访问答。

答题思路就很见不同。

比如靳老干部的典中典——诺贝尔数学奖。

500

以及随手裁一个陈坤式答题——

500

陈坤如上所述,还是从不直接回答问题,弯弯绕绕的在说一大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毕生所学。

而靳东就单纯得多,他只是绞尽脑汁的试图在回答中不露痕迹地展示逼格。

比如你同样问二者“今天煎蛋好不好吃”。

靳东大概率会聊起生命中吃过最贵重的一个煎蛋。

而陈坤会先告诉你,他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绝对好吃或不好吃的煎蛋,兴许还会谈到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命题。

一个是大胆编故事,能骗一个是一个。

一个是看似大方实则小心翼翼地摊开自己的知识,想获得真正的肯定,又生怕说错露怯。

两种不同的装,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求知初心。

靳东们出于虚荣。

而陈坤,则只是想掩盖一些自卑。

500

自卑这二字,几乎成为陈坤人生的注脚,也构筑了他一身的严肃。

它源于贫困的原生家庭,更源于演绎初期因过分好的运气而一下带来的巨大财富,给陈坤造成的惶恐。

彼时的陈坤刚考进北京的歌舞团,不过是一个从乡下初到北京的傻小子,却在陪朋友一起考北影时被意外录取,成为了那个声名赫赫的96级北影新生中的一员。

2000年,被赵宝刚看中的陈坤出演了《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陈子坤;

三年后,又出演了《金粉世家》的七少爷金燕西,并凭借这个角色彻底走红。

出名了,有钱了,但陈坤却并不开心。

自传里,他说觉得自己“德不配位”,又生怕拥有的东西一夜失去,也因此得上抑郁症。

500

他疯狂阅读是为了配得上名气;

出演金燕西是为了给认为他只能演修表匠的赵宝刚一个证明;

可以说与自卑相依相随的孤傲近乎成了他所有成就的原动力。

500

同类小事,不胜枚举

这种想法适当,是一种清醒,但过度,就会造就一种用力过猛的人生哲学。

即我要证明一切,要让每一分钱的收益都匹配上一块钱的付出。

所以当事业到达顶峰时,他开始“自讨苦吃”。

他做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带领着几个“精挑细选对他没兴趣”的大学生翻越海拔四千三百米的色拉乌孜山。

他给徒步立下几乎是酷刑的规矩——一路只能行走,不能笑闹,连说话都是不被允许的。

几个学生在下山时为了舒缓疲劳而坏了“禁语”的条例,陈坤勃然大怒,斥责他们——

“原以为能做到二十分给我看!可实际连八分都没做到!以为你们中会出现有光芒的人!哪怕是一个!没有!”

他教育前来徒步的学生“徒步不是旅游,而在战胜自己”,觉得学生们说得几句话,将他苦心经营的行走变成了散漫懈怠的游戏。

500

因为自卑,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又因为想拥有,于是自寻苦难去匹配所得。

陈坤有着一种近乎苦行僧的处世哲学,甚至会以这套哲学要求周边所有人,变态的“律己律人”。

著名的“陈大便”事件也是如此——

在快男当评委时,只是因为觉得一旁谢霆锋戴墨镜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选手,而向其怒砸耳机。

500

结果被谢霆锋暗讽为“大便”。

500

500

陈坤的“装”大约在于,身处娱乐圈内,但他几乎没有一丝放得开的娱乐精神。

乍看之下,他信佛,乐善好施,做公益,不量产,似乎是个心静而豁达的人。

可实际上当凡此种种,都来自于希望自己配得上所得的动机。

恰就说明其非但不豁达,还有一份锱铢必较的小气(非贬义)。

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何在《天盛长歌》扑街后,看似宠辱不惊的陈坤,却发了如此多不符人设的言论。

擅长自我怀疑者,永远都在寻找推翻自己的证据,而最怕的,便是怀疑被证实。

所以当《天盛长歌》扑街时,陈坤像魔怔一样的暗示大家问题不在自己,又敦促大家前去观看,自己觉得“还不错”。

500

如此卖力的自卖自夸,看似在洗脑观众,实则也在催眠自己。

在自传中他曾说自己是个很需要鼓励的人,而功成名就的2022年,他底色或许仍未怎么改变。

这也是飘为何不忍责怪他。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能保持一份自问“配不配”的清醒,已经是少数。

即便因自卑而有些过了度,但我也见过自卑可以扭曲成太多伤人的丑态。

陈坤没有,他只是事事要争一口气,斤斤计较到了极点,但这种用力过猛的处世哲学,最不放过的不外乎是自己。

他唯一的过错,大概是混淆了“填补自卑”与“建立自信”。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为了使自己匹配得上早年间的运气,读书念佛散财修行,试图让“所得”和“所失”的砝码平衡。

却偏偏有些忽略了,那些名声的到来,其实都是因为七少爷那令人喜爱的演技。

低产的陈坤,也曾被赋予“珍惜羽毛”的名声。

但在息影的空隙间,去看他的采访,或者是空谈着人生理想,或者是组织公益活动,关于保养精进演技的“羽毛”,倒是少有听闻了。

然而,对演技的精进,或许才是陈坤能找到安全感的唯一办法。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