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生在浙江小四川,连周迅都忍不住推荐这道辣味

500

一说起浙江,

浮想连连尽是秀美婉约的江南水乡,

就连浙江菜系,

也是印象中江南菜的偏好甜、喜清淡。

但是,偏偏有这么一个地方,

虽地处江南,却味近川渝,

有着“江南小四川”之称,

这就是浙江衢州。

500

(周公子公开自己是衢州人。)

在衢州,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自制辣椒,

不管是外出求学还是出差,

衢州人背包中总装着一罐辣椒酱,

被戏称为“活在浙江的四川人”。

500

其中,不得不提的美味,

还属“三头一掌”:

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

500

那个辣味,惊江西,震四川,

跟湖南的有得一拼。

最早面市的,还是兔头。

500

相传在上世纪50年代,

在衢州有一家冷冻厂,

专门杀鸭和兔。

鸭毛、鸭肉、兔肉各取所需,

净剩些鸭头、兔头,无人问津。

城里城外的穷苦人家,

3分钱1斤,

争着把这些边角料买回家,

变着花样烧着吃。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

南门口突然多了个大妈摆摊,

浓香阵阵,辣味扑鼻,

引得街坊驻足围观,

等到揭了盖,热气散去,

才看清锅里满是兔头。

原来,大妈为了补贴家用,

不得不将拿手的香辣兔头售卖,

没想到这香辣兔头便宜又好吃,

一出锅就被抢售一空,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就在衢州风靡开来。

500

兔头生意成本低,

又能赚些家用,

不少当地人纷纷效仿,

在街头巷尾摆起了鸭头、兔头摊。

但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

三头一掌才真正火起来,

由原先低廉的小吃店和大排档,

一路过关斩将,

成了宾馆酒店宴客的招牌菜。

500

在衢州,几乎每一家餐馆都有卖三头一掌,

尽管制作方法各有各的看家秘方,

但大抵都离不开辣椒、姜、蒜,

以及各种各样的香料。

但如果,只是用这些调料烹制,

原材料的腥味还在,

而且辣椒刺激,吃多了肠胃受不了。

有经验的老师傅,

会在调料里放入甘草等十几味清火的中草药,

有的甚至还会加入蜂蜜,

这样做出来的鸭头、兔头,

肉质细腻、疏松,辣中带甜,

500

500

除了鱼头外的“两头一掌”,

是多数食客的心头好,

也是衢州宵夜场的“红人”。

做的人使出看家本领,

吃的人也不失技巧:

500

500

地道的衢州食客,

最爱在深夜里,游走于大排档,

一手抓起一个骨酥肉烂的鸭头,

吸溜一口,将鸭头中的精华吸出,

一手来瓶啤酒,咔咔几口,

感受舌尖辛与辣的博弈,

带给整个身体感官强烈的刺激,

边吃边发出“嘶嘶嘶--”的挣扎声,

彷佛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统统随之消失殆尽。

500

而对于婉约派的吃货来说,

辣到不能自已的时候,

来一杯冰冰凉凉的水晶糕,

才是最完美的解药。

这种用藕粉做成的甜点,

晶莹剔透,Q弹有嚼劲,

泡在薄荷水或椰汁里吃,

是衢州人夏日最熟悉的童年味道。

500

在衢州人眼里,

这是个遍地美食的城市,

好山好水好食材,

养出了满街嘴刁的吃货。

500

从烤饼、发糕、油炸果,

吃到青蛳、粉干,和各种粿……

三天三夜都吃不完。

500500

这座不被外人熟知的城市,

坐落在浙江省的西南部,

跟皖、赣、闽三省接壤,

“四省通衢,五路总头”。

虽然不是名义上的沿海城市,

但坐拥钱塘江上游,

自成多山多水的江南小城。

不过,衢州最特别的地理,

还属它地处金衢盆地,

跟四川一样,气候潮湿,

又因临近江西,才那么偏爱吃辣,

500

500

当然,衢州远不止只有美食,

这座拥有1800多年人文历史的古城,

也曾有过数不尽的辉煌记忆。

在北宋年间,

衢州一带,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龙游商帮更是名声显赫,

成就浙商的名号,遍地龙游。

500500

(远眺天王塔。摄/许军)

只不过,作为南孔圣地,

衢州深受儒家文化熏陶800多年,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衢州人崇文、轻商。

在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

衢州人依然不争不抢、安逸过日子,

很快被省内城市赶超和拉开差距,

沦落到今日的“浙江贫困地区”。

500

但是,不管外界怎么变,

衢州有自己的节奏,

这块老天赏饭吃的风光宝地,

留不住出走的年轻人,

却留住了人们颐养天年的愿望。

衢州,永远以主人翁的姿态,

拥抱五湖四海的游子,

把一切在外吃的苦、受的委屈,

统统浸泡在美味当中。

500

500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