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论】妇人之仁(一)“妇人之仁”的本意

【摘要】所谓“妇人之仁”,意指把同情的对象限制在其弱小状态阶段的这样一种非常有限度的同情心。

一、“妇人之仁”的出处

“妇人之仁”,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韩信为探讨项羽的性格特征,而创造的一个成语。

尽管《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叙述非常生动精彩,对这个成语的解释也是非常充分的;但是,后世却仍然不顾《史记》的原文,而胡乱解释这个成语。

二、“妇人之仁”在后世的通常理解

在后世,“妇人之仁”通常被理解为诸如:妇女的软心肠;并且因为软心肠,却反而因为不识大体、处事姑息而使得更大的善意反而得不到体现这样的意谓。

在这里,“仁”常常的被理解为慈爱,与“仁”的本意差距甚远,姑且不论。单说妇人之仁,也就是妇人的那种慈爱,常常因小失大,固然也可以看作是对妇人的心态与行为的一个分析——且不管此种分析正确程度如何——却不是韩信的本意。

三、考察韩信的本意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下面我们就根据原文,考察“妇人之仁”的本意。

如上文,韩信看到项羽的反差行为,于是就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那个“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的项羽,却又“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呢?

于是韩信就做出诸如下面这样的设想:

譬如一个妇人,看到一只很幼小很脆弱的小虎,于是觉得这只“小猫”好可爱哦,生病了就很关心呵护。

但是呢,等到“小猫”长大了,成了大老虎。“好可爱哦”,就变成“好可怕呵”了。

对照上面的设想,项羽看到弱小的人,就像妇人看到“小猫”,感觉好可爱好可怜哦;因此,“人有疾病”时,就“涕泣分食饮”。

但是,当“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在项羽眼中,一旦这个人把官印拿到手里,“小猫”长成大老虎,于是就“好可怕呀!”因此就导致了“印刓弊,忍不能予”这样的行为:把本应授予的官印捏在手里摩擦好几天,就是舍不得给出去。

这就是韩信对项羽行为反差的原因的搓摩及其对此做出的解释。并且,他还为此赋予了“妇人之仁”这个专有名词以特定含义;甚或,这个词就是韩信创造的。

四、“妇人之仁”的本意

【摘要】所谓“妇人之仁”,意指把同情的对象限制在其弱小状态阶段的这样一种非常有限度的同情心。

这个本意,和“妇人之仁”在后世的一般用法中的意思,比如优柔寡断、软心肠、因溺爱而姑息之类,差距是非常大的;没有能够领会韩信的本意,甚至含有相反的意谓。

五、世人的妇人之仁

按照“妇人之仁”的本意,其所描绘的人类行为特征,比之后世用法所描述的,其范围远为广泛,含义远为深刻。

至于这样的描绘是不是有损西楚霸王的形象(尽管在本人看来,项羽不过是一介匹夫),或是否歧视妇人;本文只负责形象的表达韩信的本意,如有相关疑问,请找韩信商榷。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