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01
年底,美团给他们12万骑手发了问卷,问他们最想向用户说什么,收回来得票比较高的三句话是:
1,及时接电话。
2,写准确收餐地址。
3,希望顾客在收餐的时候,能说谢谢。
虽然我对一些外卖小哥颇有怨言,但我觉得这三个都是没毛病的,但就是有人,非要在第三点上杠上了,表示他们可以主动说谢谢,但是对方作为服务人员不能要求他们说谢谢。
7.8万人点赞。
我很想知道,外卖小哥在问卷里表示“希望”,怎么就变成“要求”了,合着你不说谢谢就不给你送餐了是吗?
并没有吧。
我觉得无论站在谁的立场上,都完全有理由期待顾客说出这一句“谢谢”。
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外卖小哥方便了广大不愿意自己做饭,也懒得出去排队吃饭的人群,每一单只用付出几块钱的成本,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对提供这样方便服务的人,说一声谢谢不过分。
站在外卖小哥的立场上,迎风冒雨,特别是现在在冬天,在刺骨寒风中骑几十分钟车,再在迷宫一样的办公楼里找到相应地址,期间还要尽量保持汤不撒,时间不超,递出快递的那一瞬间,期待对方说一声谢谢也不过分。
事实上我都奇怪,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怎么能上升到道德绑架的地步,在微博热搜上呆了四天,引发全民争议。
后来看多了微博评论我明白了,其实大家争的不是道德绑架的问题,而是外卖小哥有没有资格要求“谢谢”的问题。
试想,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场景,也许根本就不会有争议。
比如程序员准时完成产品经理需求的时候,期待产品经理说一声“谢谢”。
比如乙方公司终于高质量完成甲方案子时,期待甲方市场部说一声“辛苦了”。
比如同样是服务业,在飞机上问空姐要一杯水,空姐期待你能对她说一声“thank u”。
因为这些场景中,虽然可能交谈的双方有强有弱,但终究是认可对方和自己是处于同一阶层的,是可以平等对话的,所以这里能记得最基本的礼仪,也可以说最基本的道理。
但我们的普通白领对外卖小哥,却始终有种颐指气使,居高临下的感觉。
如果要类比的话,可能像旧社会的地主和仆人。有些人心中充满了“你是仆人,哪有仆人期待主人说谢谢的道理”的思想。
关键这样类似的话,我最近听过太多了。
某些大学的牌子上的意思,基本就是”外卖人员和狗不得入内“:
一位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同学,现在在快消公司市场部工作,他在聊到自己老板时充满了不屑:
“他以前是在门店做销售的你知道吗?连国都没有出过,还做我领导。”
某不是什么好学校毕业的网友,至今无业,亲戚给她安排了一个相亲,她回来就在群里吐槽。
“我亲戚给我安排的这个相亲对象,居然是个滴滴专车司机,这么看不起我啊!”
就连我上次写生活不易才抱团取暖,快要干死才相濡以沫,提到给我搬家的夫妻
他们配合默契,动作娴熟。男人一歪头,女人就知道是箱子歪了希望她帮扶一下箱子。女人推着车,突然停下来,男人也知道这是她推不动了,于是接替她推车,让女人去做整理工作。
两人虽然工作辛苦,但看起来恩爱,操着河北话一边干活一边和我闲聊,我看着觉得幸福的不得了。
后台也有人说和他们阶层不一样,没什么好比的。
我就不懂了,他们也是在上海,不偷不抢不骗人,靠双手活下来的人,怎么就和你们不是一个阶层了,你们凭什么瞧不起体力劳动者?
是你们收入比他们高吗?
前两天泡汤的时候找推拿师傅做了个指压,问师傅工资有多少,师傅说在这做保底8000,现在他每个月到手在15000以上,他还表示在上海做这一行的,只要不太懒,基本一个月到手收入不会低于8000。
关键还包吃包住,拿到多少就能存多少。
对比很多小白领拿着税前8000的工资,光租房就要用掉一半,在大城市活着基本要靠父母接济,然而父母也并不富裕,每天担心自己孩子没办法自食其力。
孰高孰低?
还有更多官方数据。
杭州外卖小哥平均收入9100元,很多人靠送外卖买了房,买了车,结婚谈恋爱,靠送外卖养活全家。
孰高孰低?
之前罗辑思维举过一个美甲师月入18万的例子,不过那是特例,就不在这说了。
是你们阶层比他们高吗?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段子,说北京卖煎饼果子的阿姨每个月净收入三万,远超大部分白领。
那会儿我还在上班,朋友过来调侃说她辛苦上班,结果赚的还没赚煎饼果子的阿姨多。
我说“我们上班和她比有啥辛苦的啊。”
“她每天6点就要出摊,那至少4点就要起床准备食材,而你9点到公司都做不到。”
“她虽然每天就上午工作,但要做到月入三万也不容易。按照一个煎饼果子赚4块钱来算,也要卖掉8000个煎饼果子,平均每天要卖掉260个。做一个煎饼果子1分钟,做260个就是260分钟,站着高强度工作4个小时呢。”
”而我们呢?你现在开始,算一算自己每天在公司10个小时,有多长时间是在高强度工作中度过的?是不是经常会发呆,聊微信,放空,开会,一天就过去了?“
”所以卖煎饼果子,你看起来你能做,其实你做不了。“
我当时没说的是,其实按照是否掌握生产资料来划分,卖煎饼果子的阿姨,其实是可以自食其力的手工业者,应该是比那时候打工的我们阶层要高的。
她至少不依靠任何平台,只靠自己双手就能在上海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
而那会我们公司很大一批人,可能离开了公司就再也没法很好生活了。
有时候我们其实没啥能力,是公司租的高档办公楼,公司买的高级办公椅,父母承担的教育经费等一系列外在的东西,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是贵族,是小仙子,小仙女,但其实离开了这些平台,很多人可能什么都不是。
误把平台当作自己能力,然后动不动就看不起别人的人,以后摔下来时是最惨的。
02
所以我劝各位高贵的白领们,不要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服务行业从业者了。
你赚得不一定比他们多,很多时候也不像他们那样掌握生产资料,真要算起来,至少在生存上,他们还多你们一份技能,还更吃苦耐劳,而且做的都是别人急需,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一个说法是,任何一个城市少了某些小白领其实没啥问题,但真的缺不了这些体力劳动者。
大家都是外地来的,都在大城市打拼漂泊着,都用双手赚钱,都不一定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应该相互理解,相互爱护,不要觉得谁比谁就高一等。
——这是针对不是本地人,同样漂在大城市,家里条件没有很好的人的忠告。
针对优越感爆棚的”中国式中产阶级“,则有另一番忠告:
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贫穷离他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所以啊,对体力劳动者好一点不但是起码的礼貌,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宽容。
况且,真把人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最后还是那段话。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
“你弱你有理”,“我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我为什么不帮助你”“我为什么不借给你钱”“我为什么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什么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每天每夜都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分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这些人我就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位置很高吗?
如果不是。
灰烬与尘埃又为什么要互相憎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