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落入陷阱,大批坦克遭团灭,唯一的黑鹰坦克原型车也被摧毁?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大烽火

美媒称T-80UM2原型车被乌军击毁,无中生有、还是确有其事?据环球网援引美媒《驱动》网站消息3月23日报道称,有流出照片显示,一辆近期损毁于俄乌战场上的俄制主战坦克残骸,经美方情报分析师经过详细分析后认定,系俄制T-80UM2原型车。

500

T-80UM2系俄方在T-80U坦克基础上开发而来,内部代号“640”工程,绰号“黑鹰”。于上世纪90年代末推出,曾将多项先进技术运用其中,在当时掀起一股热议,进入21世纪之后,逐渐销声匿迹。

1997年9月,鄂木斯克国际武器装备展览会开幕,会场上除各式俄制现役主战装备外,一款外形迥异,展板上标注为“黑鹰”的主战坦克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关注,它便是鄂木斯克机械制造设计局在T-80U主战坦克基础上开发而来的新型主战坦克,内部代号“640工程”,亦名为T-80UM2,只不过此时的黑鹰却为1代产品,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沿袭T-80系列主战坦克的底盘,传动部分仍由6对负重轮组成。

按照俄方宣称,该坦克较之以往,作战效能提升近50%之多,如此底气的背后,源于俄方在该型坦克上集成应用了多项在当时看来极为先进的技术。炮塔构型方面,黑鹰坦克一改苏制坦克半球型双人炮塔的惯例,采用带有先进装甲材料的新式全焊接铸钢炮塔。

在防护方面,按照俄方当时的宣传资料来看,黑鹰坦克将配装“仙人掌”爆炸反应装甲组件,爆反装甲组件中的装甲块互相铰链安装在炮塔及车体前部,侧裙板也装有爆炸反应装甲,使得其既能抵御化学能弹(高爆反坦克榴弹),也能抵御动能弹(穿甲弹),防护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在黑鹰坦克炮塔前部圆形区域,俄方还将加装“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炮塔中央两侧加装能够发射6枚火箭弹的“鸫”2主动防护系统,双重主动防护叠加其中,配合全新爆炸反应装甲组件,足见俄方对黑鹰坦克防护性的重视。

500

在火力方面,黑鹰坦克可谓是众说纷纭,按照俄方当时给出的数据来看,黑鹰除装备一挺HCBT型12.7毫米遥控机枪外,坦克主炮采用经过改进后的2A64M-4型125毫米滑膛炮,并且装有杀伤爆破榴弹电子定时引信调节装置。

这种火力配置在当时仅仅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在此后数年间,有关于黑鹰坦克主炮的具体型号及口径的说法层出不穷,大体保持在130毫米~140毫米区间,无一例外都认为是新型号。而坦克主炮口径增大的目的,是为了赋予弹丸更大的动能,从而使得更重的弹丸达到更远的射程,同时又增加射击精度与提高对敌方装甲车辆的杀伤效能,但这也意味着必须攻克相关技术。但从此后亮相的黑鹰坦克原型车及资料来看,俄方对此三缄其口,并对炮口进行遮蔽措施,使得外界无法一探究竟,而这也意味着俄方在此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关成果。

动力系统上,黑鹰坦克配备功率达919千瓦的GTD-1250G多燃料燃气轮机,并于经过改进的传动装置相匹配,此外还有说法称,黑鹰坦克日后将装配功率达1029千瓦的GTD燃气轮机。直观对比上而言,黑鹰坦克总体功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从单位功率上来讲,却还要比T-80U低(T-80U单位功率19.84千瓦/吨,黑鹰单位功率18.375千瓦/吨),因而俄方在此后便不了了之。

500

在自动装弹机方面,黑鹰坦克并没有延续此前的转盘式主动装弹机,而是采用尾舱式自动装弹机,此外又在弹仓及战斗部之间采用隔舱设计,提高了坦克及车组乘员的生存能力,与此同时又提高了坦克的射速。此外,黑鹰坦克车组乘员的布置也与T-80U正好相反,炮长位于右侧,而车长位于左侧,如此设计外界推测称,系在自动装弹机损坏的情况下,车长必须承担更多的装弹任务。

在两年后的第三届鄂木斯克国际武器装备展上,黑鹰2代产品全新亮相,传动部分由此前的6对负重轮改为7对小直径负重轮,坦克主炮就目视而言,不论是口径还是构型,都与此前迥然不同。

按照俄方国防部代表彼时的说法,他们将在2000年后采购黑鹰坦克,使其进入俄陆军战斗序列中。当然,俄方的计划通常没有变化快。时间转至2005年,俄国防部又透露消息称,为恢复俄陆军装甲武器数量及作战效能,将在此后每年采购350辆黑鹰坦克,总之,彼时的黑鹰坦克可谓是不愁销路,被寄予厚望。

500

但作为娘家的鄂木斯克机械制造设计局与鄂木斯克运输机器制造厂的境况却不容乐观。如前者因经营状况恶化于2002年申请破产,如后者的武器设计部门则于2004年被并入位于下塔吉尔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车辆生产部门则于2007年被并入位于圣彼得堡的基洛夫坦克生产厂。

紧接着,黑鹰坦克的产权则归属乌拉尔机车车辆厂,时间来到2009年后,俄政府正式宣布,所有未来坦克项目被终止(195工程、“纤夫”坦克项目等),黑鹰坦克项目最终走向寿终正寝。而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网站2015年6月下旬报道称,在采访时任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副总理哈利托夫期间,哈利托夫曾表示称,黑鹰坦克仅仅只是一型概念车,甚至算不上是实验设计工作,总体来说是创造性的探索。

500

再来看美媒的报道及相关情报分析师的分析,可谓是荒诞不羁,他们得出这辆坦克系T-80UM2的依据,在于其炮塔侧部所装备的大尺寸爆炸反应装甲模块残骸。

但细究就会发现,这种爆炸反应装甲系俄罗斯钢铁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推出的第三代多功能通用型“化石”爆炸反应装甲。该爆发装甲采用模块化配置方式,作用原理系抛板/盖作用型,对聚能装药破甲能力的降低效果在90%左右,对动能穿甲破甲能力的降低效果不小于50%。

500

经过升级改进的T-80BVM主战坦克,同样在炮塔侧部加装有大尺寸“化石”爆发装甲模块,通过此举,使得T-80BVM侧前部防御尾翼稳定次口径穿甲弹的能力增加到600毫米,侧后部抵御尾翼稳定次口径穿甲弹的能力增加到350~450毫米,尽管如此,这些部位在面对能击毁爆反装甲后还能击穿300~350毫米厚的基体装甲的串联聚能反坦克武器来说,显然是无比脆弱的。再结合T-80BVM主战坦克近期在俄乌战场上的战损情况而言,美媒报道中所谓的T-80UM2原型车被击毁,显然是无中生有。因此,这辆被击毁的坦克应为一辆普通的T-80BVM,美媒之所以报道,除含有混淆视听的意味于其中外,还想借此机会证明。即在西方多国先进的反坦克武器面前俄制主战坦克是不堪一击的。

500

西方多国反坦克武器诚然先进归先进,但美媒捏造虚假消息的手法也是够可笑的,毕竟T-80UM2坦克在2009年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不论是娘家鄂木斯克机械制造设计局也好,还是如今产权所属者乌拉尔机械车辆厂也罢,都没有任何兴致去鼓捣一款被俄政府否决的项目。它怎么会出现在2022年的战场上,如果俄军有验证新型装备的兴致,把那20多辆T-14阿塔玛“阅兵坦克”拉到乌克兰战场不是更香吗?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