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坐绿皮车,价格要素很重要;其次是一个人在舒适度、速度、票价多方面取舍问题

【本文来自《究竟有多少人在有高铁飞机的情况下,愿意连续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方面,价格要素很重要,中国不止有在一线上班的白领。

另外一方面,涉及到一个个人对乘坐舒适度、速度和票价的多方面取舍问题。

拿我自己举例,我湖南老家目前的情况是:通高铁并有从上海直达的列车;有机场,但直飞上海仅有一班航班,隔天运行并且安排在了浦东机场。个人能够接受的高铁运行时间是7到8小时。

那么,现在开始盘我怎么回家。最方便的方案当然是直达高铁,住所距离虹桥站比较近(相对应的,距离浦东机场就是天远地远了),有两趟直达车,时间都不错且运行时间也在可以接受的区间内。问题主要在票价较高,以及虽然能忍但坐那么长时间也称不上太舒适。

比较具有性价比方案是乘坐夕发朝至到长沙的普速列车,然后再转高铁回家(都到了长沙,不超过二百的高铁票花起来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完美安排的情况下到家甚至比次日高铁早,同时卧铺睡一觉舒适度也不错。问题在于对前一天到工作时间有一点要求,能下班了直奔上海南站这个方案在时间上才可以接受(要不然就得有一天半的假期丢在路上了),长沙到长沙南转乘有那么一点麻烦,以及票不怎么好买。

最后就是飞机。(仅算乘坐阶段)速度最快,乘坐时间最短,平日飞机票价还略低于直达高铁。但问题就是,从住所赶往浦东机场的时间成本、隔日的航班排期,以及航空安全问题。我仍然相信中国民航,但家人比较排斥航空出行,尤其是本次空难后...

当然,还有各种折腾法,比如什么飞广州/长沙转高铁(长沙还好,白云到广州南可以把人折腾死...),K头普速(啊这个方案留给需要极限压缩票价的人吧,我就不抢他们的资源了),长沙换乘高铁(买不到直达高铁票时的备选项,唯一优点是换乘间隙能喝杯茶颜悦色)...整个分析下来,其实并不存在一个绝对完美的方案。

哪种交通方式都有好处,也都有需要妥协的地方,还是对别人的选择保持尊重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你所有的条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