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雕都督之故纸堆:兄友弟恭宇文宪

落雕都督之故纸堆:兄友弟恭宇文宪

宇文宪和宇文邕是异母兄弟。宇文邕的母亲叱奴氏名义上虽不是正宫娘娘,但却是宇文泰真心喜爱的后妃,在后宫的实际地位甚至还高于正宫元皇后;宇文宪的母亲达步干氏是柔然人,一开始地位出身比较低,但是母凭子贵,在宇文泰时期就册封为妃(后宫地位比长子宇文毓的母亲姚夫人还要高),虽有旧病缠身,但母慈子孝平平安安活到终老,不像元皇后嫁过来没几年就死了(当然元明月本来就是破鞋,纯政治联姻,宇文泰捏着鼻子娶的……如果不是生了宇文觉,怕是皇后名号都保不住)。

虽是异母兄弟,但是宇文邕和宇文宪关系很好,堪称君臣兄弟典范。而宇文邕的亲弟弟宇文直则深深的嫉妒着宇文宪。

当初宇文邕从背后打倒宇文护,小太监手软下不去刀,就是这位亲弟弟宇文直冲上来拔刀相助,砍死了大表哥宇文护。本以为自己可以做个“大官”(大冢宰,就是宰相,最有实权的大官;或者是大司马,管理军队),结果“大官”却被宇文邕安排给了宇文宪,宇文直只得了个大司徒的位置,负责北周的教育工作……所以宇文直经常给宇文宪脸色看。宇文宪顾及宇文直是宇文邕的亲弟弟,就一直忍让。在诛杀宇文护之后,宇文直就坚持要求把宇文宪按照宇文护同党的标准也做掉,因为宇文宪是宇文护执政团队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带兵作战很厉害(其实宇文直之前在宇文护手下混得也不赖,只是因为吃了败仗被免职了)。宇文邕就说了:“宇文宪是不是宇文护的同党,我心里很清楚,他一直是公忠体国的,这个事就不要再问了。”

后来宇文邕的母亲,也就是叱奴皇太后去世了,宇文直又来告状,说宇文宪这小子在服丧期吃肉喝酒,不像话!宇文邕说:“我跟他是异母兄弟,咱们的母亲严格来讲也不是正宫身份,她去世并不意味着宇文宪也要跟着一起服丧,这些嚼舌头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不久,宇文邕患病在云阳宫休养,不在长安。宇文直趁机造反攻打皇宫。宇文邕把宇文宪找来带兵平叛。平叛后,宇文邕对宇文宪说:“惭愧啊,我没有想到我的亲弟弟会造反。西周时管叔蔡叔乱政,多亏了周公平乱。当年西周有姬旦,今天咱们北周有宇文宪啊!”

插叙一下,宇文直这个造反啊,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以为趁皇帝哥哥生病——老虎不在家——自己趁虚而入一把夺了皇宫就能成功,结果,连皇宫大门都没进去……没进去是因为被一位好汉给挡住了。这位好汉是尉迟纲的儿子,尉迟运。尉迟运当时正好在宫门口值班,眼见叛军冲了过来,来不及喊手下人帮忙,居然神力爆发,自己一人就把沉重的宫门关闭了!而且在关门的过程中,尉迟运还和叛军发生了推挤:叛军往里挤,尉迟运往外推。在推挤的过程中叛军还砍伤了尉迟运的手指。饶是如此,尉迟运还是把宫门关了起来,门栓一插。叛军就在外面放火烧门。尉迟运一看,这宫门要是被烧毁了,叛军还是要进来啊!于是尉迟运组织宫内人手,搬运木柴堆在宫门内侧,你烧我也烧!木柴不够用,把床板也劈了,扔进去烧!床板不够用,把蜡烛灯油都扔进去,烧!宫门大火越烧越旺,停不下来了!叛军在外面急得直打转转……随后,宇文宪率领援兵赶到,扑灭了叛军。(好像《明朝那些事儿》里也有类似案例……)

插叙结束。

后来宇文邕秘密策划东征,此事极为机密,因为当时北周和北齐已经是“关系半正常化”了。双方虽然仗没断了打,但和平互访往来也很频繁。所以为防泄密,参与谋划的只有内史王谊,后来想了想,又把宇文宪加了进来,可见信任如此。此后宇文邕两次东征,宇文宪都是带队的先锋主力,为击灭北齐立下大功!

第一次东征,宇文宪担任先锋,直出黎阳,拔武济,围洛口。

第二次东征,宇文宪仍任先锋,进占雀鼠谷。占领阵地后,宇文宪安排部下砍树建造营房。部下问道:我们不是带了帐篷来么,砍树多麻烦啊,支帐篷不好吗?宇文宪答道:“宿营地支帐篷还是盖房子,应该依据作战任务来安排。我们此次作战任务不是要坚守某个点,而是要掩护晋州主战场,不让敌人的援军来干扰我军主力作战,这就要求我们随时保持机动性。如果支帐篷,我们有任务一走,帐篷必然也要拆掉带走,对面的敌人就发现了,就会跟踪追击我们、干扰我们;砍树盖房子虽然麻烦点,但人走了,房子还在,空房子可以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对面的敌人搞不清我们的虚实就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就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到处机动了。”接下来宇文宪率部分骑兵往来机动作战,将南下增援的各路北齐军队拦截在战场之外,有力的保障了晋州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晋州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宇文宪奉命率部全体转移离开雀鼠谷营地,空置的营房果然摆了对面的敌军主力一道,为部队转移任务多争取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晋州战役第二阶段,在转移途中,负责断后的宇文宪与追击上来北齐将领段畅隔河对话,说完之后段畅就退去了,两人具体说了什么,除了互相通报姓名之外,关键内容没有留下记录。在后来的晋阳战役中,段畅及其部下率先放下武器向北周投降……段畅停止了追击,但其他齐军将领又追了上来,结果被宇文宪一记回马枪斩杀了两员悍将,这才放弃了追击。

晋州战役第三阶段,北周大军主力返回战场。城下决战,宇文宪担任周军前敌总指挥,查看战场、观察齐军阵型。宇文邕问有几分把握,宇文宪回答:“我军必胜!”回过头来,参谋悄悄的跟宇文宪说:“总指挥,牛皮吹大了,齐军兵力绝对优势啊!”宇文宪说道:“对面的齐军数量虽多,但他们已经在晋州城下连续攻城作战了三十八天不得休息,师老兵疲,现在是兵无斗志、将无战心,这样的军队与乌合之众没什么两样。今天这次战斗有如商周之际的牧野之战,只要我军发起进攻,敌军必然崩溃!”

果然,战斗一经发起,北齐后主高纬率先逃跑,齐军大阵一触即溃、全军覆没!

晋州战后,北齐完全丧失了战略机动能力,宇文邕审时度势,吸取前人教训,号令周军将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时间!干净完全彻底的消灭北齐政权!向晋阳进军!向邺城进军!!向天下进军!!!

追击作战中,仍然是宇文宪担任先锋,先克高壁,再入介休,短短四天时间便追击五百里,直逼晋阳城下!

攻克晋阳后,周军继续向北齐国都邺城进军,仍由宇文宪担任先锋,所向披靡,全歼邺城守军,全歼信都守军。平灭北齐,周军将领当中,宇文宪居功第一!

那么,宇文宪优秀的军事能力是怎么炼成的呢?首先他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资,生来就是当将军的好苗子;其次他有个好老师——斛律光!

宇文宪的带兵作战的本事,基本上都是斛律光在战场上教给他的。教学的方式就是挨揍。每被斛律光揍过一顿,宇文宪都有不小的长进!一开始是看别人被斛律光揍,然后是亲自被斛律光按着揍;后来是被斛律光追着揍;有时候斛律光业务忙,就请段韶和高长恭过来代课,联合双揍;再后来,宇文宪就能趁斛律光不在家的时候出去揍别人了……一直熬到斛律光被北齐后主高纬杀害,宇文宪终于坐上了天下第一名将的位置,没对手了!

和“老师”斛律光的遭遇类似,宇文宪后来被昏君宇文赟杀害,借口几乎都是一样的:你的功劳太大、你的本事太大,朕认为你要谋反。

最后讲个宇文宪小时候的故事吧。宇文宪还是少年人的时候,宇文泰弄来了好多骏马,让儿子们挑选。兄弟们有选红马的,有选黄马的,有选黑马的,有选白马的,还有选灰马的,唯独宇文宪选了一匹绿马……不是,选了一匹毛色斑驳的五花马,俗称“斑马”。宇文泰问:“斑马”多难看啊,为什么选“斑马”?宇文宪回答道:“斑马”虽然难看,但是混在在马群中放养时容易辨认,不会认错。宇文泰非常开心:这个儿子聪明!像我!后来宇文泰每到官办马场视察工作时,一见到五花马就指着说:这是宇文宪的“斑马”,给他送过去!(宇文宪:老爹,俺替俺娘谢你啊……)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