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无人机全力布局海洋应用~~

彩虹-4:海上广域监控

500

民用方面,彩虹-4海洋型增加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使用机头下方的光电探测系统扫描海面,自动识别大面积海区内的民用船只。当然换句话说也可以高效地把混杂在众多民船中的军用舰船区分出来,提高了海洋态势监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军用方面,彩虹-4的模块化载荷可以安装多种特种设备,最重要的是量子磁探仪和合成孔径雷达。前者测量地磁场的局部异常变化,发现、跟踪、定位水下目标,作为有人操作反潜机的补充进行高效的长航时反潜作业。后者增加了逆合成孔径成像、对海广域搜索、对海运动目标检测等多种模式,可以在高海况下远距离对剧烈摇摆中的大中型舰船进行分类识别,高效获取大范围内运动或静止的水面目标。

过去只有P-3C、运-8X类的大型海上巡逻机才具备这些技术要求极高的海上侦搜能力(机组人员超过10名),如今彩虹-4以不到1.5吨的小身材就能部分实现,无人机的能力和潜力相当惊人。

2015年彩虹-4海洋型就成功进行了海事应用演示,完成了空中海上监视、船舶监管、海上实时语音通报等科目的训练,这是我国大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的首次海事公务飞行,也是首次远海超视距飞行。正式服役后彩虹-4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单位进行了深度合作,在渤海、南海和东南亚地区长期执行任务,积累了大量使用和维护经验。

彩虹-5:海上多面手,

500

彩虹-5比彩虹-4体型更大(翼展长3米),载荷能力更强(增加40%)。它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重油活塞发动机,油耗比同类型机的涡桨动力低,在最大起飞重量更轻的条件下实现了相同的最大载荷、更高的升限、更大的航程、远远超出的最大续航时间,只有最大飞行速度略低,对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来说效益非常显著。

2020年彩虹-5海洋应用版已经顺利通过功能验证飞行,它完全兼容彩虹-4的载荷设备,除此之外还可以搭载救生投放吊舱、通信语音接收载荷、高光谱成像仪、激光多普勒测风雷达、波浪仪等尺寸重量较大的载荷。执行海上搜救任务时它可以在目标区上空3千米高度持续搜索24小时,发现目标后最多投掷4具救生舱,作业效率大大超过传统的固定翼和直升机搜救机。执行海洋环境监测时可以高效探测原油泄漏或者隐蔽排污水域,或者对指定海区的风场和海浪情况探测建模,向海洋用户提供有力的水文气象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彩虹-5也具备出色的反潜能力,可以搭载下投式声纳浮标及声磁监测系统,更精准地探测、定位水下目标,召唤有人操作反潜机或者自身携带的反潜武器迅速发起火力打击。美国媒体宣称尚未服役的“海洋卫士”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投放声纳浮标的无人机,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彩虹-5海洋型的研发进度,谁能成为第一款服役的反潜无人机还未可知呢。

彩虹-6:陆海兼备、察打一体

500

彩虹-6在这次珠海航展一亮相就引起了极大关注,它是彩虹家族体型最大的高空高速无人机,翼展20.5米,全长15.8米,最大起飞重量7.8吨(是彩虹-5的2.4倍)。该机配备了两台小型涡扇发动机,采用背负式结构,安装有高效的分叉式翼梢小翼(令翼展比彩虹-5还短了0.5米),最大飞行速度800千米/时(是彩虹-5的2.75倍),最大航程1.2万千米,飞行性能在无人机中非常突出。彩虹-6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执行远程监视任务时能够一次性快速覆盖广阔的海域。

彩虹-6扁平厚实的巨大机体具备优秀的任务拓展性,可利用多联挂架携带数量可观的小型反舰导弹执行一体化对海侦察/打击任务。在民用领域,它既可以利用高航速搭载救助物资迅速出航,赢得海上搜救的黄金时间,也可以凭借大航程在岛礁相距较远、机场设施不足的南海等广阔海区执行常规海洋环境监测、海岸巡逻等任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