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加班这么严重还是干不过美国?是程序员素质区别还是环境原因?

中国互联网加班的加剧,基本上跟中国互联网增长的停滞是同时的。

这背后的原因,大致上有三个:第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互联网企业基本难以开拓海外市场;第二,受限于经济总量,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不高;第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

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来看,当下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起家无一例外全部来自于对国外已有的商业模式的模仿。我当年上本科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极度信奉time machine理论,就是直接把美国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直接复制到中国,然后用中国市场来说服美国或国内的投资基金投资。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产业先天就是不足的。而凭借着对本土市场的熟悉,他们可以迅速攻城略地,但终归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中国即便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但总人口也就那么多。如果不能开拓海外市场,就只能是在现有的圈子里打转。

500

但开拓海外市场,也会遇到问题。相比于中国来说,美国在开拓海外市场上有着全方位的优势:

第一,资本市场,这个不用多说。

第二,科技能力,这个是人都懂。

第三,全球化的教育背景,这使得美国不仅可以大范围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也可以迅速找到相关的人才。好比说,Facebook如果想在全世界拓展业务,在美国TOP10的大学里,他就可以招聘到最优秀的员工——因为能到这些学校来留学的,都是每个国家优中选优的精英。而目前来中国的留学生整体什么素质懂得都懂,要直接去陌生的国家开拓业务,则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第四,美国还有掀桌子的本事。比如,Tik Tok已经算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做的不错的产品了吧?可美国要明抢,中国除了加个出口限制令加以制约,也毫无办法,更不可能对等报复美国在华企业。

除了这些地方之外,还有就是上面所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即便想深耕中国市场,但中国的人均GDP就那么多,能有今天的互联网消费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就算是再优化和深耕,也搞不出多少业绩来了。真想要多挣钱,还得看海外市场。

其实过去这些年,很多硬件厂商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米,尽管小米在国内市场增速不算好,可靠着海外市场硬是让自己的营收连年增长,如今更是超过一半的营收都来自海外市场。按照数字来看,2016年小米的营收是900多亿元,海外营收不到100亿;2020年,小米营收2400多亿,海外是1200多亿。可以说在这4年里,小米挣钱主要靠的就是海外市场。

虽然我极度反对滥用“内卷”这个词,但真要来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话,“内卷”才是真正合适的。“内卷”这词的本意,就是因为无法向外拓展,而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投入超量的劳动以换取较少的增长。如今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就是因为走不出去,只能靠“内卷”来超量使用劳动力来获得增长。这跟程序员的素质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内卷”培养出来的程序员拥有比较高的水平,却会觉得干的越多,挣得越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已经算是不得了的奇迹。世界上采用time machine的办法来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只是中国有,但大都受限于自己国家的体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而无法做大。在缺乏原创商业模式的背景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是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比如,没有大规模的基建就没有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和通信系统,快递和互联网基建发展不起来也就没有电商什么事了),但到了国外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再想要抢市场,要么拼技术,要么拼人才,要么拼资本和国家实力。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就算假设他们在技术上跟美国半斤八两,但没有全球化的人才,没有更高效的投资体系,中国也不具备随时掀桌子的实力,那也是没什么办法。

我看这个评论下面有很多人说中国企业不知道创新如何如何,对海外市场不思进取如何如何。这其实也还就是纯粹的理工科思维在引导,觉得只要技术上去了,创新有了就能搞定的。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即便中国企业真的搞了创新,你也得能应付的来国外的法律体系。过去这几十年,美国动用国内法和国际法坑了多少中国企业,这能数得过来吗?中国在培养不出足够的国际法人才的背景下,真想进军海外市场得踩多少坑?还是拿Tik Tok的经历来说,已经做到这种规模的企业,在美国遭遇到制裁也是立即就跪,有多少中国企业敢把主要资金投入到开拓海外市场上?

说到底,我想说的就是这么两点:

第一,在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美国企业的创新是很厉害的,但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成功背后也是整个美国国家实力的支撑;

第二,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确先天不足,向外开拓也无力,只能靠加班来挣钱。在这个方面,加班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在这个层面上讲,单靠程序员或者指望互联网企业自己来争气是没用的。归根结底,一个企业的成功,既得靠自己努力,也得看国家的发展。也不要说中国企业搞不了创新,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中国不具备保护本土企业海外利益的能力,那中国企业在外就是别人嘴里的肉。

总之,如果把任何问题都归结到体制上,这种话术跟早已落伍的河殇一代并无本质区别。中国互联网企业今天的发展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归结于企业本身、体制、人才等等,都是不全面的,也从不存在解决了某个方面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就可以全都迎刃而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