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粹—高末的兴衰
北京精粹—高末的兴衰
老北京说起喝茶,最爱的当数茉莉花茶,这当间曾经最火最受欢迎的却是高末,一种也叫高碎的茶叶末。
茶箱很大,约莫能装4、50斤茶叶,卖到临了就会集攒很多茶叶末,几个茶箱归拾起来数量就很惊人。再一个就是,茶庄在给茶叶分级和兑茶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茶叶末。由于花茶的种类和等级很多,诸如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玉兰花茶.....茶叶末就具有很丰富的香味,便宜而浓香的高末就此诞生了。
高末只是很细碎的茶叶,一点儿茶叶的粉末都不允许有,这是茶叶店约定俗成的商业道德底线。
高末虽然出身卑微,香味却一枝独秀力压群芳,深受北京“老茶骨”的青睐,不分高低贵贱都好这一口。日子长了喝高末也形成了些个规矩:
1、泡高末讲究局气,一抓就是一把,少了不成,味儿不足;
2、必得用大海碗或大号搪瓷缸子泡高末,豪爽大方;
3、一定要用滚水(“宝塔水”)冲泡,否则茶叶沫沉不下去。即便这样,还是会有一层茶叶末浮在水面上,要边吹边喝、边喝边吹,这是喝高末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30多年前,北京公交车司机几乎人手一个大茶缸,最有名的大茶缸是现在已经绝迹了的1000克装雀巢咖啡的大玻璃瓶,硕大无朋的大雀巢外面还得套个细尼龙绳编织的带提环的彩色杯套,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标配。
老远看见司机从调度室拎着大雀巢出来,就知道要发车了。上得车来,司机第一件事是先把大雀巢安置稳妥,还得先喝上一大口才不慌不忙地发动车子。后来很多车的发动机罩子上还专门焊了个环形托子给司机放大雀巢用。
大雀巢还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编织杯套。无论总站调度室还是大些的候车站,总会有很多女人在卖杯套,大大小小花色繁多,是当年一大街景。这个爱好和习惯一直沿袭至今,很多人即使是在家里,也要拎着个这种杯子走来走去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不知不觉中,司机们不再拎着大雀巢上车了,似乎连在车上喝茶的习惯都消失了。
当年好的高末也就2元/斤,鼓鼓囊囊两大包,老字号现在要卖到100元/斤了。据售货员说:现在高末大都做成袋泡茶,利润高几十倍,加上来买高末的人也少了很多,进货量就大不如前了。
高末很香也很不耐喝,续第三道水时都快没色儿了。